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學習心得總結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以下小編為你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1

  在小學數學教材裡,編者更加有意識地要求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特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因此,我在課程改革當中力求能夠挖掘教材與生活的聯絡。

  一、利用生活經驗,引出數學問題

  用生活中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對比。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可讓學生說說現實中看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學生會舉出很多,比如水桶底,汽車的輪子等。在教學體積單位時,講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讓學生伸出食指,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個指節大小。下一步,就讓學生用食指的第一指節來跟身邊的事物進行大小比較。然後再拿出一個粉筆盒告訴學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筆盒大小。1立方米這個空間概念有多大呢?可讓學生都用手勢比劃一下,與此同時,馬上出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架。於是學生明白稜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就是1立方米。為了讓學生實際體會1立方米的空間到底有多大,接著可提出1立方米的正方體裡可裝進多少個同學?這樣,在同學們興奮驚奇的目光中,完成對1立方米這個體積單位的認識。

  二、創設生活情境,感受數學問題

  把數學知識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所熟悉的情景,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如在講授《按比分配》時,可給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張某和李某合夥開一間小店。張某出資7萬元,李某出資3萬元。小店第一個月益利1萬元。可是在益利分配時,李某要求平均每人分5000元。你認為這樣分配合理嗎?通過學生圍繞合理與不合理的討論,讓他們自己發現數學問題。如在教學“小數的認識和計算”時,就可以模擬買賣貨物的情境,讓學生輪流做售貨員和顧客,開展活動。要求學生此次活動的錢數都要以“元”為單位進行交易。如一個學生拿5元錢買單價是1元2角的圓珠筆兩支,單價是5角的橡皮一塊,售票員應找回多少錢?1元2角等於多少元?5角等於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這一系列問題既形象直觀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

  三、參與生活實踐,認識數學問題

  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教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道理。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空間中學習,在生活空間中感知。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時,可讓學生到籃球場,量籃球場的長和寬,算出它的面積;讓學生量乒乓球檯算面積、量國旗算面積。又如在教學土地面積單位“公頃”時,可先讓學生到操場量教師先畫好的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讓學生算出它的面積。然後告訴學生100個這麼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頃。再讓學生討論1公頃應該等於多少平方米?應該是怎樣的一個正方形?然後讓學生用測繩量出100米的邊長來,讓大家體會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在同學生激烈的爭論聲中結束了這堂課。這樣的教學安排,把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參與到生活實踐中;又從生活中彌補了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

  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運用於現實生活,使學生真正達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後,讓學生深入生活去觀察這種性質的實際用途:“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做成了三角板,三角支架,自行車的三角架等。利用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做成了推拉門,電動門等”,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需要長期的培養。因此教學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來源於生活實際,聯絡生活實際學數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的認識,喚起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由此可以說,現實生活既是學習數學的起點,又是數學學習的歸宿。數學教學內容應該是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具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特徵的現實性、生活化、親近感的內容。當教學內容確定之後,不同的內容,將會對教學產生不同的效果,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就會使教學活動過程顯得枯燥乏味;有趣的內容將會使教學過程變得趣味橫生。

  篇2

  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是要熟悉大綱,熟悉教材,瞭解學生,實施切實可行的教法,才能達到數學教學的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是規定了教學內容的範疇和深度、廣度、規定了教學目標和方向,要全面提高數學質量,就必須正確、深刻領會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掌握數量關係和幾何圖形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嚴密的科學,概念、法則等敘述必須準確嚴密、所有的法則都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論證。

  我們應該瞭解小學生的特點,並根據這些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在教長方形的概念時,讓學生先觀察長方形的實物,然後引導學生抽象出圖形,分析它的特徵:有幾條邊,量一量每條邊的長度,有幾個角,用三用板的直角比一比,看每個角是什麼角,最後形成長方形的概念。通過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方法。教學正方形以後,可以引導學生把兩種圖形加以比較,弄清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獲得概念更清楚。

  篇3

  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絡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物件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第一、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造”。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如學完了“圓的面積”,出示:一個圓,從圓心沿半徑切割後,拼成了近似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大6釐米,求圓的面積***下圖***。乍一看,似乎無從下手,但學生經過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長方形的周長不就比圓周長多出兩條寬,也就是兩條半徑,一條半徑的長度是3釐米,問題迎刃而解。

  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第二、實踐操作——讓學生體驗“做數學”。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傑指出:“傳統教學的特點,就在於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