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的注意事項

  創業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也是現在很多朋友們追求的一個目標,我國的經濟發展是好,這樣的形勢下做一個自己的事業自然是大家的首選事情,但是創業也有很多的困難,有很多的不利因素需要克服,這點要的思想準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們喜歡!

  創業初期的注意什麼

  一心多用的誤區

  有的人在創業中把自己忙死,也有的人採取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策略。我曾很多次的嘗試用業餘時間進行創業,將創業視為我的副業,然而這些嘗試從來沒有成功過。我並不是說利用業餘時間創業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的意識是說在進行創業的時候,你應該非常認真,做一些值得你去投資的事情,當你看到了創業的價值,並且愛上了它,很快你就會開始全職創業的。無論你的創意和理念有多好,如果你自己不認真對待它,那麼其他人也不會對你和你的企業進行投資的。

  切忌浮躁

  一個投資人表達了對你的興趣,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周裡他始終沒跟你聯絡過。這樣的事情經常出現。投資人表達了興趣並不意味著你已經將資金放在自己的銀行賬戶裡了。你仍然需要努力去促成這筆瘦子。同樣,一個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很有意思,並不意味著他會購買你的產品,你要努力去促成銷售。在真金白銀到手之前,你沒有停止努力的資本。

  要定義好服務的客戶

  誰也不能在一心二用的情況下把兩件事情都做好。你沒有時間、資金和資源為讓一個產品同時匹配兩個市場。當新的機遇出現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被它吸引,但是你不能欺騙自己。在同一時間內,你無法拆分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專注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戰略。拆分自己的經歷最好的結果,是讓兩個工作都變的平庸,而最常見的情況是兩個工作做的都很糟。如果你真的覺得新機遇很好,那你就進行轉型,全新投入到新機遇當中去。

  直面終端消費者

  你上一次與客戶進行對話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你是與他進行了電話溝通還是面對面溝通?你與他們對話不是為了賣給他們東西,也不是為了為他們提供幫助,而是為了聆聽,是為了與他們建立關係,是為了向他們提問。不要告訴我你上一次與消費者進行這樣的溝通是1-2周以前的事情了。一個創業者,尤其是CEO,應該要不斷的與客戶進行溝通,在這件事情上,你沒有任何逃避的藉口。你現在還沒有客戶?那就給你的潛在客戶打電話。

  自己不是萬能的

  一個領導人並不需要有多完美,不要假裝自己哪方面都很好,更不要裝作自己從來不會犯錯誤。你也許覺得這樣做會讓自己看上去非常堅毅果敢,或是會讓別人仰慕你。但是實際上,人們會覺得你不真實、不可靠。你當然沒有必要炫耀你的失敗,同樣你也沒有必要掩飾它。你只需要真誠的談論你的失敗,然後問問別人有什麼意見能讓你改進自己。

  營銷要點

  在你釋出產品之前,你就應該開始市場營銷工作了。我所說的市場營銷部僅僅是在媒體上打打廣告而已。最好的市場營銷渠道是使用者的口口相傳。你要讓人們談論你和你的產品。只有在培養了真正的粉絲的情況下,你猜能夠進行有效的口碑營銷。如何培養粉絲?你要為他們的生活新增真正的價值。除了產品和服務之外,你還可以用許多其他的方式為人們的生活添加價值。例如你可以撰寫指導文章,然後在你的部落格中為讀者提供有用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與你的企業無關,但是必須要和你所在的產業息息相關。你要為自己培養粉絲,而不僅僅是使用者。大多數的初創企業甚至從來沒有試過這種方法。

  要重視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就是為單一客戶提供服務所需要消耗的成本。所有企業都有單位成本。你有沒有客戶?你有沒有服務賬單?先找到你的固定成本,然後用剩下的服務賬單除以客戶數量。找到你為單一客戶所提供服務的成本的平均值。除非你經營的是一家慈善機構,否則你就必須瞭解自己的單位成本。單位成本能夠讓你更好的理解企業的現金流和利潤率。

  

  一 和誰合夥?和誰合夥很重要。我非常認同柳傳志的觀點:每個企業都有三個圈子:股東圈、員工圈、朋友圈。最重要的是不能把這三個圈子搞混,有些人是企業的朋友,但他只有在你企業之外,在他現有的位置上才能給你企業提供幫助,不要讓他成為企業的員工,因為一旦他離開他的位置他對企業的幫助能力將同時失去。

  創業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朋友圈變成股東圈,讓朋友辭職,加入你的公司,成為股東或是員工。最後發現,他原來在朋友圈中能夠起到的作用起不了。

  二 乾股。很多企業創始人都有一個傾向,讓團隊分享企業股份,給他們送乾股。但送乾股會產生一個問題,由於雙方的地位不對等,接受股份的人會覺得矮你一頭,而你也會有一種施捨的感覺,最後導致董事會不是圓桌會議,而是老大帶著學徒、弟子。如果以這樣的心態討論問題、決策問題,就沒法形成一個有效的表決機制,最終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三 股份比例。如何設計股份比例有二個原則要把握:一是大股東和小股東之間股份差距不要太大;二是企業一定要有一個大股東。我經歷的恆基偉業股東結構中,七個創始人,大股東的股份比其他六個人加起來還多很多,股權過於集中就使得大股東的意志高於董事會的決策。所以,我的建議是股東間股份差距不要太大,但同時又必須要有一個大股東,尤其對於創業期的企業,需要英雄主義,需要創始人敏銳的判斷力和非常堅定的決心和狂熱。不然就沒有一個股東會把企業當成是自己的事業,當成自己的命根子來做。

  四 創業期,講究的是機會,一件事情有六成的把握成功,你就該去做,不要再等。當這件事情有七成把握時,可能很多人都看見了,不一定輪到你做。當這件事情有九成把握時,機會就不會留給你了。所以,創業時要敢冒險,守業時要注意穩妥。

  五 企業在研發和產品服務時,尤其是初期不用求大求全。求大求全通常意味著成本增加,核心功能被削弱,與其這樣,不如抓住使用者最核心的需求,把它解決好。過於關注自己的產品和技術的完善度,最後耽誤的是產品上市的時間。

  創業初期應該注意的三大原則

  一是生存重於發展的原則。企業發展有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市場播種、耕耘和收穫的過程,作為初創企業,首要的任務是如何生存,只有解決了生存,才能談得上發展。

  二是目標單一原則。創業目標越單一、越簡單明瞭越好,這便於企業把有限的企業資源集中服務於創業目標,並使創業目標更能夠成功。

  三是低奮鬥目標的原則。初創企業在短期內提出的各項指標必須是可以實現的,它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使創業者對創業更加具有信心。任何好高騖遠的目標,不但沒有意義,還會浪費企業在創業期的有限資源,有可能把企業推向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