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家必備的六項特質

成功與失敗,鮮花與淚水,興奮與悲傷,榮耀與恥辱這些相對的詞彙總應用在成功與失敗的企業家身上。成功與失敗其實有時只有一線之差,其結果卻相差千里。站在全球化、資訊化、競爭白熱化的新經濟平臺,我們來回顧和總結中國企業家的發展歷程,就可以發現如柳傳志、任知非、張瑞敏、王石、馬雲、樑穩根等成功企業家之所以成功,其身上確有著異於常人的卓越素質,我們站在人才素質特徵分析的基礎上,把他總結提煉出來,以期待更多企業家在今後的事業征途中能揚長避短,完善自我,走得更穩、更好、更遠。

特質一:穩健經營

國內的聯想、海爾、華為基本上都起步於八九十年代早期,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成長。沒有大起大落,而是不斷精進,持續發展,歸根結源於掌門人經營風格的穩健。像聯想的三級跳就可以看出柳傳志穩健的風格。1984—1994年的聯想是練內功的聯想,不斷推同新產品,穩固市場,直至在1994年2於香港成功上市。1994-2004年是聯想壯大的10年,為國際化的聯想鋪墊了基礎。這十年,聯想開始確以楊元慶為核心的領導團隊,聯想躋身全球十強最佳管理電腦廠商,此時,聯想著手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臺式電腦和筆記本業務***,聯想成為全球個人電腦行業第三大供應商,2004上,聯想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為06年都靈冬奧會和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提供臺式電腦、筆記本、伺服器、印表機等計算技術裝置以及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援,這十年,聯想穩健地為走向國際化打下了雄厚基礎。2004至今,聯想在國際化市場笑傲江湖,其間成功抵禦金融危機,儘管金融危機期間最高虧損達2.6億美元。到去年上半年首季盈利8200萬美元、全球市場份額歷史性達到10.2%,企業業績不斷向好。這些都可以從聯想的成功,看到成功企業家身上最閃光的特質:穩健。

特質二:頑強不屈

企業從創業伊始,企業家就與風險為伴,如果沒有一種頑強的意志,必定被市場所吞沒。華為從88年在深圳成立到如今已成為全球移動裝置市場領域第二名的國際化公司,2010年華為銷售收入達1852億元人民幣。華為的成功,從某種程度上可認為是任知非人格特質的成功。任知非軍人出身,身上有著軍人頑強拼搏的氣質,從不服輸,同時任知非出身於浙江金華,浙商有著草根的性格,像小草一樣,就是為了活著。這種頑強的生命力,從華為由小到大的過程中隨處可見。華為的冬天,華為的狼性團隊,華為的狼圖騰精神,正是將頑強不屈的精神植入了團隊,使得華為人做事具敬業心、具獻身精神、有責任心,而頑強不屈也成就了今天國際化的華為。這種精神其實在馬雲、史玉柱等人身上也可以同樣發現,馬雲從從4個人創業到今天的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市場佔居半壁江山,其實就是企業家頑強拼搏精神的擴大化。而史玉柱更是頑強不化的象徵。從***4萬元創業到成為中國首富,再到中國首負,沉寂兩年,東山再起,如今又“鳳凰涅槃”在史玉柱身上,除了他的那些技術層面的東西外,我覺得更值得敬佩的則是他的精神,一種勇於面對失敗,敢於承擔責任、頑強拼搏的精神。“

特質三:勇於決策

勇於決策,是區分老闆與成功企業家的分水嶺。不能做決策的企業家,註定只是平庸的老闆,不能叫做是企業家。成功企業家天生是勇於決策的。

領導人經常要面對各種利害衝突,在無法掌握充分事實的情況下,做出決定。害怕痛苦、害怕樹敵、不能面對複雜局面做出決定的人,不適合擔任企業領導人。而張瑞敏就是勇於決策的高手。1999年4月,海爾在美國南卡州建立了美國海爾工業園。當時的決策確實是一個既痛苦又成功的決定。因為當時的白色家電要進入美國市場,通常都是西門子、索尼、三星、松下的領地,而作為中國的海爾不具備這個勢力。高傲的美國人根本不信任中國製造,因此,要在美國的土地上生產中國的電器,請強大的美國人為中國人打工,這真是天荒夜談,可張瑞敏做出了這個決策。海爾工業園佔地700畝,年產能力50萬臺。2000年正式投產生產家電產品,並通過高質量和個性化設計逐漸開啟市場。是一項了不起的決定。通過走出去的決策,如今的海爾已在義大利、印度、巴西、日本、新加坡等全國各地建立了分公司、研發中心和海外市場,如今的海爾早已成為國際化的海爾。

