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畫兒童舞臺表演妝

  小孩子的舞臺裝畫得要濃淡適宜,如果是舞蹈類節目,眉毛要重一些顏色, 假睫毛是必須的。上下眼線要粗黑色,要畫的細緻些,千萬不能弄痛小朋友。那麼怎麼給小朋友化表演妝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兒童表演化妝的技巧,快來看看吧!

  兒童表演化妝技巧

  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彩妝,得先做好臉部的保養。一張膚色和氣色都很好的臉,底妝才會平滑、乾淨。

  卸妝是保養面板最重要的步驟。如果你讓化妝品在臉上過夜,會對肌膚造成很大的傷害。

  適合別人的保養品,不一定適合人,所以購賣保養品前一定要先行試用。

  打在臉上都沒有人發現的粉底,就是最適合你的粉底。

  使用粉底的方式:將粉底倒在手背上,用八分幹兩分溼的海棉沾上粉底後,再慢慢由上往下推 ,勻全臉。

  眼睛和嘴脣四周避免搽上過厚的粉底,因為這兩個地方的毛細孔很細小,容易產生小細紋,粉底薄薄的比較自然。

  眉毛彩妝是臉部化妝的重點,眉形的變化、眉毛的顏色都可塑造出不同的感覺。黑色眉毛: 精明、 利害;灰色眉毛:嚴肅、正規; 咖啡色眉毛:時髦、嫵媚。

  眼線必須儘量與睫毛處密合,才會顯得自然。

  基本眼線的畫法是順著眼眶的形狀描繪。

  雙眼皮者由於褶痕過深,容易出油脫妝,眼影宜採清淡路線。

  眉毛下垂、眼袋較大者,最好以咖啡以眼影代替眼線,能適當的提起眼部線條。

  單眼皮或眼部浮腫者,避免粉色及高彩度的發亮眼影。黑色或深咖啡色眼線可加強眼神重心。

  眼睛小、眉毛粗、兩眼距離又近者,眼影不要畫得太滿,且要將眉毛稍微修整。

  使用睫毛膏前,一定要先用睫毛器將睫毛夾彎、夾高。

  試口紅顏色時,最好直接塗於脣部,才可看出口紅的質感與色彩。

  粉質口紅:年輕時髦;亮彩口紅:濃烈成熟。

  脣線筆與口紅的顏色必須極為協調,否則不但不能顯現脣形,反而會呈現反效果。

  粉紅、桔紅、玫瑰紅、桃紅、棗紅等色的腮紅,能帶給膚色潤澤感。

  腮紅的使用範圍不限於兩頰,脖子、額頭等處都可打上腮紅,以創造鮮嫩的膚色效果。

  補妝的第一步驟是將臉上的油、水、灰塵清除乾淨,不建議你使用吸油麵紙,因為吸油麵紙 具有擴 散作用,會越吸越油。最好用一般面紙按壓,特別是眼皮皺褶處、眼角、鼻窩等處要 仔細清除。

  補妝時,粉妝的分量越薄越好。

  補口紅時要將脣上的殘妝全部清除,再重新上色。

  學點兒童心理學

  當兒童的發展達到他能夠獨立行動的階段時,兒童跟成人的衝突了就開始了。當然,沒有一個人會完全阻止兒童看和聽,進而阻止他明智地征服他的世界。但是當一個兒童開始獨立地行動、走路、觸控各種東西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即使一個成人是真誠地熱愛兒童,但在他的內心仍然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防禦本能。這兩種心理狀態,即正在生長中的兒童和成人的心理狀態存在著極大的不一致。以至要這兩者不作一些調整而生活在一起,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我們不難看到,這些調整是不利於兒童的,兒童的社會地位是十分低下的。跟成人環境不相協調的兒童行為將不可避免地被制止,尤其是因為成人沒有意識到他自己的防禦心態,卻反而相信自己確實對兒童有著深厚的愛和奉獻精神。

  但是,成人這種無意識的防禦心態只有在掩飾下才充分表現出來。成人的貪婪被“有責任正確地教育兒童”掩飾起來了,這種貪婪使他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所擁有的任何東西。成人害怕他的安寧被打擾,然而,這種害怕掩蓋在“為了維護兒童的健康,要讓兒童多睡些”的幌子下。

  一個缺乏教養的婦女可能會對她的小孩大聲喊叫、打罵,並把他從家裡趕到街上,使兒童不致打擾她。但過後,她又會親暱地撫摸和熱情地吻他,以表明她是體貼並愛著這個小孩的。

  社會較高階層所固有的形式主義使他們只接受某種態度,例如愛、獻身、責任感和外表上的自我控制。不過,這些較高階層的婦女比低下階層的婦女更樂意擺脫子女對對她們的糾纏。她們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保姆,讓她帶他們散步或哄他們睡覺。

  這些婦女對他們所僱用的保姆顯得耐心、仁慈甚至很謙恭,這就表明,即使她們不講什麼,這些保姆也已真正懂得,只要使討厭的孩子離得稍遠一點,主人就會容忍一切。

  兒童剛學走步,開始欣喜苦狂於自己的活動自由時,他就遇到了一群巨人阻攔他的每一個舉動。兒童所處的境地跟摩西把希伯來人帶出埃及時處境很相似。當他們克服沙漠的艱難困苦,剛踏進綠洲時,就在面臨著戰爭。對亞摩利人的敵對抵抗的痛苦回憶,使他們充滿著恐懼,以致漫無目標地徘徊在沙漠中40年,在那裡許多人因精疲力竭而死去。

