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保新政策

  醫保報銷比例,就是符合國家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專案、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那麼廣州醫保政策有什麼,以下就是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廣州醫保政策

  一:醫保年度的改變

  1、由原來的每年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修改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即自然年度為醫保年度***。

  2、參保人險種轉換時,門診選點的有效期起始時間最早為享受新險種待遇的起始日期,結束時間為新險種的年度結束時間。

  二:報銷比例的改變

  1、基層選點醫療機構***社群醫院—小點***的就醫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由原來的75%修改為80%。

  2、經基層醫療機構轉診其他選點醫療機構***二甲、三甲醫院—大點***的就醫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由原來的50%修改為55%。

  3、未經基層醫療機構轉診直接到其他選點醫療機構就診的就醫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為45%。

  三:統籌限額

  統籌基金每月最高支付限額不變,仍然為300元/月***即3600元/年***,並非之前網傳一年才1200元。

  四:選點政策

  1、2016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及在校學生必須選定“小點”後方能辦理選定“大點”的選點手續。

  2、已於2016居民醫保年度內選點的城鎮居民參保人,2016年度無需重新選點。

  3、未成年人及在校學生在2016居民醫保年度內已選“大點”而未選“小點”的,仍可在“大點”記賬結算***按未經轉診的門診支付比例結算***,且在選點“小點”前不可變更“大點”。

  4、從2016年4月1日起,新辦理選點的參保人必須選定“小點”後方能辦理選定“大點”的選點手續。

  5、參保人在指定的專科醫療機構進行專科普通門診就醫無需選點。

  五:新政策結論

  新的政策對於我們老百姓的參保人是非常划算的,因為統籌比例提高到了80%,說明我們老百姓看病個人支付的費用減少了,這是政府惠民政策的具體體現!必須注意的是,參保人必須在基層醫院選定“小點”後才能在二甲或三甲醫院的“大點”進行選點。

  醫保報銷政策

  2016年度我市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160元,根據籌資水平的變化,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餘”的原則,近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檔案,適當調整了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比例。檔案規定,參保居民在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費用,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統一調整為二級醫院75%,三級醫院50%,其他政策不變。本期《醫保連著你我他》將圍繞2016年度居民醫保報銷政策的新調整,為大家進一步解讀2016年度居民基本醫保待遇。

  >>住院報銷比例適度調整 基層醫院報銷比例高

  2015年度居民醫保個人繳費實行兩檔,在居民住院報銷政策的制定上,也體現了高檔繳費高檔保障的原則,市內二、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設為兩檔。2016年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統一為一檔,因此在住院報銷比例的設定上,也作了適度調整。

  經過調整,2016年我市參保居民在市內住院發生的政策範圍內費用,一級醫院***如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200元起付線以上全報銷;二級醫院500元起付,報銷比例75%;三級醫院1000元起付,報銷比例50%。參保居民住院分娩實行定額報銷,剖宮產報銷2000元,自然分娩報銷500元,有合併症或併發症者,按正常住院比例支付。居民基本醫保住院最高支付限額15萬元。對於轉往市外就醫住院的,需要參保居民首先自負一定的比例,轉往市外聯網醫療機構住院的,按省統一規定執行;轉往市外非聯網醫療機構住院的,發生的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按規定辦理轉診手續的個人先自付10%,未按規定辦理轉診手續的個人先自付20%,再按市內三級醫院住院起付標準和報銷比例執行。

  >>普通門診報銷實行統籌制度 二三級醫院門診不報銷

  我市實行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制度,門診統籌基金單獨列支,單獨核算,獨立管理。門診統籌基金支出範圍為政策範圍內門診藥費、一般診療費和門診檢查、治療費用。居民普通門診無起付線,年度最高支付限額100元,政策範圍內按50%報銷,年度內未發生醫療費用的,下年度報銷比例提高20%。

  需要注意的是,我市居民普通門診的定點範圍為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按照就近便利原則,每位參保人員每個年度內可自主選擇不超過3家定點門診作為本人定點,定點範圍之外的不予報銷。當然在二、三級醫院的門診就醫,也是不報銷的。

  >>特殊疾病費用計入大病 尿毒症實行定額結算

  我市居民醫保特殊疾病目前共有惡性腫瘤放化療、白血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18種病種,年度內起付線200元,最高支付限額5000元,政策範圍內按50%報銷。特殊疾病資格,需要參保居民先提出申請,經過鑑定,發放特殊疾病資格證後,才能享受。特殊疾病居民在定點門診發生的特病醫療費用與住院費用一起合併計入居民大病額度,可享受居民大病保險待遇。

  對於需要定期門診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今年下半年,我市開始執行單病種定額結算的方法,即按照血液透析次數為不同級別的定點醫療機構確定最高定額,一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分別為每次460元、500元和530元。居民醫保每次報銷360元,每位患者的透析次數原則上不超過每月14次,同時尿毒症透析不受5000元最高支付限額的限制,與住院費用合併使用年度最高支付限額***15萬元***。也就是說符合條件的尿毒症特病居民,如果在定點的三級醫院門診透析每次只需自付170元,在縣級醫院自付140元,在鄉鎮衛生院透析每次只需自付100元。這對於需要長期門診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政策。

 

廣州醫療保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