關於人生感悟深刻的經典高三勵志文章

  生活無所謂壞,無所謂幸運。只是看自己心態和努力程度。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

  我接觸過一些頂尖水準的創作者。他們或已聲名顯赫,搞出過億萬人稱頌的作品,或仍默默無聞,卻總在製造令人歎服的驚喜。他們當然是秉性各異、姿態萬千的,但也當然有著一些共性。而這些共性,大略總結一下,也無非是天賦與努力這兩點。

  張藝謀視熬夜為家常便飯,而且熬夜開會到凌晨,所有人都累成了狗,回家倒頭便睡,第二天來了,張藝謀卻興沖沖地跟大家說起自己昨晚回家後又一個如何有趣的電視節目。

  張藝謀演《老井》,有一場戲是男主角捱餓,張藝謀真餓了自己三天。男主角是個每天干重體力勞動的人,張藝謀為體驗勞動的感覺,就每天從山上搬85千克左右的石頭下來——這書的作者說,據他看,張藝謀永遠是那個為了創作而搬石頭餓肚子的人——“要不然,他不放心”。

  十年前,有位老師跟我聊天,問我怎麼看當時剛剛為人所識的一位年輕演員。我說,據我觀察,我覺得這是一個肯下笨功夫的聰明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回頭想想,真正“肯下笨功夫的聰明人”,我並沒見過幾個。碩果僅存的那幾位,也確實都是人中龍鳳。這個世界沒有辜負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

  2

  230年前,年輕的戴維·馬赫創辦了一家小型火柴廠,然而只經營了四年就倒閉了,銀行把廠房收了回去,只把一大堆火柴留給了他。

  馬赫每天晚上都忙著把這些火柴裝進盒子,白天拿到街上去賣。然而火柴實在太不值錢,無論他如何努力,賣火柴的收入都難以維持他的正常開支,馬赫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馬赫心想,如果這些火柴會突然變得更加有價值該多好啊,那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但這又怎麼可能呢?

  一天傍晚,馬赫像往常那樣在家門口一邊乘涼一邊為火柴裝盒,隔壁的一個小男孩則站在他的身邊陪著他聊天。突然,那個小男孩興奮地朝他喊:“馬赫,你看這堆火柴真像是一張人臉,而且似乎還張大著嘴巴在喊什麼呢!”

  馬赫往地上看去,發現那堆火柴還確實有幾分像一張人臉,他淡淡地一笑說:“它只是一堆火柴,能喊什麼呢?”

  “或許,它是在為你喊加油吧!”那個小男孩說。

  馬赫聽了小男孩的話,心裡猛地一怔,他想連這堆幾乎毫無價值的火柴都在為我喊加油,我還有什麼理由繼續難過和沮喪呢?馬赫從這堆酷似人臉的火柴上得到了靈感:能不能用火柴加工成工藝品呢?如果可以的話,那這些火柴的價值就會陡然增加了!想到這裡,馬赫頓時來了興趣,他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開始琢磨如何製作火柴藝術品。

  從此後,馬赫再也不出去賣火柴了,而是成天待在家裡鑽研如何把火柴製作成藝術品。火柴又細又小,要把它們組合成一件藝術品非常困難,馬赫嘗試著用針縫,用線繞,用膠水粘,但是都失敗了。為了搗鼓他的火柴藝術品,馬赫沒少被周圍人笑話,就連他的父母也指責他不務正業,光想些不切實際的事情,但馬赫卻一直沒有放棄。

  終於有一天,馬赫想到了一個模具成型法,先用橡膠製作一張空心的人臉模具,然後把火柴按照不同需求,塗上各種顏色,之後再粘上膠水,放進模具上固定,等乾燥了以後,再把模具拆下來,這樣,一件藝術品就誕生了。聽起來這似乎挺簡單,但事實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無論有沒有模具,火柴又細又小都是事實,所以要把火柴在模具裡整齊地排列起來,也是非常困難的。

  馬赫所製作的第一件火柴藝術品就足足花了他兩個星期和四千根火柴,那是一張歌壇巨匠“貓王”的臉,完工後,馬赫把它拿到藝術品市場上去銷售,居然賣出了1.8萬英鎊的好價錢。四千根火柴裝進盒子裡只有四十盒,而四十盒火柴的價值甚至不到兩英鎊,但馬克把這些火柴做成藝術品後,足足使它們的價值翻了九千倍!

