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稅務三證合一的內容

  已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的企業辦理登出登記,須先向稅務主管機關申報清稅,填寫《清稅申報表》。下面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工商稅務三證合一吧,希望能幫到你。

  工商稅務三證合一

  "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是指企業登記時依次申請,分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管理部門核發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稅務部門核發稅務登記證,改為一次申請、合併核發一個營業執照的登記制度。

  2015年8月,工商總局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通知。

  2015年10月1日起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2015年底前,全國全面推行“一照一碼”登記模式。

  工商稅務三證合一發展過程

  2012年10月30日,深圳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商事登記若干規定》。規定的第二十三條在全國率先提出:"推行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的登記制度,具體辦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2014年06月04日,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文***在"***四***改革市場準入制度"中提出"簡化手續,縮短時限,鼓勵探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各地紛紛響應。

  2014年07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創新稅收服務和管理的意見》***稅總髮〔2014〕85號***提出"向市場主體發放一份包含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稅務登記證功能的證照",闡述了稅總關於"三證合一"的工作思路。

  2014年07月01日,湖北省枝江市在安福寺鎮率先試點實行市場主體登記"三證合一"制度,併發放了全國第一份加掛有組織機構程式碼證號、稅務登記證號的營業執照。7月24日,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三證合一"登記工作在枝江市全面推開。

  2014年03月至09月,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766.35萬戶,同比增長14.40%;新增註冊資本12.59萬億元,同比增長76.39%。改革後,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數量由2013年的6900戶增加到1.05萬戶。

  2014年12月01日起,深圳在全國率先推行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稅務登記證和刻章許可證"四證合一"登記新模式。將原來商事主體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稅務登記證和刻章許可證分別由商事登記部門、組織機構程式碼登記部門、稅務部門、公安部門辦理的模式,改為由商事登記部門統一受理、稽核,四個部門之間資訊互認、檔案共享,在組織機構程式碼登記部門實現四證同發、企業一次領取四證的高效辦證目標。

  2015年03月20日,在國家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註冊指導處考察,著重瞭解商事制度改革最難啃的"硬骨頭"是哪塊?負責人直言,是將工商、稅務、質檢的"三證三號"合併為"一證一號"。隨後對相關部門提出硬要求:"三證合一、單一號碼"改革年內務必實現。

  2015年0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院來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考察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強調,工商部門是政府和市場的重要聯接點。要抓緊推進"三證合一"等改革,年內力爭實現"一證一號",切實降低企業註冊場所要求,繼續簡化企業登記和登出流程。依託大資料完善監管平臺,探索建立統一監管機制,加快推進綜合執法,堅決防止彈性執法、選擇性執法,提升執法公信力。這對政府是自我革命,要從全域性出發"忍痛"前行,也是打掉尋租空間。各部門都要主動謀劃,形成合力,把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的改革"好菜"、"新菜"端出來,共同營造便民利企的良好環境。

  2015年8月13日,工商總局、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稅務總局、質檢總局和國務院法制辦等6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快推進"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確保"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模式如期實施。

  2015年10月13日,國內31個省區市全部完成了登記業務系統的改造、升級、對接,全部完成了對企業公示系統的改造升級,基本實現了工商、稅務、質檢等部門的資訊共享。

  2015年12月,全國全面推行“一照一碼”登記模式。

  工商稅務三證合一主要問題

  一是穩定性差。比如巢狀進行政區劃程式碼就會因為行政區劃的調整要麼隨之調整,造成程式碼變化,無法實現程式碼的唯一性和穩定性。若不隨之調整則嵌入的行政區劃就失去了意義。

  二是適用性差。社會信用程式碼除組織機構登記機關使用外,要廣泛為社會各個方面應用。這就要求其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可以解決社會各個不同的應用要求。然而社會對程式碼所含資訊的要求千差萬別,對組織機構屬性資訊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程式碼中嵌入屬性資訊不但不能滿足各種應用需求,還會給不同領域的應用帶來不便。

  三程式碼冗長,給應用帶來不便。採用屬性巢狀編碼的原因多是從人工編碼的角度考慮問題,希望編碼更加直觀,易於分配和管理。以前屬性巢狀編碼方法廣泛使用,這與受技術的侷限性有很大關係。在網際網路時代,隨之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使集中實時精確賦碼成為可能。編碼已不再是各種屬性資訊的巢狀疊加供人工識別的資訊符號,而是由無含義標識與基本編碼屬性資訊相組配形成的一條條資訊記錄。這些資料結構標準化的編碼資訊記錄構成了各個資訊系統***或稱社會信用體系***共享、共識的基礎。因此標識資訊必須做到唯一性、穩定性和適用性,任何影響程式碼唯一性和穩定性的因素都應儘可能排除在編碼之外。而設定用於描述編碼物件的編碼基本屬性資訊,如組織機構的登記機關名稱、組織機構名稱、組織機構型別、登記所屬行政區劃、所屬行業等幾個涉及組織機構的"屬性資訊"欄位值則可根據實際自動新增和實時維護。如果將編碼的"標識資訊"和"屬性資訊"二者混淆,就有可能造成程式碼的不唯一或不能做到始終不變,就不能實現"在社會信用體系中利用統一的口徑建立組織機構社會經濟行為之記錄"的目的。此外,若已經通過建立一個全國集中統一的實時編碼分配系統,良好地解決了組織機構程式碼賦碼便利性問題,確定新的社會信用程式碼繼續使用現行組織機構程式碼,因現有組織機構程式碼已經實現了對組織機構的唯一標識,那麼將具有描述組織機構編碼狀態的"屬性資訊"固化於標識程式碼之中的意義何在呢?其實,"屬性資訊"程式碼是可以自動對映新增的,根本無需人工干預,更無需在最後一位進行校驗***組織機構程式碼已經有校驗位了***。需要研究的問題是社會信用程式碼繼續應用一個簡單的可用於人工識別的編碼標識,還是應該採用由系統提供的、可供各個相關部門調取、交換的、包含基本屬性資訊的編碼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