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必讀外國文學名著

  荊棘鳥以女主人公梅吉與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而展開的小說。是不是很感興趣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作品人物簡介

  《荊棘鳥》共分七部分,分別以主要人物的名字命名,敘述了從1915-1969年間克利裡家族三代入的故事。菲奧娜、帕迪是第一代,梅吉、拉爾夫等是第二代,朱絲婷、戴恩是第三代。同是荊棘鳥,他們卻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與人生追求。

  菲奧娜、梅吉、朱絲婷作為女性,她們的反抗性一代比一代強烈,越來越敢於向萬能的上帝及殘酷的命運抗爭。但另一方面,從帕迪到拉爾夫、盧克至戴恩,在這些男性的身上,他們對正常人性與健康愛情的渴望卻在不斷減弱,愛的能力逐漸退化。

  :作者簡介

  考琳·麥卡洛是澳大利亞當代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她於一九三七年六月一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西部惠林頓一個牧業工人家庭,十二歲移居悉尼。此前,一家人過著遊牧生活。

  《荊棘鳥》讓考琳·麥卡洛名利雙收的同時,也打破了她從小就喜歡的平靜與安寧。幾經周折,她最終隻身一人離開"騷動與喧譁的美國",回到闊別已久的澳大利亞,並且於一九八零年一月定居諾福克島。諾福克島是太平洋深處一座長五英里、寬三英里的小島,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尚有一千英里之遙,是一塊獨立的領地。考琳·麥卡洛在這座小島舉目無親,甚至連一個熟人也沒有。經歷了最初六個月的孤寂與煩躁之後,她發現這裡正是她理想的天堂。她的創作熱情在這座恬靜美麗的小島一發而不可收。二十多年來,又創作出版了十部長篇小說、一部傳記。

  其中《羅馬主人》***Roman Master***系列在學術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她因此被看作歷史學家。一九九四年,考琳·麥卡洛被授予澳大利亞麥誇裡大學榮譽博士,一九九七年成為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政治科學系國際專案中心監事會成員。

  :內容節選

  真不簡單啊。梅吉有生以來只進過一次韋漢的雜貨店,那是遠在五月間的事了;因為她已經是個像樣兒的姑娘了,所以她就規規矩矩地端坐在媽媽身邊的小車裡,激動的心情使她目不暇接,記不勝記。但那個放在雜貨店櫃檯上的、穿著粉紅色錦緞裙子、上面綴滿了米色花邊的布娃娃艾格尼絲,她卻看得清楚,記得真切。就是在那個時候,她心裡就管它叫艾格尼絲了。這是她所知道的唯一的足以配得上這個無與倫比的小東西的漂亮名字。然而,在那以後的幾個月裡,她空懷惆悵地思念著艾格尼絲。梅吉沒有布娃娃,也不知道小姑娘總是和布娃娃聯絡在一起的她高高興興地玩著她哥哥們丟下的哨子、彈弓和玩舊了的兵偶,兩手弄得骯裡骯髒的,靴子上沾滿了泥點。

  她從來沒想過和艾格尼絲一塊兒玩。現在她輕輕撫弄著那粉紅色裙子的褶邊,這裙子比她所見過的女人身上穿的都要華麗;她溫情脈脈地將艾格尼絲抱了起來。這布娃娃的胳膊腿兒是接榫的,可以隨意掰動;甚至連她的脖子和纖細、勻稱的腰肢也是接榫的。她那金色的頭髮梳成了漂亮的高高的髮髻,上面掇滿了珠子,彆著珠花別針的米黃色三角披肩圍巾下隱隱的顯露出她白色的胸脯。畫在骨灰瓷上的臉蛋兒非常美麗,瓷面沒有上釉,這使那精心畫出的面板顯出一種天然的、無光澤的肌理。那對閃耀在真毛髮製成的睫毛之間的藍眼睛栩栩如生,眼珠的虹彩及其周圍的畫著深藍色條紋和色暈。看得著了迷的梅吉還發現,當艾格尼絲向後傾倒到一定程度時,她的眼睛就合上了。在她的一側微紅的面頰上方,有一顆黑色的美人痣,她那顏色略深的嘴微微張開,露出了潔白的小牙齒。梅吉把布娃娃輕輕地放到膝蓋上,舒適地交叉起雙腳,坐在那裡一個勁兒地瞧個沒完。


必讀外國文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