  保護自己的財產使其免遭侵犯,這幾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則。在某些民族中這種傾向可能變得極端強烈。這種本能性的自我保護的根源隱藏在人類心靈的潛意識的深處。這種令人痛苦的現象最早可感知的最細微的表現,就是成人注意保護自己的安寧和財產,免遭新的一代的侵犯,儘管他們作出了努力,但侵犯並沒有被制止。他們拼命地戰鬥著,因為他們是為自己的生存而戰鬥。

  這種父母的愛和兒童的天真無邪之間的鬥爭是無意識地進行的。

  成人會心安理得地說:“兒童不應該到處亂走。他不應該碰不屬於他的東西。他不應該大聲說話或叫嚷。他應該多躺一會兒。他應該吃和睡。他應該到戶外去”似乎這個人並不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對這個兒童並沒有特殊的愛。那些更懶惰的父母會為他們自己選擇最輕鬆的道路,他們打發自己的孩子去睡覺。

  誰會對說兒童必須睡覺猶豫不決呢?

  但是,如果一個兒童是那麼機靈和那麼快地服從了,那從本質上來看,他就不是一個“睡眠者”。他需要,肯定也應該得到正常的睡眠時間,但是必須區分什麼是適宜的,什麼是人為引起的。一個強者可以通過暗示把他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弱者。一個強迫使兒童睡眠的時間超過他需求的成人,就是在通過暗示的力量無意識地把他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童。

  成人,不管他們是博學的或無知的父母,還是照管嬰兒的保姆,都協力促成這個充滿生氣的和活躍的人去睡覺。在那些富貴家庭裡,嬰兒,甚至2歲、3歲或4歲的兒童都被責令要過量睡眠,雖然一些起貧困家庭裡情況並非如此。這種貧困家庭的孩子整天滿街奔跑,成人並不哄他們睡覺,因為他們並不是母親厭煩的根源。通常這些貧家子弟比富家子弟安靜些。導致這種情況的一個原因,可能對富家子弟一直提倡過長時間的睡眠。我記得,有一個7歲的孩子對我吐露,他從來沒有看見過星星,因為他父母總是在夜色降臨之前就讓他去睡覺。他跟我說:“我很想在某個晚上到山頂上去,舒展身子躺在地上,這樣我就可以看到星星了。”

  許多父母誇耀他們的孩子習慣於一到黃昏就去睡覺,這樣他們自己就可以自由地外出。

  甚至兒童的床也可能是痛苦之源。把柔軟和美麗的裝有欄杆的嬰兒小床和寬敞的成人床相比,兒童的床就像是一隻懸空的鳥籠,這樣,父母或保姆照料他時就不必麻煩地俯身彎腰,把兒童放在那裡,父母也不不必害怕他會跌下來受傷。並且,兒童的房間是遮暗的,以致第二天的陽光也不能喚醒他。

  能夠給予兒童心理髮展最大的幫助之一,就是給他一隻適應他的需要的床,以及不讓他睡得超過必要時間。應該允許兒童疲倦的時候就去睡覺,當他睡夠了就醒過來,當他想要起床時就爬起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建議,像許多家庭所做的那樣,應該廢除兒童小床,應該給兒童一隻矮床,實際上它是貼在地板上,這就可以隨他所願躺在那兒和起床。

  像所有有助於兒童精神生活的新的幫助一樣,一隻矮床是很經濟的。兒童需要的是一些簡單的東西,複雜的東西往往更多的是阻礙他的發展而不是促進他的發展。在許多家庭裡,通過把一張小床墊放在地板上,並覆蓋一條大毯子,由此改變了兒童的睡眠習慣。這樣,一到晚上兒童就可以高興地自個兒去睡覺,早晨起床也不打擾任何人。諸如此類的例子表明,成人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童,在照料子女時把自己也弄得精疲力竭,這是多麼的錯誤啊!實際上,由於他們防禦性本能的驅使,他們一直違背兒童的需要,而這種防禦性本能是可以輕易克服掉的。

  從所有這一切我們可以看到,成人應該努力瞭解兒童的需要,這樣他就可以給兒童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使他們得到滿足。只有這樣,才能開創一個教育的新紀元,它將帶給人類真正的幫助。成人必須不再把兒童看作是一個物體,當他幼小時,可以提起來並拎東拎西,當他長大一些後,唯一的就是服從成人。成人必須確信,在兒童的發展方面他們只能起一個次要的作用。他們必須努力理解兒童,這樣他們才能適當地幫助他們。這應該是兒童母親的目的和願望,也應該是所有那些教育工作的目的和願望。自然,兒童遠比成人弱小。如果兒童要發展他的個性,成人必須控制自己,領會兒童的表示,而且,成人應該把這當作是一種特殊的事,使自己能理解和追隨兒童。

  兒童應該在不同時刻被放在同一個地方,這樣他就可以重複看到同樣的東西,並學會如何識別這些東西以及它們的相應位置,如何區別有生命的東西和無生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