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勵志的名人經典故事

  想必每天都會有很多朋友在找一些來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漫步雲月之上的女子

  作者:林天巨集

  慈禧剛剛駕崩,有“華北第一報”之稱的《大公報》上,就登出了一篇炮轟這個獨裁者的奇文,題為《百字令》,作者是《大公報》的第一個女編輯,名為呂碧城。

  文中大意,慈禧在主持朝政的近半個世紀中,把國家搞得一塌糊塗,邊疆大片領土、國庫中大把銀錢,全都送給西洋諸國,她到陰曹地府後,哪有臉面去見漢朝的呂后與唐朝的武則天?文邊還配有作者手繪慈禧畫像,亦是醜態可掬。

  此時正值大清帝國搖搖欲墜之際,這篇不到百字的小文,如同滴落油鍋中的火星,炸起了一片喧囂。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甚至動了殺心,呂碧城聞訊,不得不離開報館,前往歐美遊歷。

  《大公報》並未因這個女編輯的離去而失色,但在這家中國新聞史上壽命最長、影響最大、聲譽最盛的報館的歷史上,呂碧城無疑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名字。

  1904-1908年,在任《大公報》主筆期間,呂碧城發表了大量尊重女權、倡導婦女解放的雜文,一時間,“坊間皆傳呂碧城”,人們在紛紛猜測,這個橫空出世的女編輯,究竟是何許人?

  有人把她和當時名噪一時的“鑑湖女俠”秋瑾畫上了等號,因為秋瑾出道初期,也曾使用過“碧城”的筆名。但少有人知的是,當秋瑾看過呂碧城的文章後,擊掌叫好,從此再不使用這個名字。

  1907年,這兩個民國史上的奇女子在天津見面。兩人相見恨晚,當晚,兩人便同臥一床,徹夜長談,由此結為知己。同年,秋瑾創辦《中國女報》,呂碧城為其撰寫首期發刊詞。

  秋瑾蒙難後,中國報館“皆失聲”,呂碧城用英文寫了《革命女俠秋瑾傳》,發表在美國紐約、芝加哥等地的報紙上,讓整個世界認識了這個中國女革命家。此時,無人敢為秋瑾收屍,呂碧城冒著極大風險安葬了好友。看守清軍得知此人就是譽滿華夏的呂碧城,也無可奈何。

  出遊歐美后,她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兼上海《時報》特約記者,撰寫她看到的美國之種種情形,讓中國人與她一起看世界。數年後,呂碧城再度隻身出國,漫遊歐美,達七年之久,她的文章先後連載於北京《順天時報》和上海《半月》雜誌,字字珠璣,膾炙人口,傳誦一時。

  她的身邊從不缺乏追求者,在這份長長的名單上,有袁世凱之子袁寒雲以及李鴻章的後輩等。不過,這個眼光頗高的女人,只看上了梁啟超和汪精衛,但她又嫌棄梁啟超年紀太大***比她大九歲***,汪精衛年紀太小***與她同歲***。

  在報人聲譽最為鼎盛時,她應時任大總統袁世凱之邀,入新華門任其機要祕書。但政治並非報人所長,袁世凱及其追隨者之所為令呂心灰意懶。辭職後,她攜母移居上海,後信佛避世。

  中國新聞史上再也見不著這個女報人的名字。她動輒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自號聖因法師。晚年時,她有機會重遊北京,在新華門前,有人聽到,她反覆吟誦李清照的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943年,這個終身未婚的民國奇女子,在香港九龍孤獨辭世。遺命不留屍骨,火化成灰後將骨灰和麵為丸,投於香港海面。中國第一女報人,便隨著滔滔海潮,自此消失無蹤。

  :英國王子有多忙

  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剛剛結束了訪問中日兩國的亞洲之行引發廣泛關注。環顧全球,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國家政治生活的王室大概有30個左右,分佈在實行君主立憲制或君主制的國家中。與沙特等國的王子同時能擔任政府要職不同,英國的王子們幾乎沒有太多實權,故有時被戲稱為“花瓶”。不過,英國的王子們也並非閒人,依然有不少工作要做。他們要在軍隊服役,為女王“分憂”,還要從事公共服務與慈善事業,肩上的擔子並不輕鬆。

  替女王“分憂”是首要工作

  英國的王子們是女王的至親,替女王“分憂”自然是他們的首要工作。王室官方網站上這樣介紹王室成員的職責:支援女王在英聯邦和國內的工作,同時從事公共和慈善領域的工作,維護和強化國家的團結穩定。

  英國女王雖無實權,但作為英國的元首以及15個英聯邦國家的元首,工作依然煩瑣。據英國王室的官方資料,每年女王需要出席的活動是2000多個。對內,主持議會開幕、御準議會法案等;對外,接待來訪的國家元首、出訪等。女王還會主持“花園派對”,邀請社會各界嘉賓出席,其中大多數是慈善機構或公共部門的代表。這麼多活動,女王分身乏術,這時就需要女王最親密的家人替女王履行王室職責。