特質四:敢於創新

市場上流行一句話:“企業不創新等死,創新找死“。而企業要發展壯大是必須要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無數成功的企業都表明:只有創新才有出路。很多企業家對創新的理解不夠貼切,往往侷限於渠道、產品和技術創新的狹小範圍,而忽略了企業管理等巨集觀層面的創新。像大連萬達集團的王健林、百度的總裁李彥巨集、最近的首富三一董事長樑穩根都是敢於創新的高手。最近的新貴首富樑穩根最初的第一金源於焊接材料,如今的三一卻是中國重工裝備行業的排頭兵。1983年,樑穩根畢業分配到洪源機械廠。上班伊始,他的改革想法就折服了當時的洪源機械廠管理者,很快被提升為廠體改辦主任。在工作當年就可以看出樑穩根的創新情懷。三一在創業之初,其實有“三苦”:一是沒有錢生活苦;二是工廠環境差工作苦;三是民企缺少政策扶持經營苦。但樑穩根不怕苦,敢創新,不斷學習外企在資金、技術和人才以及企業運作和管理模式方面的長處,終於成就了今天三一的重位。

特質五:目標堅定

成功的企業家都在“造夢”。而夢想實現的過程,其實就是目標不斷累積和成功實現的過程。有夢想:指的是他們善於做白日夢,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而堅定的目標指具有企圖心,敢冒風險,願付代價去實現他的夢想。在浙江有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如萬向的魯冠球、雅戈爾的李如成、正泰的南存輝都是有堅定目標的企業家。1984年,南存輝與胡成中各拿出1.5萬元合夥創辦了求精開關廠,可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南存輝自己的企業已成為低壓電器王國的全球知名企業。南存輝演繹的是一個現代版的小鞋匠的故事,他從溫州柳市街邊一個補鞋的鞋匠通過創業,不斷給自己修正目標,努力實現目標,通過整合資金、整合人才、激勵員工成長,終於做成了大企業。有一次,CCTV財經頻道記者採訪南存輝,說與你一起創業的許多低壓電器,如今都已經倒閉或被別人合併收購了,為什麼正泰還在持續發展,做大做強?他說:“這好比一個人挖水井,有人挖了5米深看不到水,就換一個地方,再挖10米,看不到水溢位,又換一個地方,最後,他挖了許多口水井,卻沒有一口有水流出,而我不一樣,我這人有點倔,5米沒有水就挖10米,10米沒有水就挖20米,20米還沒有水,就挖50米,50米沒有水,就挖100米,直至看到清清的泉水冒出來”,這就是成功企業家堅定的目標。

特質六:人格魅力

成功的企業家都擁有高超的人格魅力。

胸懷大志,有容人的氣度、有良好的人品,有良好的公德心和道德價值守則。憑藉優質的人品、道德及人格魅力,不僅影響和凝聚團隊力量,還可映射出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以確保企業的發展激情與活力。特別是經歷了全球金融風暴後,企業家的人格魅力推動著企業在持續發展。蒙牛的牛根生,其人格魅力不得不讓人折服,“財散人聚,財聚人散”的哲理,讓蒙牛迅速發展壯大,也正是他的為人,在最為困難的時期,幾分鐘的演講,就可以成功融資十幾億。可以說牛根生是一個富有哲理的企業家,造就了中國乳業的民族品牌。被評為“東莞十大慈善人物”之一的巨集遠集團董事長陳林,被稱之為魅力企業家,成就了東莞第一個上市公司,還有中國最有影響力體育品牌巨集遠籃球隊。因此,企業家的人格魅力是企業做成功的特質之一。

中國的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的企業家越來越多,而要成為成功企業家,必須擁有以上六項成功之特質。成功的企業和不成功的企業區別在哪?就在於這六項特質。只有不斷修煉,不斷提升,不斷嚴格要求和完善自我,中國的企業家才能不斷成長,成熟,成為世界受人尊崇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