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深圳創業優惠政策

  海歸想在深圳做創業,這時候會有什麼優惠的政策呢?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留學人員來深創業,最高可獲得50萬元前期費用補貼。我們昨天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2013年留學人員來深創業前期費用補貼開始接受申報。補貼分為三個等級:一等資助50萬元,二等資助25萬元,三等資助15萬元。

  重點資助9大領域專案

  2013年留學人員來深創業前期費用補貼重點資助9個領域的專案:***一***資訊科技,包括通訊、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積體電路、微電子技術等;***二***新材料;***三***新能源;***四***生物醫藥技術;***五***先進製造技術及裝備;***六***現代農業高技術;***七***環保技術;***八***引進國外資訊、技術,填補國內空白的中介服務業;***九***我市鼓勵和優先發展的其它重點產業,包括物流、金融、文化等。

  所在企業須成立6至36個月

  哪些海歸可以申請創業前期費用補貼?據瞭解,具體的申請條件是:***一***申請創業資助主體是來深創業的留學人員。獲得市外專局頒發的深圳市《出國留學人員資格證明》,同時具有本市戶籍或持有《深圳市海外留學人才居住證》或《深圳市居住證》;***二***擔任所在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管理人員***副總經理以上職務***,或技術負責人***技術總監以上職務***;***三***申請人為個人的,出資至少30萬元或持有公司股份***含技術入股,下同***及海內外跟進的風險投資佔企業註冊資本的30%以上;申請人為團隊的,2人團隊持有公司股份佔企業註冊資本的40%以上,3人以上團隊持有公司股份佔企業註冊資本的50%以上;申請人出資額不少於受資助額度的2倍;***四***所在企業屬我市重點扶持和發展的產業;***五***留學人員所在企業具有與申報專案相符的場地、研發裝置、人員,運作正常;***六***截止2013年2月28日,留學人員所在企業註冊成立時間在6至36個月之內。

  補貼分兩筆發放

  留學人員企業在本市、區留學生創業園內的向受委託的轄區留學生創業園提出申請,留學生創業園外的企業直接向所屬轄區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提出申請。各區人力資源部門須於2013年4月5日前,將留學人員企業的申報材料報市外專局,逾期申報將不予受理。對於符合資助條件的,市外專局與獲資助的留學人員簽訂《深圳市留學人員創業前期費用補貼資金使用合同書》,在一年內分兩次將資助款撥給申請人所在企業。

  “海歸”來深圳創業可獲最高補貼資助50萬

  據瞭解,深圳近年來為吸引海外人才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形成了引進海外人才和智力的長效機制。通過發放留學人員來深創業前期費用補貼、打造留學生創業園***產業園***等引智載體,為海外人才搭建起廣闊的創業平臺。

  前不久,2014年度出國留學人員來深創業前期費用補貼發放,53位留學人員獲得合計1350萬元來深創業前期費用補貼資助。

  創業前期費用補貼重點補貼網際網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資訊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先進製造和涉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領域,金融、文化、現代物流等我市重點扶持和發展的產業。

  深圳經濟發展與引進海歸創業的“雙贏”

  今年是深圳引進海歸的第15個年頭,將是數量最多的一年———僅上半年已引進了3192人,下半年繼續大規模納賢,預測將超過“史上最好年份”的2014年***全年引進4277人***。15年來深圳引進的海歸人數累計已達到6萬,當中八成人非深圳籍貫,10%的人成立了3700多家企業,促成17個留創園和7個產業園建立。

  這個精英群體為什麼而來?又給深圳帶來了什麼?深圳政府每年資助補貼這個群體的支出數以億計,“投資”“收益”之間是否畫等號?本文將一一考察。

  在深圳的留學人員創業園、產業園,目前有1800家“小迅雷”、“小華大”、“小光啟”正在孵化,有1900家已“畢業”走進市場。在海歸老闆們看來,深圳的“開放”“公平”是最吸引他們的,好些人覺得深圳像美國矽谷。而政府主管部門則大方晒出這些留學人員帶來的成果和創造就業機會,僅對市留創園兩個多億的資助就帶來4個多億的稅金,就業率增560%。

  但一切並非就此圓滿,在房價租金高企的深圳,還有更多創業海歸缺錢缺地。市外國專家局測算,政府每年安排1500萬元扶持海歸的企業,一年最多46家,而海歸創業數量每年遞增30%以上,資金需求缺口增大。此外,深圳雖已設立了17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和7家產業園,但由於存在個體規模偏小、孵化場地不足、缺乏配套產業園、各區發展不均衡等問題,現有的留創園場地已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大量的留學人員企業需排長隊等候入園。