  經過此後26年堅持不懈地刻苦鑽研和反覆實踐,現在,馬赫不僅能夠用火柴製作人臉藝術品,還可以製作各類動物和宗教、政治圖示等造型的“雕刻”,這些精美的藝術品使各國收藏家爭相購買,每件藝術品的出售價都不會少於5萬美元。前不久,已經53歲的馬赫在愛丁堡舉辦了他的個人藝術品成就展,這次展覽一共銷售出了300萬美元的火柴藝術品,僅其中一件高達1。80米的“火柴猩猩”,就賣到了40萬美元的天價!

  馬赫不僅成了一位用雙手創造財富的火柴富翁,而且還成了一位了不起的火柴藝術家。在展覽會結束後的慶功宴上,馬赫感慨地說:“我所有的成就都是因為最初的困境,我知道每個人都不喜歡自己處在困境裡,但只要我們有一顆積極之心,困境也會成為我們的朋友,也會為我們喊加油!”

  3

  終究,我還是沒有選擇學畫畫,沒有選擇文科,我選擇的,居然是自己已經不擅長了的理科,從此啊,註定了我坎坷而不一樣的人生,註定了顛沛流離,註定要浪跡天涯。

  我的語文,在高中以前,在高二之前,從來沒有拿過高分,及格就已經很不錯了。在那之前,所有的老師中,只有一位語文老師有一次誇過我作文的進步。我記住了她,卻還是沒有發現自己對文字有什麼敏感,因為我總覺得,用漢語與同學和老師交談,自己總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處於尷尬中。

  在初中畢業以前,我對數字和畫畫最為敏感。我熱愛地理、自然、歷史,理科也不差。可我對數學和畫畫最鍾愛。在高中暗戀那個女孩之前,在我開始試著寫情書、情詩、寫散文,寫小說之前,我的數學,總是讓班上的同學望其項背,他們除了羨慕還是羨慕。我能解除一些很難的數學題,就連老師都被我這樣獨一無二的思維而歎服過。

  我的畫畫也不錯,從學前班開始,我就知道,我有畫畫的天賦,尤其是對實物體的勾勒,一勾一個準,栩栩如生。當老師們誇讚我的畫,同學們用讚歎的目光聚向我時,我都不知道為何我就是能比別人畫得好。我從來沒有把這當一回事,儘管到了初中裡,有一位教畫畫的老師見到我在室外畫的景物時,大為歎服,建議我將來學畫畫時,我依然一無所動。我感興趣的是數學,是理科,我心中固執的想著父親的話,將來自己要做一個科學家。我不懂藝術,畫畫更是扯不上邊。當時我更不知道“行行出狀元”這五個字的深刻含義,結果,我一錯再錯,直到忘了數學的公式,忘了理科的方程式,忘了怎麼畫畫,愛上文學時,我都不知道自己一生中,其實可以有很多比現在更輕鬆的選擇。然而,一切都不可能重新再來過。

  就是到了高三,許多老師建議我放棄理科,我選擇文科時,我還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我熱愛歷史、地裡,政治可以背,語文開始可以拿到高分,可我依然沒有看清形勢,一意孤行的選擇了理科。老師們紛紛搖頭,從此,註定了我與好大學無緣。

  因為暗戀一個女孩,我的大腦彷彿從左邊的思考轉到右邊,當高考要來臨,我停下手中的筆,抬頭看黑板時。天啊,不會吧,沒有一個化學方程式我認識,沒有一個數學和物理公式我清楚,能懂的。就連牛頓第一定律我都忘記了,不知道了,物理不知從何下手了,數學求導都不會,如何下筆運算,化學更是摸不著頭腦,生物一塌糊塗。考試時,還要想著暗戀中的女孩,上帝啊,這樣的高考,不失敗才怪。

  如今的我已是奔三十的人,依舊一事無成,但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命運讓我失去一些東西,就會使我得到另外一些東西。當我在高中三年中,忘記了理科,愛上文學起,我就有了另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使命,有了另一次的重生機會,那是理想的變遷。雖渺茫卻堅定,因為啊,夢裡曾有菊花香。世事捉弄了我,也將成就我。

  選擇只在一線之間,無所謂壞,無所謂幸運。堅持便是動力,感興趣的,才能激發出個人的潛力。是感慨,也是高歌,這就是經歷過痛苦,面對現實後,給生活定的理想和方向。是夢,卻沉甸甸的長在了心中,給予我力量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