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經典作文素材大全

  很多的高中生習慣在空餘的時候收集一些經典的素材,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中經典作文素材,供大家參閱!

  高中經典作文素材:左思立志 堅韌不拔

  西晉文學家左思少年時讀了張衡的《兩京賦》,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決心將來撰寫《三都賦》。陸機聽了不禁撫掌而笑,說像左思這樣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賦》這樣的鴻篇鉅著,簡直是笑話;即使費力寫成,也必定毫無價值,只配用來蓋酒罈子而已。面對這樣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聽說著作郎張載曾遊歷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門求教,以便熟悉當地的山川、物產、風俗。他廣泛查訪瞭解,大量蒐集資料,然後專心致志,奮力寫作。在他的房間裡、籬笆旁、廁所裡到處放著紙、筆,只要想起好的詞句他就隨手記錄下來,並反覆修改。左思整整花費了十年的心血,終於完成了《三都賦》。陸機在驚異之餘,佩服得五體投地,只得甘拜下風。

  分析:認準行動目標,不為外人所動,堅持就是勝利,挺住就是一切。

  話題:“磨礪與成功”“如何對待別人的嘲笑”

  高中經典作文素材:80美元環遊世界

  有一位叫羅伯特·克里斯托夫的美國人,想用80美元來周遊世界,他堅信只要有信心,有誠意,任何目的都能達到。

  年僅26歲的羅伯特完成了準備後,他就在口袋裡裝好80美元,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自己的旅行。最終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羅伯特為什麼能成功?全在於他有積極的心態——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人一旦定下目標,就得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那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分析:世界上有多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羅伯特的經歷印證了一句俗語:“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只要下定決心,堅持到底,就沒有完不成的事情。

  話題:“成功的魔杖”“夢想與堅持”“信念”

  高中經典作文素材:我竭盡全力

  一天,戴爾·泰勒牧師向教會學校的一個班宣佈:誰要是能背出《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他們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那是許多孩子做夢都想去的地方。但是,《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有相當大的難度。

  但是有一天,一位11歲的學生竟然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誦了下來,沒出一點差錯。泰勒牧師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要知道最虔誠的信徒能背誦的也很少有,更何況是一個孩子。牧師在驚歎他有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是如何背下這麼長的文字的呢?”這個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這個孩子成了一家知名軟體公司的老闆,他名叫比爾·蓋茨。

  分析:人們在做事之前,往往總是強調困難的因素,而不願動手,其實,這只不過是為自己的惰性找一個藉口。大多數時候,不成功僅僅是因為努力得還不夠罷了。

  話題:“立志與成功”“人生的奮鬥”

  高中經典作文素材:普羅米修斯

  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是為人類造福而獻身的神。他出於對人類的同情,為使人類免遭毀滅,把天火偷來送給人類,並把科學、藝術和醫藥等知識傳授給人類,使人類從此能夠戰勝危難,並變得文明起來。他因此而惹怒了眾神之王宙斯。宙斯用鐵鐐把他銬鎖起來,釘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讓神鷹每天啄食他的肝臟。普羅米修斯堅強不屈,對奉命來逼降的神使赫耳墨斯說:“我決不會用自己的痛苦,去換取你奴隸般的命運;我寧肯被縛在崖石上,也不願作宙斯的忠順奴僕。”馬克思推崇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而獻身的精神,稱他為“ 哲學的日曆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

  分析:對一個信念堅定的人來說,任何加諸肉體的痛苦都無法戰勝靈魂對自由的追求。

  話題:“對自由的追求”“對信念的堅持”“理想與犧牲”

  高中經典作文素材:這是我的權力”

  老革命家陳少敏一生正直。“***”期間,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表決永遠開除劉少奇黨籍的決議草案時,陳少敏堅決不舉手。會後,康生惡狠狠地質問她為什麼不舉手,她義正辭嚴地回答:“這是我的權利!”後來她被下放到河南羅山縣,受盡折磨。她堅定地說:“不要犯軟骨病,要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對群眾、對國家、對黨負責到底。”

  分析:堅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堅持了做人的尊嚴,堅持的真理,也就是維護了個人和民族的尊嚴。

  話題:“信念與尊嚴”“永不屈服”“骨氣”

  高中經典作文素材: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元史》載,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棵梨樹,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你為何不摘梨呢?”

  許衡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紛亂,管他誰的梨?它已沒有主人了。”許衡說:“梨雖無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心靈需要自我維護。純潔的心靈是智者所追求的,心靈有了汙點,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話題:“心靈的維護”“追求完美人生”

  高中經典作文素材:孫中山的崇高信仰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40年如一日,為中國的獨立富強而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他自己別無家產,僅有書籍、衣服、一所華僑捐獻給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動力是什麼?就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孫中山執著無悔於革命,在於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彌高。

  話題:“成功與信仰”“成功的動力”“可貴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