  深圳從海歸經濟獲得了什麼

  產生更多稅收

  舉例:市留學人員創業園孵化的835家企業,累計獲得各級政府資助2.3億元,上繳稅金4.03億元。

  更多科技成果

  舉例:市留學人員創業園孵化的835家創業企業:90%以上的企業擁有核心技術,1000多項發明專利,600多項科技成果已經產業化。

  帶動就業

  舉例:市留學人員創業園去年47家企業畢業出園,企業員工從成立時的平均5人發展到平均3.3人,增幅達560%。

  海歸心目中的深圳

  “不像有的內地城市”企業還沒壯大政府就吃拿卡要

  美國歸來的化學博士吳徵瑜曾在瀋陽、北京均創業,2012年才到深圳,創辦諾康科技醫療公司。比較3個城市的創業經歷,吳徵瑜覺得選擇來深圳最明智。“在全國來說,深圳是硬體產業鏈、供應鏈最完善、效率最高的城市。”吳徵瑜舉例,要做一個PCPA設計版,北京需要5天-7天,深圳只要3天,甚至更快。即使北京人飛來深圳找代工,供應效率也還是低很多。而在深圳創業則沒有這些成本,而30分鐘車程半徑內還有個“代工王國”東莞。

  吳徵瑜在深創業3年以來,已完成3輪融資,拿到政府300多萬元的創業補貼。但他認為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政府創造了公平公正的運營環間。“一個公平經營的大環境給企業信心,不像內地一些城市,企業還沒壯大,有些政府部門就開始吃拿卡要。”

  “像美國的矽谷”產業鏈完整年輕國際化

  今年40歲的賈西貝同樣非常看重深圳的上下游產業鏈的完整。2011年,賈西貝從愛丁堡大學博士畢業之後來到深圳創立華傲資料技術。賈西貝說起,剛回國的時候,在很多城市都會被政府領導“接見”,但他想要的是好的制度環境,而不是因人而設的。相比之下,深圳對高層次人才支援的政策很透明,比較接近海外政府的治理模式,管得少、服務多。“我們喜歡透明和公開的環境,我們不怕競爭。”再有,跟北上廣相比,深圳更市場化,民間創業特別成功,“覺得深圳更適合我們。”

  賈西貝表示,深圳很像美國的矽谷,上下游產業鏈都不錯,而且他所研究的大資料需要規模效應,而深圳接近2000萬人口的質量、密度和活力給他的研究提供了支撐。而且,深圳作為一座移民城市,包容開放,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圈子。

  如今,他的華傲資料技術有限公司已經走在了大資料研究領域的前沿,吸收了10多名海外留學歸來的人員。26歲的牛津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徐磊就是其中一員。從事資料研究的多數是年輕人,也需要有國際化的視野,在深圳生活一年多,徐磊覺得這個城市的“年輕”和“國際化”正是利好因素,深圳的人才支援政策也讓他覺得非常適合。

  華傲資料的另外一個海歸、29歲的於文淵畢業於愛丁堡大學,曾任Facebook資料和社交網路研究員。在他看來,深圳的生態環境好,有硬體產業鏈,就像美國矽谷在網際網路領域的位置一樣。

  「不完美但有遠見」沒有農村也能開展農業研究

  師從於院士李家洋、在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的李盛本,2007年赴美進行博士後研究,在《科學》《自然》等頂級學術雜誌發表過10多篇原創性研究論文。2013年他想回國發展,有幾個城市的單位都向他丟擲“繡球”,包括中國農業大學和復旦大學,而他選擇了深圳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在李盛本看來,深圳的政策並不是最完美的,但卻是很明確的。比如深圳市設立的孔雀計劃,把人才分為ABC類,每一類都十分明確,他來深圳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條件符合B類人才。不像其他城市的政策,有很多人為的評判,不確定性大。“孔雀計劃給的資助比較好,個人有現金補助,可以用於安家,子女可以選擇當地最好的學校,幫助安排家屬入戶口、找工作,有助於減少自己在這方面的後顧之憂”。

  今年春天,李盛本正式在深圳開始工作,幹下來覺得比想象中的還好。首先是經費,如果能夠拿到國家級經費,深圳市還按經費的50%-100%再給支援。“雖然深圳的科研基礎不足,但深圳市有遠見,捨得花錢、不扯皮,比如在土地供應極其緊張的情況下還劃撥了1000畝的試驗田,在深圳這樣一個沒有農村的城市建立一個農業研究所進行基礎研究,不可想象。”李盛本說,來深圳的決定是對的。

  政府視角中的海歸

  有前沿技術、廣泛的國際人脈和強烈的創業需求

  來深留學人員就業的佔了八成多,創業的只佔10.6%,也就是6000多人。“不要小看這10%的比例,正是留學人員的創業撬動了深圳蓬勃發展的‘海歸經濟’。來深創業的留學人員,較多集中在資訊產業、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移動網際網路等領域。”深圳市外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批創業留學人員不但學歷水平高,而且擁有世界前沿技術,有廣泛的國際人脈和強烈的創業需求。比如朗科科技鄧國順、華大基因汪建、迅雷網路鄒勝龍、大疆科技汪滔、光啟研究院劉若鵬等。

