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鼓勵大學生創業政策

  2016是一個很適合做創業的年,那麼今年有沒有出臺關於鼓勵大學生做創業的政策呢?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鼓勵大學生創業國家明確多條新政策

  國務院的通知在要求繼續落實好統籌實施基層專案等現有政策的同時,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例如,要結合城鎮化程序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及殘疾人服務、農技推廣等基層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的就業潛力,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同時,要結合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投身現代農業。

  同時,小型微型企業是吸納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通知明確了兩條新的政策。一是對小型微型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放心保***費的,給予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執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二是科技型小型微型企業招收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並享受財政貼息。

  三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引導和支援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是充分發揮高校畢業生人才資源優勢的有效途徑。通知提出,2014至2017年,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通過加強創業教育培訓、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強化創業公共服務,引導和幫扶更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逐步提高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

  幫扶困難大學生就業明確兩條新政策

  三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通知要求深入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力爭使每一名有就業意願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內都能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在去年的基礎上,通知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一是加強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資訊銜接;二是加強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三是加強就業見習和職業培訓。

  通知還要求,加強對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幫扶,並明確了兩條新政策。一是將殘疾高校畢業生納入享受求職補貼物件範圍。二是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的,在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辦理實名登記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數額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最長不超過2年,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

  今年國家出臺鼓勵大學生創業政策

  大學生創業,準備好了嗎?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27萬,為歷年來最多,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幫助和扶持更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逐步提高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

  大學生創業,將會面對哪些困難和挑戰?他們最需要哪方面的支援和幫助?我們對此進行了採訪,希望通過創業者的切身感受和專家的觀點建議,給相關各方提供一些借鑑和參考。

  ●大學生創業,可享稅收、貸款等多重政策傾斜

  曹衝是北京語言大學的學生,還有一年就畢業。這位湖南姑娘打算畢業後和男友一起在北京開一家正宗的湘菜館。她很想了解,國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都有哪些具體的支援政策?

  “今年國家出臺的鼓勵大學生創業政策包括很多方面,既減輕稅費負擔,又提供資金支援。大學生創業的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更多高校畢業生將從中受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說。

  比如,在稅收優惠方面,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扣減額最高可達9600元。

  在貸款支援方面,高校畢業生在電子商務網路平臺開辦網店,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同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根據高校畢業生創業實際需求特點,積極探索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降低貸款門檻,優化貸款審批流程,提升貸款審批效率。

  “除了上述專門的支援政策,大學生創辦企業,還能同時享受國家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和鼓勵吸納就業的相關優惠政策,比如減免企業所得稅,以及社會保險補貼等。”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說,大學生創業的主要載體是個體戶和小微企業,目前國家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已經涵蓋了個體戶和小微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的主要稅費,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援作用也相當大。

  ●降低創業難度,讓大學生想創業、敢創業、能創業

  “剛畢業的學生沒什麼錢也缺乏經驗,只有一腔熱血。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除了政策上支援,我們更需要創業道路上的引領。”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趙帥說,從2006年到現在,自己就沒有離開過校園,對於社會和商業運作了解太少了。雖然有過創業的想法,但還是覺得條件不成熟,不敢輕易“下海”。

  “學校應當發揮更大作用,成為大學生創業的孵化器和引路人。”上海海風教育培訓機構創辦人鄭文丞說,他2011年創業之初資金困難、經驗欠缺,在學校和上海市創業基金會的幫助下,最終克服了這些困難創業成功。去年,公司營業額達到900萬元,今年通過融資又獲得了100萬美元的資金,企業規模和人員編制進一步擴大。

  “當年學校的創業園不僅對學生免費開展創業培訓,還提供免費代理記賬等服務。”鄭文丞說,創業之初都是窮學生,沒有足夠的資金請到會計,免費代理記賬服務減輕了創業的經濟壓力,還可以更好地規劃資金用途,非常實惠。

  “作為寶貴的人才資源,大學生創業關係一個國家未來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國外很多科技型企業都是從大學生創業中發展起來的。”白景明認為,我國可以更多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將政策支援前移,給予大學生創業更多培訓和指引,從鏈條前端開始降低創業難度,讓大學生想創業、敢創業、能創業。

  ●破解結構性就業難題,亟須加快做大服務業

  “當前我國出現的就業矛盾是結構性的,大學生就業難與‘用工荒’同時存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白重恩指出,社會投資結構不合理,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白重恩認為,從目前整個社會投資來說,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更重一些,而這些行業用的勞動力以體力勞動者居多,所以農民工這幾年收入增長相對較快,甚至一些企業出現“用工荒”。由於基礎建設擠壓了其他部門投資,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就會減少。

  破解這一結構性難題,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不僅是最大的就業“吸納器”,也是大學生最適合的就業崗位。隨著“營改增”的深入推進,消除重複徵稅問題,服務業出現了加快發展好勢頭。“未來政府投資應當更多地向服務業傾斜,進一步支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等,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創業,並帶動更多的人就業。”白重恩建議。

  2016全國各地大學生創業優惠及扶持政策一覽

  我們來看一下其它一些主要城市的大學生創業優惠及扶持政策規定:

