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計劃規範流程

  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範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成本控制基本程式

  1.制訂成本標準

  成本標準是成本控制的準繩,成本標準首先包括成本計劃中規定的各項指標。但成本計劃中的一些指標都比較綜合,還不能滿足具體控制的要求,這就必須規定一系列具體的標準。確定這些標準的方法,大致有三種:

  ***1***計劃指標分解法。

  計劃指標分解可以按部門進行,也可以按不同產品和各種產品的不同階段等進行。

  ***2***預演算法。

  制訂控制標準是成本控制的關鍵。預算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通常企業可以採取彈性預算的方式進行。

  ***3***定額法。

  即建立起定額和費用開支限額,並將這些定額和限額作為控制標準來進行控制。在企業裡,凡是能建立定額的地方,都應把定額建立起來,如材料消耗定額、工時定額等等。實行定額控制的辦法有利於成本控制的具體化和經常化。

  在採用上述方法確定成本控制標準時,一定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和科學計算。同時還要正確處理成本指標與其他技術經濟指標的關係***如和質量、生產效率等關係***,從完成企業的總體目標出發,經過綜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時還應搞多種方案的擇優選用。

  2.監督成本的形成

  這就是根據控制標準,對成本形成的各個專案,經常地進行檢查、評比和監督。不僅要檢查指標本身的執行情況,而且要檢查和監督影響指標的各項條件,如裝置、工藝、工具、工人技術水平、工作環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與生產作業控制等結合起來進行。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費用的日常控制。

  車間施工員和技術檢查員要監督,按照圖紙、工藝、工裝要求進行操作,實行首件檢查,防止成批報廢。車間裝置員要按工藝規程規定的要求監督裝置維修和使用情況,不合要求不能開工生產。供應部門材料員要按規定的品種、規格、材質實行限額發料,監督領料、補料、退料等制度的執行。生產排程人員要控制生產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監督期量標準的執行。車間材料費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車間材料核算員負責,它要經常收集材料,分析對比,追蹤原因,並會同有關部門和人員提出改進措施。

  ***2***工資費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車間勞資員對生產現場的工時定額、出勤率、工時利用率、勞動組織的調整、獎金、津貼等的監督和控制。此外,生產排程人員要監督車間內部作業計劃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產、合理派工、控制窩工、停工、加班、加點等。車間勞資員***或定額員***對上述有關指標負責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尋找原因。

  ***3***間接費用的日常控制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的專案很多,發生的情況各異。有定額的按定額控制,沒有定額的按各項費用預算進行控制,如採用費用開支手冊、企業內費用券***又叫本票、企業內流通券***等形式來實行控制。各個部門、車間、班組分別由有關人員負責控制和監督,並提出改進意見。

  上述各生產費用的日常控制,不僅要有專人負責和監督,而且要使費用發生的執行者實行自我控制,還應當在責任制中加以規定。這樣才能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眾基礎。

  3.及時糾正偏差

  針對成本差異發生的原因,查明責任者,分別情況,分別輕重緩急,提出改進措施,加以貫徹執行。對於重大差異專案的糾正,一般採用下列程式:

  ***1***提出課題。從各種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課題。這些課題首先應當是那些成本降低潛力大、各方關心、可能實行的專案。提出課題的要求,包括課題的目的、內容、理由、根據和預期達到的經濟效益。

  ***2***討論和決策。課題選定以後,應發動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廣泛的研究和討論。對重大課題,可能要提出多種解決方案,然後進行各種方案的對比分析,從中選出最優方案。

  ***3***確定方案實施的方法步驟及負責執行的部門和人員。

  ***4***貫徹執行確定的方案。在執行過程中也要及時加以監督檢查。方案實現以後,還要檢查方案實現後的經濟效益,衡量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

  1、定額制定。定額是企業在一定生產技術水平和組織條件下,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的消耗達到的數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額和工時定額。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額,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額,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時定額的制定主要依據各地區收入水平、企業工資戰略、人力資源狀況等因素。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人力成本越來越大,工時定額顯得特別重要。在工作實踐中,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和成本控制需要,還會出現動力定額、費用定額等。定額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礎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額領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動力成本,建立人工包乾制度,控制工時成本,以及控制製造費用,都要依賴定額制度,沒有很好的定額,就無法控制生產成本;同時,定額也是成本預測、決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據,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標準化工作。標準化工作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業正常執行的基本保證,它促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各項管理工作達到合理化、規範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過程中,下面三項標準化工作極為重要。

  第一,計量標準化。計量是指用科學方法和手段,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量和質的數值進行測定,為生產經營,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準確資料。如果沒有統一計量標準,基礎資料不準確,那就無法獲取準確成本資訊,更無從談控制。

  第二,價格標準化。成本控制過程中要制定兩個標準價格,一是內部價格,即內部結算價格,它是企業內部各核算單位之間,各核算單位與企業之間模擬市場進行“商品”交換的價值尺度;二是外部價格,即在企業購銷活動中與外部企業產生供應與銷售的結算價格。標準價格是成本控制執行的基本保證。

  第三,質量標準化。質量是產品的靈魂,沒有質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勞的。成本控制是質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沒有質量標準,成本控制就會失去方向,也談不上成本控制。

  第四,資料標準化。制定成本資料的採集過程,明晰成本資料報送人和入賬人的責任,做到成本資料按時報送,及時入賬,資料便於傳輸,實現資訊共享;規範成本核算方式,明確成本的計算方法;對成本的書面檔案實現國家公文格式,統一表頭,形成統一的成本計算圖表格式,做到成本核算結果準確無誤。

  3、制度建設。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執行的基本保證,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設是根本,文化建設是補充。沒有制度建設,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執行,就不能保證成本控制質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額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制度、費用審報制度等。在實際中,制度建設有兩個問題。一是制度不完善,在制度內容上,制度建設更多的從規範角度出發,看起來像命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制度建設要從執行出發,這樣才能使責任人找準位置,便於操作。二是制度執行不力,老是強調管理基礎差,人員限制等客觀原因,一出現利益調整內容,就收縮起來,導致制度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