  市外國專家局介紹這一創業團體時說,該群體來源廣泛,學成自英國的最多、美國第二,從港澳畢業的也在逐年增加。年輕化趨勢明顯,30歲至50歲之間的留學人員佔全部申請人的84%.註冊資本加大,企業規模明顯增強。20%的申報企業註冊資金超過500萬元,5%的申報企業註冊資金超過1000萬元。

  截至目前,深圳留學人員企業總數達3700多家,年產值千萬以上的企業130多家,超億元產值的逾30家,一大批海歸骨幹企業,如朗科、迅雷、華因康、柔宇科技、繹立銳光、賽百諾、華傲資料等公司已成為深圳自主創新與產業提升的重要力量,其中迅雷的年產值已超過10億元,納稅也早已突破億元大關。這些企業的孵化專案中,有很多搶佔著行業前沿位置,不但技術先進,而且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留創園拉動社會資源的投入,帶動就業”

  留學人員的創業區域集中,絕大部分創業者在選擇創業載體時優先考慮留創園,特別是南山區的留創園,比如化學博士吳徵瑜的公司分支就設在南山留學生創業園。此外,創業行業廣泛,數量最多的行業是軟體類和電子資訊類,文化和金融等新興產業也在迅速發展。

  應該說,深圳留學人員創新環境建設資助的發放也極大促進了深圳留創園的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17個留學人員創業園和7個產業園,孵化場地面積808.46萬平方米,較2000年的0.2萬平方米擴大了4042.3倍,形成了一個遍佈全市各區的“沒有圍牆的留學生創業園”。創業***產業***園在孵化企業1800家,累計畢業企業數1900家。根據深圳市留學人員創業園提供資料顯示:園區內的企業成活率***按入園後完成三年孵化期成功出園的企業數量計算***達到了95%。

  “留創園的發展也拉動了社會資源的投入,帶動了就業。”市外專局介紹,以市留學人員創業園孵化的835家企業為例,在園期間累計獲得融資12.53億元。累計獲得各級政府資助2.3億元,上繳稅金4.03億元以上。市留學人員創業園2014年47家企業畢業出園,員工總人數從成立時的平均5人發展到3年畢業時的平均33人,增幅達560%。

  朗科和迅雷兩家公司就是從留創園“孵化”出來的,最初員工不足10人,現在已經超過千人。與此同時,深圳科技創新也因此而蓬勃發展。以市留學人員創業園孵化的835家創業企業為例,90%以上的企業擁有核心技術,發明專利達到1000多項,600多項科技成果已經實現了產業化。來深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為深圳創新創業注入了強勁動力,營造了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也推動了深圳產業的轉型升級。

  “深圳引力”足夠嗎?

  定額的資助預算趕不上增多的留創企業

  市外專局:建議創業前期補貼加倍發放

  來深海歸越來越多,深圳市人社局人士認為,是因為這裡的投資發展生活環境、政策配套對他們的吸引力增強。深圳市外國專家局相關負責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尤其今年初實行的人才安居政策對吸引海歸來深創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的影響不斷擴大,深圳駐海外高層次人才聯絡處作用凸顯,也為深圳帶來更多人才。

  不過,市外專局介紹,通過與留學人員座談、到留學人員企業調研時瞭解到,在創業過程中,海歸們最期望能夠獲得各項創業補貼,以解決企業初創期“開頭難”的問題。而根據《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按照每年1500萬元的資金安排進行測算,每年能夠扶持的留學人員企業最多為46家。深圳每年留學人員創業數量按照30%以上遞增,可獲資助企業數與創業企業數差距太大,資金需求缺口增大。為此,市外專局建議增加創業前期補貼的資金總量,從現有每年財政預算的1500萬元增加到3000萬元,提高獲得扶持企業的比例,擴大政策的覆蓋面。

  此外,深圳雖已設立了17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和7家產業園,但由於存在個體規模偏小、孵化場地不足、缺乏配套產業園、各區發展不均衡等問題,現有的留創園場地已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大量的留學人員企業需排長隊等候入園。因此,建議進一步完善留學人員創業載體功能,強化留學人員創業***產業***園引導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繼續鼓勵民營資本參與留學人員創業載體建設,擴大留學人員創業***產業***園的規模,提供更多優惠條件、給予資金扶持,為海歸創新創業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的人還:

1.深圳海歸創業優惠政策

2.最新北京海歸創業優惠政策

3.90後海歸創業團隊

4.上海海歸創業政策

5.北京海歸創業優惠政策

6.全國各地創業優惠政策彙總

7.留學生回國創業優惠政策

8.山東青島海歸創新創業政策

9.深圳公司刻章流程

10.海歸創業者在國內真人秀節目的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