  北京

  北京市教委與市財政局近日聯合公佈《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河北專案管理辦法》。該辦法自9月1日起施行。將對每個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給予最多5萬元獎勵,對遴選出的“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給予每校50萬元的支援。

  “大學生就業創業專案”包括“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建設專案”、“北京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建設專案”、“支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實踐專案”。其中,“北京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建設專案”按照每個高校50萬元標準給予支援,主要用於示範性創業中心建設校的創業教育與指導、創業教師培訓、創業工作場地建設、大學生創業場地建設等;“支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實踐專案”按照每個創新創意實踐團隊支援額度不超過5萬元、每個創業企業支援額度不超過20萬元的標準補助。

  上海

  上海專門設立了大學生創業“天使基金”。大學生創業貸款最高30萬元,大學生開辦企業可獲5萬至30萬元支援。"天使基金"下設兩種創業資助計劃:"創業雛鷹計劃"、"創業雄鷹計劃"。分別以債權與股權兩種方式,對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上的幫助,並提供相應的後續支援與服務。

  另:楊浦區對有創新創業意願、並且積極實踐的大學生,在創業的前期,楊浦區將主要以“生活補貼”的方式給予創業者鼓勵。例如在眾創空間、孵化器、科技園區、創業見習基地參加創業實習、見習的上海市應屆、在校大學生,經認定後在實習、見習期間每月給予生活費補貼,補貼標準為當年度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的80%,見習期限為3-6個月;對處於創業初期的大學生,楊浦區主要以獎勵、補貼等方式給予支援。例如高校、科研院所在校老師、學生、專業技術人員等如在眾創空間等各類園區內創新創業,經認定,可給予最高2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援;經大學生***青年***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孵化的創業專案或孵化器配投的創業專案,且在楊浦註冊經營的,經稽核,將給予最高5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補貼;在創業中後期,楊浦區將通過人才、住房補貼、扶持獎勵等多種方式,給予創業者儘可能全面的支援。例如在楊浦區登記備案註冊經營的,由35週歲以下的青年大學生創辦的創業組織,可享受創業組織社會保險費補貼,總額度最高10萬元。

  江西

  江西省2016年將實施創業引領計劃,計劃每年引領萬名大學生進行創業。

  據瞭解,為引領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創新創業,江西去年不斷擴大大學生求職創業補貼物件範圍,並提高一次性求職補貼標準,共為2.2萬名2016年度高校畢業生髮放了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2241.3萬元。對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企業、個人,對3年內發生的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等給予補貼,共發放補貼1628萬元。

  另外,江西省將繼續搭建孵化基地創業服務平臺。目前,江西已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孵化園、創業示範街和其他創業平臺208個,入駐創業實體1.7萬個,帶動就業13.1萬人;建立專家和專案平臺,聘請創業導師5000餘名,釋出專案近4000個。

  重慶

  半年以上未就業,有固定戶口的大學畢業生可在其戶口所在地居委會登記,申請3000至4000元人民幣的銀行抵押和擔保貸款。

  重慶渝中區在2016年加大融資擔保力度,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資金保障。放寬融資條件,對有融資需求的優質誠信企業,不需要抵押物,實行市、區、銀行三方聯保機制,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個體最高可貸款10萬元,企業最高可貸款200萬元,有效緩解大學生創業融資難問題。

  鄭州

  為加大創業扶持力度,2016年後鄭州市小額擔保貸款更名為創業擔保貸款,同時調高對創業者創業貸款的上限額度。

  退役軍人、返鄉創業農民工及持“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各類人員自主創業,貸款上限額度調高至20萬元,財政貼息;大中專學生自主創業貸款額度上限調高至30萬元,財政給予貼息。

  小微企業方面也加大了創業擔保貸款支援力度。對一年內新招用勞動者,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小微企業,可申請200萬元以內的貸款。對資產、營運、獲利、償債綜合能力優秀的企業,額度可放寬至400萬元。

  太原

  太原市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想自主創業的,可申請大學生個人創業貸款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

  福建——根據當地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政策,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其他形式小額貸款貼息政策,貼息貸款額度最高5萬元,由財政按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給予全額貼息。

  青島——青島撥款1000萬元,設立“青島市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資金”,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可申請大學生創業貸款,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從事微利專案的,由同級財政據實全額貼息;兩人及以上團隊創業的可放寬到20萬元。

  部分城市最新大學生創業優惠及扶持政策:

  黃石市正式啟動2016年湖北省大學生創業扶持專案申請工作。

  此次扶持物件為: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學生和畢業3年以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畢業生***含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湖北省內自主創辦企業、個體經營或從事農業合作社,並依法登記註冊、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的創業專案。在鄂創業的臺籍高校畢業生和留學回國的高校畢業生通過學歷認證後,可作為扶持物件。

  申請人所申請專案應符合以下條件:按國家規定依法在湖北省內辦理工商稅務登記,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銀行開戶許可證上的法定代表人應一致;法定代表人或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符合物件條件,無不良信用和違法記錄;吸納3人***含3人***以上就業;工商註冊***或工商變更***時間在通知下發之日前4個月以上,且專案正常運營4個月以上;有固定的營業場所和較為健全的財務規章制度;專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要求,市場前景良好,具有帶動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