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創業有哪些優惠政策

  現在的海歸想要創業,有什麼相關的優惠的政策嗎?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盤點北京海歸創業的優惠政策

  優惠政策

  1、留學人員來京創業、工作,不受出國前戶籍所在地限制,可長期居留或短期工作,來去自由。對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業並符合園區發展需要的回國留學人員,可按北京有關規定辦理“工作寄住證”或常住戶口,不受進京指標限制。此外,留學人員在子女入學、購房等方面享受北京市市民待遇。

  2、設立“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業獎”和“歸國留學人員創業專項資金”,獎勵在首都經濟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留學人員。

  重點領域

  高新技術產業:北京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加上豐富的人才資源及中關村的品牌優勢,是相當不錯的創業領域。特別在生物工程和新醫藥、光電一體化、新材料等新興高科技領域,有很大的創業空間。

  文化產業: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中心,在文化、傳媒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市場優勢。北京現有的傳媒產業結構中,網路媒體的份額相對薄弱,因此,發展空間相對較大。

  電子資訊產業:是北京工業領域的第一支柱產業,電子產品相當豐富,其電子城科技園吸引了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在北京投資電子資訊產業,有無可比擬的群聚優勢。

  軟體和積體電路設計領域:2016年北京軟體產業和積體電路設計分別實現700億元和100億元的產值,而2014年兩者分別只有520億元和50億元的規模,發展空間潛力巨大。


 

  創業環境

  1、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是經濟中心之一。北京高新技術產業發達,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特別適合海歸人員發展創新性中小企業。

  2、目前,北京現有海淀、北大、清華、中關村豐臺園等留學人員創業園以及中關村國際孵化園等12個留學生創業園區。

  3、北京的房價、薪資水平、消費水平等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市場潛力無限。

  北京創業三大優勢 海歸創業首選

  選擇工科而非商科的港人可謂鳳毛麟角,不過李小軒卻一心將自己的高新技術企業開到了北京中關村科技園。今年48歲的他創辦了天母斯資訊科技公司,為慢性重症病人提供遠端醫療跟蹤技術。為了推廣這項技術,他選擇了空中飛人的生活,在三甲醫院彙集的北上廣等地往返奔波。

  李小軒是一個停不下來的人。在美國上大學期間,他做過各類義工,還在知名電臺任戰地我們。如今,在忙於自己公司的同時,他還參加各種公共事務,不僅多年是美國Action LA基金會的負責人,也同時是香港民建聯醫療事務小組的成員。

  儘管擁有多重身份,他最想做的還是“改變求醫看病的傳統方式”。2005年,李小軒從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那分校取得航空航天機械和公共管理雙碩士學位。在無人飛機C4SIR研究中,他發現軍事化醫療管理平臺和地理資訊管理技術可以轉化成為非常有效的民用遙程醫療管理平臺。夢想終於有了落地的機會。 2011年11月,他創辦的天母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中關村軟體園落戶。

  人才、市場、環境吸引

  為什麼選擇在北京而不是香港,李小軒說:“人才、市場、環境三大優勢吸引我來北京。”李小軒認為,技術人才的開發、管理團隊的組建、風險投資的招募以及資訊資源的採集,在這些方面的顯著優勢,讓北京成為創業海歸的嚮往之所。

  反之,“在香港人的頭腦中不允許有‘五年虧本’這一概念”,這也是為什麼港人為了就業多選擇商科的原因。李小軒認為,香港是一個需要快速回報的社會,現在雖然也有數碼港,但機遇並不像內地那麼多,尤其是技術人才受限。

  雖然形勢樂觀,但李小軒也表示壓力重重。“港人在京註冊公司屬於外企,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存在很多不便。”由於所涉領域為醫藥行業,在註冊審批等環節中,其公司的審批程式比內地普通企業要複雜許多。但多年的內地創業經驗,也讓李小軒摸到了門道,有意在內地投資的港人可以利用海歸背景享受免徵營業稅、房租等優惠政策。

  推薦閱讀:

  上海為吸引海歸創業出臺創業優惠政策

  上海建設“科創中心”,要成為國際一流的創新人才匯聚之地、培養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就需要全方位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拓寬人才創新創業投融資渠道。根據最新出臺的《關於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上海的創新創業政策將更具活力。

  拓寬創業融資渠道:

  上海將擴大政府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規模,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投入。

  完善商業銀行與風險投資、天使資本的投貸聯動模式,緩解人才創業初期融資難題。

  加強人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並試行“科技創新券”,對創業團隊和科技企業使用加盟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的儀器裝置給予補貼。

  優化人才生活保障:

  住房:

  規範和優化外環內商品住房專案中配建不低於5%的保障房主要作為面向社會的公共租賃住房使用。

  鼓勵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業單位和產業園區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單位租賃房***,採用劃撥方式供地,並可適當突破面積7%的限制。

  鼓勵區縣、產業園區和企業向體制外優秀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租房補貼。

  對達到上海市居住證積分標準分值且繳納個人所得稅達到一定數額或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達到一定標準的非滬籍人員,定向微調住房限購政策。

  醫療:優化海外人才醫療環境

  鼓勵本市保險企業開發適應海外人才醫療需求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

  鼓勵支援具備條件的醫院進一步改善海外人才就醫環境、提升相關醫護人員外語能力,加強與國內外保險公司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的直付網路系統。

  支援市場主體建立第三方國際醫療保險結算平臺。

  教育:擴大國際化教育資源供給

  在外籍人員和海外人才集中的區域,增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研究試點社會力量舉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的人還:

1.最新北京海歸創業優惠政策

2.北京海歸創業優惠政策

3.深圳海歸創業優惠政策

4.北京最新創業優惠政策

5.留學生回國創業政策

6.上海市對海歸的政策

7.山東青島海歸創新創業政策

8.鼓勵海外創業政策

9.北京的創業政策

10.北京創業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