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業務流程迴圈

  採購,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條件下從供應市場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企業資源, 以保證企業生產及經營活動正常開展的一項企業經營活動。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們喜歡!

  

  一、採購管理普通操作流程。

  各個企業雖然生產的產品千奇百怪,但是,其採購管理流程是類似的。企業大部分的採購管理流程如下:

  1、 請購。

  請購是指需求單位,當有材料需求時,向採購部門提出請購的請求。一般,在生產企業中,請購作業由計劃人員來做,也有的企業設有專門的生管部門,也可以由這個部門負責。

  請購單根據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一是有MRP計劃生成而來,這些材料都包括在產品的物料清單中,根據物料清單中的材料用量 與銷售訂單或者生產計劃的產品數量,計算出需求;二是根據安全庫存模型,計算出來的庫存補貨單,這一般由倉庫人員開立;三是一般請購,即沒有來源的臨時性物料需求。

  一般來說,需求人員在開立請購單時,只需要關心如下問題:一是需要什麼物料;二是需要多少;三是什麼時候需要。向誰購買、以什麼價格購買一般都不時他們需要關注的問題,這些內容採購員會解決。

  2、 請購單維護。

  在請購單轉換成採購單前,採購維護人員需要在進行核對一次。在請購單維護的過程中,其主要關心的是採購的供應商是否準確、價格是否有錯誤、及採購數量是否符合相關規則。

  供應商可以根據物料基本資訊定義處帶過來,而且,帶出來的是首選供應商。如一個材料有三個供應商,但是,首選供應商只有一個,即甲供應商。則該材料的預設供應商即為甲供應商。若採購員在維護時,發現供應商需要調整時,可以在這裡進行調整。當首選供應商有所變更時,企業使用者要及時在基礎資料中進行更改,如此,可以減少後期維護的工作量。

  採購外包工作

  優勢分析

  採購外包既可以獲得更低採購成本、提高採購效率、獲得專業化的採購服務,企業從總體上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採購效率,企業又可以將自己的全部智力和資源專注於核心業務,在新的競爭環境中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實施採購外包的優勢主要體現為:

  1、加速採購業務重構。

  企業業務流程重構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獲得效益也要花很長的時間,而外包是企業業務流程重構的重要策略.可以幫助企業快速解決採購業務方面的重構問題。對實行採購外包的企業來講,不僅做到現有企業核心採購能力和外包供應商核心能力的整合,更重要的還要做到如何鞏固和提升自己的核心採購能力。企業如果忽視了本身核心採購能力的培育.那麼實施“外包”採購只是培養潛在的競爭對手,而自己則失去未來的發展機會。

  2、利用企業的外部資源。

  如果企業沒有有效完成採購業務所需的資源,企業可將採購業務外包。企業採購外包時必須進行採購成本、利潤分析,確認在長期情況下這種外包是否對企業有利,由此決定是否應該採取採購外包策略。企業在集中資源於自身核心採購業務的同時,通過利用其他企業的資源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變得更具競爭優勢,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分擔採購風險。

  企業可以通過外向資源配置分散由經濟、市場和財務等因素產生的風險。企業本身的採購資源、能力是有限的,通過資源外向配置,與外部的“外包”供應商共同分擔風險,企業可以變得更有柔性,更能適應變化的外部環境。

  4、降低成本。

  據有關研究表明.那些將特定的採購流程或採購專案外包的企業,其物料獲得成本平均降幅達10%一25%。有時特定採購專案的採購成本降幅可達30%。

  PSP之所以能夠如此大幅度降低採購成本,主要是因為他們具有豐富的產品採購經驗和市場專業知識、成熟的採購流程和持有眾多客戶聚集起來的採購量。

  5、可以減少企業投資,降低固定資產在資本結構中的比例,有利於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採購不是中小企業的核心業務,但會涉及到中小企業的採購利益。目前我國採購服務行業,只是處於起步階段,許多的企業正在進行不斷的探索。類似做採購外包服務的企業如四川安瑞科等。

  策略分析

  1、採購外包策略的適用範圍

  當今競爭環境下,沒有哪一種採購策略適用於一個企業所有的產品和服務。要合理界定採購外包策略的適用範圍,可以採用供應細分法對企業供應的各種產品和服務進行分類分析。在企業的採購和供應管理中,供應成本和供應風險是採購人員關注的核心問題。供應成本表示了各項產品或服務的重要性,一般以企業每年對它的支出總額來衡量。對於供應風險,一般可以根據技術因素、供應資源的可獲得性、技術要求、環境因素等多方面綜合確定風險程度。從供應成本和供應風險兩個角度.可以將企業供應產品和服務分為4種類型,即策略型***低成本低風險***、槓桿型***高成本低風險***、關鍵型***低成本高風險***和戰略型***高成本高風險***。企業採購的絕大部分產品和服務都屬於策略型。由於成本和風險都比較低。在這一型別中單個產品或服務的採購價格並不太重要,即使採購成本降低了很大幅度。但對總支出而言,也只是相對較小的節約。相形之下,由於其採購品種繁多、採購流程複雜,必然導致大量的交易成本。因此。該型別供應管理的目標應該是通過大力提高採購過程的效率來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可以用採購者在整個訂貨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來衡量,只有儘量簡化或消除其採購流程,降低採購過程的邊際成本,才能使企業的總成本最低。這時,策略型採購外包是企業的一個較好選擇。

  2、採購業務外包範圍

  企業組織機構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將採購業務外包出去:

  1、採購是屬於周邊的而不是核心業務的場合。具體體現為:一次性採購訂單和有重複需求的採購訂單;需在當地和國內採購的物資***國際性的組織貨源和採購更傾向於專業化的採購業務外包***;低價值,高訂購頻率的採購;對知名品牌有要求的採購;內部已批准的協議突然取消;已建立了以產品或服務為基礎的合同;要獲取進行大批量生產製造所需物資;對私營企業,公用事業需求的產品進行倉儲並建立具體檔案;計算機化精巧處理的採購或以軟體為基礎的製造業的採購;採購需求都附有相應的行政手續和檔案;要提供具有各種技能水平的倉儲人員;進行多種型號和多個部門的貨源組織等。

  2、供應儲備很精益.但它建立在可靠的合作基礎上,而且沒有供應的限制。

  3、一個較小的供應商基庫能提供非戰略性、非關鍵性、低成本/低風險的產品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