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有哪些

  貴州的大學生想要做創業,但是現在有哪些關於創業的扶持政策呢?貴州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又是什麼?看完小編整理的貴州大學生創業政策後你就會明白了!

  貴州省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一、面向基層,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全面推進基層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新領域,依託重點工程專案推進,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組織就業。享受“3個15萬元”政策扶持的微型企業和科技型小型企業招收各年度高校畢業生達一定比例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並享受財政貼息。

  二、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 提高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

  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微型企業,按規定落實好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2萬元的暫免徵收增值稅或營業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對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各種稅費。限額標準可上浮20%。搭建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依託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園區、農業示範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等現有資源,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企業創業基地;建立創業導師庫和專案庫,舉辦創業專案展示和推介引導活動;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培訓***實訓***,在全省範圍內組織實施“萬名大學生創業培訓計劃”,將創業培訓補貼物件從畢業學年的在校大學生,擴充套件到各學年在校大學生;今年引領1000人以上高校畢業生實現自主創業。進一步降低貸款門檻加大金融扶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 推行信用擔保。

  三、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 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

  全面推行實名制就業服務,將資料資訊完善和實名制就業服務提供情況納入就業工作績效考核範圍。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規模,省級新增5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全省至少組織400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鼓勵各地組織高校畢業生到鄉鎮、街道***社群***等基層進行就業見習。推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依託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和培訓實力雄厚的職業培訓機構,選擇一批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培訓專案。

  四、優化服務,強化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

  求職補貼在離校前全部發放到位,求職補貼發放情況列入就業工作績效考核。享受求職補貼學生納入當年實名制就業服務範圍,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及時為離校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繼續加強跟蹤幫扶服務。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按照不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高校畢業生就業。

  五、營造公平就業環境

  貴州省要求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除涉密等特殊崗位外,要實行公開招聘;對擬聘人員應進行公示,明確監督渠道,公示期不少於7天。消除流動障礙,高校畢業生憑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或勞動***聘用***合同或單位的正式接收檔案、用人單位同意登記集體戶口的《接收函》和《戶口遷移證》,辦理落戶手續。

  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等教育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貴州省教育、人社部門推動建立本科、高職***專科***生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培訓制度,使符合條件的應屆畢業生通過職業技能鑑定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鼓勵用人單位優先錄用有“雙證書”的應屆畢業生,促進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七、開展校園宣講活動,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力度

  將校園宣講活動作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宣傳的主要陣地,以村官等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專案報告團宣講活動,開展就業形勢、擇業觀念、就業政策和就業創業典型宣傳,建立宣傳長效機制。

  八、健全完善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推動就業工作改革創新

  貴州省將建立完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協調督導機制,建立經常性聯合督導機制,推動落實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各項政策措施。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資訊服務聯動機制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資金保障機制,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高校畢業生創業專項扶持資金,用於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指導服務、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創業園區建設、各項補貼、獎勵等重點扶持。

  貴州省出臺優惠政策 扶持1.5萬名大學生創業

  今年,我省共有10.5萬名應屆畢業生踏入職場,高校畢業生無疑是就業創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不僅將就業創業工作納入十大民生工程重點推進,同時,在全國率先開創促進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創業新舉措,推行“兩個80%”政策、實施“萬名大學生創業計劃”。

  1.全國率先整合公務員鄉鎮培養計劃

  我省在推進就業創業工作中主打“組合拳”,尤其在促進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一線就業創業上高度聚焦,大膽改革創新,在全國率先開創促進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創業新舉措,全面推進“兩個80%”政策***去年起,我省省、市、縣三級機關新增招錄公務員的80%員額,定向到鄉鎮或駐鄉鎮的各級派出機構、一線工作部門工作。同時明確,省、市、縣三級機關用人計劃的80%員額,從鄉鎮和具有三年以上鄉鎮工作經歷的人員中遴選或調配***,建立起“考錄到基層去,遴選從基層來”的人才培養良性迴圈機制。

  “我省在全國率先將‘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選調生’‘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等基層專案,整合為公務員鄉鎮培養計劃和鄉鎮事業單位補員萬人專項招聘計劃,科學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一線、邊遠艱苦地區施展才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人介紹,同時通過加大選拔培養力度,進一步優化選人用人機制環境,不斷搞好提升基層就業發展空間制度設計,著力解決好“留得住、有發展”的問題,讓畢業生在基層能樂業、得鍛鍊、有盼頭、願紮根,從而確保基層人才隊伍穩定。

  據統計,僅2013年,全省鄉鎮機關***含派駐機構***共招錄公務員4563人,佔招錄總數的86.7%。

  2.基層工作3年 國家補償學費

  為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自去年起,我省出臺政策:在鄉鎮行政機關***含事業單位***或村工作的高校畢業生能享受到基層工作津貼。在基層鄉鎮***不含城關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每月按其基本工資的20%發放基層工作津貼等。同時,對在鄉鎮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類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職稱評審予以政策傾斜。

  不僅如此,還推行系列利好政策。如在鄉鎮行政機關***含事業單位***或村工作滿2年及以上且繼續在本縣域內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納入縣級保障性住房的保障範圍;在鄉鎮行政機關***含事業單位***或村工作時間滿3年及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其大學期間學費由國家補償,在校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代償的學費優先用於償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

  3.科技創業扶持 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

  我省啟動實施大學生科技創業扶持計劃、推行“雙證書”培訓制度、構建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強化困難畢業生就業援助等促進就業創業“組合拳”。

  “尤其是大學生科技創業扶持計劃,設立1000萬的創業扶持引導專項資金,支援廣大有創業意向和創業潛力的大學生積極開展科技創業,培育一批具有成長潛力的科技型種子企業,鼓勵探索創新發展模式,促進創新成果、創意構想轉化落地,實現產業化。”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人介紹,2011年以來引導1.3萬餘名高校畢業生參加企業事業單位就業見習,提升就業能力。擴大求職補貼政策範圍,為全省1.25萬餘名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髮放求職補貼629.4萬元。

  4.“萬名大學生創業計劃”落實扶持優惠

  2014至2017年,我省將全力實施“萬名大學生創業計劃”,力爭引領扶持1.5萬名大學生實現創業。

  為保障該計劃實施,我省出臺系列扶持優惠。一方面,免收高校畢業生申辦民營經濟市場主體註冊登記和變更登記的登記類、證照類、管理類的行政事業收費,免費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等行政許可。同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對持《就業失業登記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96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另一方面,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型企業,按規定落實好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2萬元的暫免徵收增值稅或營業稅。高校畢業生創辦微型企業可優先享受“3個15萬元”扶持政策。

  此外,還將落實創業扶持獎勵政策。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且帶動就業的,享受扶持政策。高校畢業生領辦創業專案並帶動就業,連續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經營場所符合規劃、安全和環保要求的,每月按300元標準給予經營場所租金補貼,對實際月租金低於300元的,據實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