  作為王位第一繼承人,查爾斯的職責最重,參與的活動也最多。他經常代表女王歡迎來賓並出席國宴。在2013年5月的英國議會開幕式上,伊麗莎白二世如常主持並宣讀“女王講話”。她身邊坐著的,除丈夫菲利普親王外,還有查爾斯和他的夫人卡米拉。這是查爾斯自從與戴安娜王妃離婚後第一次出席議會。觀察人士都認為,這是女王讓查爾斯替自己履行部分重大職責,為查爾斯的接班做好準備的開始。

  查爾斯的長子威廉王子21歲時,就被任命為國務顧問的一員,這一職位將允許他在女王出國時擔任臨時攝政角色。2010年1月,威廉王子對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兩國進行了為期5天的訪問。這是威廉王子首次代表女王出訪外國,履行英國王室的職責。2012年3月,威廉王子的弟弟哈里王子訪問貝里斯、牙買加和巴哈馬群島。這是其首次代表女王單獨出訪海外。

  服役是在“履行王室職責”

  雖然“還在受教育或者軍事訓練的年輕王室成員不會全職從事官方事務”,但服役並未妨礙王子們為當好女王的“替補”提前“熱身”。

  根據王室官方網站的說法,王子在軍隊服役本身就是在“履行王室職責”。17世紀頒佈的《權利法案》規定,英國國王或女王是英國海陸空三軍的最高統帥。因此,在傳統意義上,王子們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到戰場上指揮軍隊。另外,只要王子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還可以上前線。哈里王子就曾身處阿富汗戰場的前線。

  即使從軍隊退役,軍事責任也是王室成員的一項重要職責。他們需要與軍隊的很多分支保持官方聯絡,並經常探訪在國內外服役的士兵、水手及飛行員——這被視為王子們在接任三軍統帥前的最佳鍛鍊方式。

  查爾斯王儲曾在軍中服役5年,退役後依舊是名義上的軍人,每過一段時間,其軍銜就會得到晉升,直到最終成為英國國王,統領三軍。如今,他在英國陸軍、皇家空軍、皇家海軍都擁有中將軍銜,還是若干軍團的名義領袖。

  2006年1月,威廉王子進入位於桑德霍斯特的英國皇家陸軍軍官學院,同年年底畢業,獲中尉軍銜,此後加入英國皇家騎兵團裝甲偵察部隊受訓。2008年1月17日,威廉王子開始學習直升機與固定翼戰鬥機飛行。完成皇家空軍的訓練後,威廉被調派至北威爾士安格爾西島擔任搜救直升機副駕駛員,直至2013年9月10日。在服役超過7年之後,威廉從軍中退役。退役後,他在海陸空三軍還有任職。他目前是克萊德海軍基地總司令、英國皇家海軍潛艇部總司令、蘇格蘭總司令、科寧斯比空軍基地榮譽空軍司令以及愛爾蘭衛隊陸軍上校。

  從事公共服務與慈善工作

  公共服務和慈善工作是英國王子們的另一項重要工作。王室成員大概是3000家左右的慈善或者公共組織的贊助者或負責人。一些王室成員還建立了自己的慈善機構,如查爾斯王儲的“王子信託基金會”。

  查爾斯每年直接或間接地幫助他名下的20多家慈善機構籌得善款約1。3億英鎊,他的妹妹安妮公主同時以官方身份,參與到200多家慈善機構和組織的工作中。

  做慈善需要巨資,王室成員如何承擔這筆錢?王室的收入一部分來自政府的補貼,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王室成員各自領地上的收入。根據英國王室官網所述,查爾斯的收入主要來自他的康沃爾公爵領地,該領地佔地面積約220平方公里。雖然查爾斯對康沃爾公爵領地名下的財產只有經營權並無買賣權,但領地所得都歸其所有,而且他可以自願繳納所得稅。凡經營所得,查爾斯必須像普通人那樣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後所得的大部分用於慈善活動,剩下的部分用於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威廉王子從軍中退役後,在慈善方面花費了不少時間。宣佈退役的當天,他就參加了英國皇家學會舉行的動物保護公益活動,還錄製了兩條公益廣告。同一天晚上,他又攜妻子凱特王妃出席公益組織舉辦的“圖斯克保護獎”頒獎典禮。該獎項主要針對那些在保護非洲野生資源中做出貢獻的人和團體。2014年8月,肯辛頓宮發表宣告稱,威廉王子將於2015年春季擔任空中急救飛行員,加盟東安格利亞空中急救隊,白班夜班如常人安排。肯辛頓宮說,威廉王子將把他的工資所得全部捐給該慈善組織。他將至少在這個崗位上幹兩年,與醫護人員並肩工作,處理交通事故救援或心臟病突發病人等緊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