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兒童春季養生食譜

  春季最應該重視孩子的健康與營養,那麼具體說來,孩子春季應該多吃什麼養生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兒童春季養生食譜,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春季養生食譜

  芡實鯽魚湯

  功效:可補氣、健脾、固腎,適合於脾胃弱、食慾不振、大便不調的小兒或一般兒童日常食用,能增強脾胃功能。

  材料:選用芡實15克、淮山15克、鯽魚1條***約150克***。

  做法:鯽魚去鱗、鰓及內臟,用少許食油在鐵鑊內煎至淡黃色,然後與芡實、淮山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參術大棗湯

  功效:可健脾益氣、祛溼開胃,常用於體倦、胃納欠佳、大便不暢的小兒。一般兒童飲用,也可健脾開胃。

  材料:選用黨蔘10克、雲苓20克、白朮6克、大棗5枚、鮮鴨腎1個。

  做法:雲苓打碎,大棗切開去核,鮮鴨腎剖開、鴨內金洗淨後與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鹽調味,便可食用。

  浮小麥豬心湯

  功效:可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健腦益智。

  材料:選用浮小麥25克、大棗5枚、豬心1個、桂圓肉6克。

  做法:豬心對邊切開,洗淨積血,大棗去核,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鹽調味,便可食用。

  春季兒童吃什麼

  1.春季兒童吃什麼:多吃時令蔬菜

  春季要多吃時令蔬菜,少吃肥厚油膩之品,主要是為了順應自然界陽氣逐漸上升的氣候特徵。入春之時,人體陽氣也和自然界陽氣一樣逐漸萌動,油膩食物不利於陽氣上升,所以,春季要儘量少吃油膩食物。

  傳統習俗認為,芽苗類食物具有升發之性,所以,民間有立春吃春餅、春捲的習俗,目的就是讓人儘快恢復體內的臟腑功能。因為冬季人體活動量較小,臟腑功能以收藏為主,陽氣相對衰少,這種狀況到春季要逐步恢復,所以,早春時節多吃豆芽、香椿芽、薺菜、春筍等芽苗類食物,有利於孩子科學養生。

  2.春季兒童吃什麼:多吃高蛋白食品

  清淡飲食並不意味著全是青菜,兒童正在生長髮育期,蛋白需求量較大,補充鮮魚、鮮肉、鮮蛋等非常必要。尤其要多吃魚肉,魚肉蛋白富含腦發育和腦功能發揮所必需的優質蛋白。只是烹飪不要太油膩,口味要清淡,又要易於消化吸收。

  3.春季兒童吃什麼:多吃粗糧

  粗糧是指玉米、小米、豆類、高梁、大麥、燕麥、蕎麥等食品,這類食品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與人體消化系統和精神神經系統的功能關係密切。長期缺乏B族維生素可以造成貧血、口腔潰瘍、厭食、疲勞、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等。粗糧與大米麵粉等主流食品搭配,可以增加孩子食慾,改善兒童健康狀況,《黃帝內經》叫“五穀為養,五果為助”。

  4.春季兒童吃什麼:多飲水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65%以上都是水,孩子越小,體內的含水量就越大。春季多風,“風勝則幹”,所以,春季很容易缺水,而缺水又會造成多臟器功能失常,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大便困難,小便量少,體內毒素無法排出;口腔、咽喉缺乏水分滋潤,輕的出現口乾、咽乾,重的出現扁桃體發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研究表明,多喝水可以減少發燒、咳嗽等呼吸系疾病的發病率。

  注意最好多喝白開水以補充水分,不能拿各種飲料代替水,如汽水、果汁、可樂等,這些飲料含有較多的糖份,過多攝入可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多糖飲食又可以造成鈣的流失。

  5.春季兒童吃什麼:少酸多甘

  春季肝氣盛,酸味食品可以補肝,造成肝氣更加亢盛,所以,春季飲食要少酸;肝在五行屬木,木能克土,脾在五行屬土,所以,春季人體內臟基本處於“肝旺脾弱”的狀態。甘味食品可以補脾,多食甘味能夠改善肝旺脾弱。所以唐代孫思邈說:春季要“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提出春季飲食要以“少酸多甘”為原則。

  6.春季兒童吃什麼:不宜過飽

  中醫有“要得小兒安,三分飢和寒”的說法,要求兒童不要過飽過暖,過飽容易形成積滯,出現消化吸收不良,或者出現化火生熱。春季兒童體內陽氣處於逐漸萌動上升之時,尤其要注意防止生內熱,防止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