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大學生創業相關政策

  為支援大學生創業,瀋陽對大學生創業有哪些政策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析。

  瀋陽大學生創業政策

  1、瀋陽市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由5萬元調整至10萬元;困難大學生首次創業可獲2000元~4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

  2、同時,允許高校畢業生創辦的非公有制企業註冊資本分期到位,註冊資本首次出資額允許為零,其餘差額部分可在2年內繳足。

  3、對登記失業的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3個月內提供至少兩次崗位對接援助,仍不能實現就業的,提供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確保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百分之百實現就業。

  4、民辦職業中介機構為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服務並符合規定條件的,按每人每年一次給予職業介紹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介紹一人就業補貼100元。

  瀋陽大學生創業政策須知

  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凡從事個體經營,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註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並享受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只要持有各市人事局核發的“自主創業證”,並能提供足夠的擔保措施如不動產抵押等,即可申請為期兩年的2萬—1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貸款人從事家庭手工業、種植業、養殖業、修理修配等30個微利專案的,貸款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展期不貼息。

  遼寧各市共青團組織及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等還面向大學生開展了免費創業培訓課程,聘請有豐富實踐和教學經驗的教師及工商、稅務部門的專家,講授創業認知、市場營銷、如何選擇專案、如何選擇經營地址及如何辦理工商註冊手續等課程。

  此外,由遼寧省政府斥資1500餘萬元改建的1.1萬平方米的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將於今年5月1日前正式啟用,基地將常年提供創業孵化間80間,向每個入駐的大學生初創企業提供40餘平方米的配有電話線、網路和簡捷裝修的辦公經營場地,僅收取低廉的物業費用,並且輔以政策諮詢、業務培訓等各項扶持服務專案,1至2年待企業成長穩定後予以“放飛”。

  構建大學生自主創業綠色通道

  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完善支援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政策,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大學生是最具活力和創造性的群體,蘊含著巨大的創造熱情和創業潛能。各級政府要把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創業擺在重要位置,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導力度,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構建綠色通道。

  1.完善創業政策,強化創業激勵。要全面梳理現有創業、就業有關政策,把扶持政策統一到“以創業帶動就業”這一導向上來,把擴大就業與鼓勵創業結合起來,把創業專案開發與創業培訓結合起來,把畢業生創業與相關政策結合起來,建立專案開發、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等相結合的創業機制。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畢業生創業的支援力度,簡化小額貸款擔保手續,實行勞動、擔保、銀行聯合調查,為大中專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擔保。據瞭解,前不久,央行、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手釋出《關於進一步改進小額擔保貸款管理積極推動創業促就業的通知》。《通知》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小額擔保貸款經辦金融機構對個人新發放的小額擔保貸款,其貸款利率可在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貸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其中,微利專案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同時,小額擔保貸款經辦金融機構對個人新發放的小額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由2萬元提高到5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小額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由不超過100萬元提高到不超過2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經辦金融機構可適當擴大貸款規模。

  2.加強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能力。一是培養創業精神。讓畢業生了解我國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懂得創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豐富創業知識。創業培訓要與專案推薦、技術支援、人才服務、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創業指導等相結合,與企業家和自主創業成功者開展“創業一對一”活動,定期舉辦創業經驗交流會和開展創業大比拼等活動,既要豐富他們創業所必備的工商、稅務、金融、勞動和企業經營方面的知識,又讓他們學會如何辦理有關手續,如何籌措資金和規避市場風險等知識。三是加強創業心理輔導。通過培訓使他們克服不敢創業、不願創業、怕冒風險、害怕失敗的心理,建立創業自信心。四是提高創業能力。通過培訓使他們基本掌握如何把握商機、如何組織創業團隊、如何充分發揮團隊的人力資源優勢等,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策劃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及管理能力。

  3.建設創業基地,加強創業扶持。政府要鼓勵多方投資,充分利用閒置廠房、專業化市場等適合中小企業聚集創業的場所,建設具有滾動孵化功能的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讓自主創業的畢業生理清創業思路,提高創業技能。通過聘請知名企業家、畢業生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組建自主創業導師隊伍,根據自主創業者不同需要,提供諮詢、技術、管理、政務代理等項指導和服務。有關科研院所要積極研發一批市場前景好、投資見效快,適合創業者需要的新產品、新技術,向創業者推介,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創業服務。有關部門要設立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視窗,開設自主創業政策和資訊專欄,提供政策諮詢、投資資訊、市場行情、專案推介、技術進步、外經外貿和勞務供求等有關資訊服務。要樹立一批創業典型,推廣一批成功經驗,讓更多的畢業生學有榜樣、幹有勁頭。

  4.規範執法行為,營造創業環境。要大力推進“陽光政務”工程,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簡化辦事程式,提高辦事效率。要禁止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干預企業正常經營,嚴格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檢查、亂培訓等行為。要打破行業壟斷,凡國家沒有明文規定禁止的行業,都要允許民營企業進入,讓各種所有制經濟獲得平等競爭的權利,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