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中可以學到什麼

  導語:會議室是成長的進階室,如果能夠堅持收集“碎片能量”,每天一點的小進步也會助你離成功更近一步。

  1.會議筆記如何做

  會議記錄在一頁的最上端,記錄下會議主題,會議時間、地點,參會人員。在記錄人員姓名的時候,最好按照就座的次序記錄,便於在回憶發言內容時與人員一一對應。

  接下來記錄整體的會議流程,在會議開場前會議發起者會做以說明,把這些記錄下來以便自己確認議題的主次以及記錄的篇幅。

  在會議內容正文當中,建議採取兩欄法。即左邊記錄會議的詳細議程,右邊記錄當中的疑點與關鍵語句。

  左邊的議程內容可用作會後整理會議紀要,而右側的筆記則是這場會議的“課堂筆記”。聽不懂的地方可會後詢問同事或者查詢資料,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能夠迅速的進步,很快就能和別人一樣暢所欲言了。

  2.開會到底聽什麼

  在流水賬式記錄之餘,也需要邊聽邊思考。遇到長時間的學術話題討論,聽不懂的菜鳥們很容易犯困或者走神,接收會議資訊的效率也會降低。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就要讓自己的思路活躍起來。

  嘗試根據此前的會議議程對討論結果做出預估,在多方意見有分歧的時候,自己對這些意見做以考量,預估哪一個最終能夠確認落實。待到會議結束後,可將會議結果與自己的預估結果做以對照。

  長期堅持下來,不僅對會議的議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評判方式也會逐漸趨於正確。

  3.他們都是你的老師

  所有與會人員都可以是你的老師。從身邊的人學起,是自我成長的第一步。

  ①會議掌控方式

  會議的節奏可快可慢,但效率往往取決於會議主持者的掌控。作為職場新人,對此經驗不多,應該在會議的程序中,從細節學習。比如怎樣推進程序,話題出現偏轉如何收回,意見產生分歧如何求同存異等等。

  ②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表達自己的觀點,是職場中的重要技能之一。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哪些人的表達方式你更願意接受,哪一種表達的語氣是令人感覺不舒服的,哪一種反駁方式更有力度,如何讓別人更快的理解你的想法。

  ③工作任務的分配

  當議題討論完成,在任務分配環節亦是學問多多。如何分配最為合理,讓大家發揮自己的長處並順利完成。

  這需要對團隊成員的狀況有較深的瞭解,並能夠協調多方進行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