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大學生創業政策

  貴港的大學生創業,但是現在有什麼創業政策呢?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畢業兩年內創業可申請小額貸款

  創業資金不足,一向是大學生創業的關鍵問題。“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可以申請小額擔保貸款。”來自南寧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農村就業服務管理科的講師黃俊瀟介紹說,持有高等學校或中等職業學校畢業有效證件、畢業2年以內打算在南寧創業的學生,以及打算在聘期內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村官”,都可以申請。

  貸款申請流程如何?據介紹,大學生或大學生“村官”準備好材料後,可以向本人所居住的社群勞動保障小額擔保經辦部門或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提出申請,再依次提交人社部門、擔保機構等稽核,最後由銀行發放貸款。

  在貸款額度方面,大學生創業也享受到比一般創業人員更高的額度——一般最高不超過5萬元/人,但高等學校或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貸款最高可達10萬元/人。但 需要注意的是,小額擔保貸款支援的創業專案只包括商業類、服務類、加工製作類、種植養殖類,建築業、娛樂業、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廣告業、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網咖、氧吧等專案是不在貸款範圍內的。

  從事個體經營還可減免稅

  在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稅收優惠 政策方面,我國一共經過4個階段的改革,前兩個階段均沒有惠及高校畢業生。今年4月29日,國家出臺《關於繼續實施支援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有關稅收政 策的通知》,提高了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從事個體經營人員的免稅限額,並增設了上浮比例。

  “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的大學生從 事個體經營,可以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自治區地方稅務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陳仁英介紹說,這個限額標準最高還能上浮20%,即達到9600元。

  他也提醒說,普通高等學校、成人高等學校畢業的學生,需要在畢業年度內***指當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自主創業並提出申請,才能享受這個優惠政策。

  貴港市優化政策,幫扶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就業

  為引導扶持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就業,在貴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下及各級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貴港市制訂了《貴港市引導扶持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就業的意見》,採取多項優惠措施引導鼓勵更多的大學生投身農村農業建設。

  ***一***鼓勵支援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引進吸收大學畢業生到本企業***合作社***工作,對於有3名以上大學生聘用捆綁結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專案上、資金上、提檔評優上給予優先安排。對於申請自治區級、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凡有大學生創業團隊***3名以上大學生***的,作為推薦評選的重要條件優先推薦。

  ***二***建立大學生現代農業創業園,提供發展平臺。在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中建立大學生現代農業創業園,劃定區域作為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大學生創業團隊合作發展的現代農業創業集中區,並統一規劃、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對有大學生團隊參與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進園創業,優先協調安排租用農業地塊用於創業生產。同時,組織涉農部門對大學生創業基地進行專案聚集扶持,在種養示範工程基地建設、小水利灌溉工程建設、機耕道路建設、土地整治、農綜開發、農機補貼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對領辦自治區級以上的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專案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取得優異成果的,市級以上科技專案獎優先評審並給予專案創新獎勵。

  ***三***大力實施“4+8”專案扶持,激發發展活力。一是實施“四項”金融專案進行扶持:市財政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從金融機構貸款給予貼息扶持;金融機構優先安排小額貸款,對與大學生合作的涉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組織給予優先授信貸款扶持;農業政策性擔保公司在農業擔保方面給予優先支援;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把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生產的農產品作為重點參保物件給予優先扶持。二是從“八個方面”進行政策扶持:對涉農示範推廣的專案和資金進行優先安排;對農業繼續教育、農業職稱評定給予扶持;納入實用人才培養計劃,免費參加創業培訓;對農業科技專案立項、科技成果鑑定等方面優先扶持;對參加公務員考錄、村官聘用實行優先選用;納入人才高地建設並給予專案資金支援;共青團和婦聯給予服務幫扶;在社保福利、子女上學、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評優評先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

  目前貴港市到農村進行自主創業大學生已由年初的4人發展到65人。其中,大專學歷40人,本科學歷23人,研究生學歷2人;學習專業大多為涉農專業***佔35%***,其他以營銷、會計、教育、計算機等應用類專業為主。創業形式以農業種植***46人***、水產畜牧養殖***8人***、提供農產品服務和加工***11人***為主。進入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業的大學生已達299人,其中大專學歷102人,本科學歷171人,研究生學歷26人。

  推薦閱讀:

  貴港:大學生農村創業 破解“誰來種地”難題

  “這些都是幫村民代育的水稻秧苗,過幾天就要移到地裡種植。育秧工廠每年可提供機插秧苗超過1萬畝。”在廣西貴港市石龍鎮新村的一個水稻育秧場裡,正在檢查秧苗長勢的楊偉說。

  今年27歲的楊偉,2011年大學畢業後選擇回鄉創業。“村裡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外出務工,一些好田被撂荒,土地閒置讓人覺得太可惜了。”楊偉說,機械化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農村創業的突破點。

  如今,在楊偉任董事長的新村永和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以農業機械入股,為種植大戶和農業合作社提供“代整地、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統一田間管理”服務。

  石龍鎮新村地處潯鬱平原,土地平整,村裡以種植水稻為主。石龍鎮所在的桂平市則是有名的產糧大縣***市***,2014年桂平市糧食產量達154.8萬噸,連續四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合作社有社員45人,承包種植雙季水稻2000多畝,擁有各種農機裝置400多臺,入股資金近500萬元。”楊偉說,去年合作社收入近200萬,平均每個社員的分紅近5萬元。

  在楊偉的提議下,合作社投資建設了一條日烘乾稻穀能力120噸的生產線。“生產線投產後,徹底解決了農民稻穀晾晒的問題。”楊偉說,合作社的服務專案也發展到稻穀烘乾、加工、購銷、貯運等各方面,機械化逐步貫穿到農業的每一個環節。

  “楊偉是農村創業大學生的縮影。如今在貴港市農村創業的大學生有近700人,涉及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廣西貴港市農業局副調研員潘渺說,大學生具備技術、管理、資訊等優勢,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力量,也是解決“誰來種地”和“怎樣種好地”問題的重要途徑。

  為了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貴港市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就業園,採取多項優惠措施引導鼓勵大學生投身農村農業建設。同時,貴港市也加快推進水田“以小並大”,促進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截至去年底,貴港市已實施水田“以小並大”流轉面積10多萬畝。

  “土地成片規模化,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和科學管理。”潘渺說,農村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為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培育新型職業化農民提供了廣闊平臺。

  由於表現突出,楊偉去年當選為石龍鎮新村村黨支部書記。“我現在不僅是村裡的種糧大戶,也被評為高階新型職業農民,感覺身上擔子沉甸甸的。”楊偉說,在做好村支書日常工作的同時,他還要做好合作社的規劃發展,要把水稻生產機械化向深度推進,做強做大合作社。

  楊偉說,作為一個創業大學生,更重要的是帶領村民一起致富,要讓更多人蔘與到合作社中,把零散的耕作隊伍建設成為正規的機械化隊伍,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

  “農業是一個風險較高的行業,受制於氣候、市場等多種因素。合作社下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更新機械裝置,這都需要大量資金。”楊偉說,如今大學生農村創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資金問題,希望國家在大學生農村創業上能夠有更多資金、政策方面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