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和接受的,可以傳承的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任務

  近年來,我國企業改革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企業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壓力不斷加大,企業發展更加困難。隨著危機進一步加劇,企業一些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暴露出來。但從另一方面看,新的發展機遇也正在到來,也是大多數企業在引進先進技術,發揮比較優勢,開拓國際國內市場,迅速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階段。企業持續發展依靠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來自於技術,技術源於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業文化。

  基於此,企業必須成功創造一種能夠使全體員工衷心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和使命感、緊迫感,而企業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正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任務,它關係到一個企業整個組織系統的執行和發展的系統工程。從世界500強企業看,這些企業之所以出類拔萃的關鍵在於具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它們令人注目的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根植於其優秀而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它們位列500強而聞名於世的根本原因。可以這樣說: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企業文化的競爭。

  成功的企業將屬於積極倡導和運用企業文化的企業。形成一個人人願意奉獻知識的管理系統。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日益發展,知識的力量更顯重要。企業推動知識管理也已不是新聞,而成為共同的認知。一企業職工的言行、舉止相互影響,久而久之,就發展成一種氣氛,這種氣氛深深影響人們的思維、態度並影響他們的行為,籠統地說,這就代表一個組織的企業文化。如何能創造、塑造一種企業文化,使每個人都自動自發,彼此又能團結合作。

  因而身為主管不必察察為明,事事過問了,則在管理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績效。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企業成功的首要因素,知識管理成為企業創新的動力來源。企業的管理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是對知識進行管理和運用知識進行管理,是通過知識共享和運用集體指揮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

  :在於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價值觀作為組織的經營理念和信仰,構成了企業文化的核心。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不論企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它們的企業文化是基本不變的,或者說,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不變的。這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因為價值觀為全體員工提供了共同的行為準則,企業的成功源於員工對組織的確認、信奉和實踐。企業持續發展依靠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來自於技術,技術源於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業文化。沒有企業文化,談不上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對增強企業競爭力所具有的五大功能:

  一是凝聚功能。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黏合劑,它能夠將本來有著不同遠景,不同人生目標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夠使得大家求同存異,暫時揚棄各自在性格或者風格上的不同,而選擇共同為了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前進,那就是企業的整體生存力。

  企業員工隊伍凝聚力的基礎是企業的根本目標,企業根本目標選擇明確,且這個目標是全體員工認同的目標,並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與公司的目標相結合,幫助員工瞭解公司的政策,調節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團隊之間、個人與公司之間的相互利益關係,從而形成文化對人的行為的牽引和約束。這樣就能夠把企業的利益和絕大多數員工的利益統一起來,是一個集體與個人雙贏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企業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否則的話,企業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種幻想。也就是說,“人的價值高於物的價值”。企業文化是一種內聚力。

  二是導向功能。導向包括價值導向與行為導向。企業價值觀與企業精神,能夠為企業提供具有長遠意義的、更大範圍的正確方向,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基本競爭戰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文化創新尤其是觀念創新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而言是首要的。比如,“觀念比資金更重要” 模式,認為觀念是產生生產力和利潤的源泉;比如隨著市場的變化發展,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確立並有效貫徹了重視危機憂患的“末日觀念”,以人為本的“人力與人才觀念”,以消費者認可為目標的“市場與競爭”觀念等等,在構成企業文化的諸多要素中,價值觀念是決定企業文化特徵的核心和基礎,企業必須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並使之不斷創新,與時俱進。

  三是激勵功能。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和狀態。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內部的文化環境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和調動起來。卓越的企業總是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應該尊重人的思想,在這個企業裡,要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企業的領導者要能夠接受新思想所帶來的衝擊,這樣才能讓這個企業保持活力,也才能不斷地激發人的創造力。

  四是約束功能。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為企業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對那些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的不該做、不能做的行為,常常發揮一種“軟約束”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免疫”功能。約束功能能夠提高員工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我約束,使員工明確工作意義和方法,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是塑造形象功能。優秀的企業文化向社會大眾展示著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良好的經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企業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樹立信譽,擴大影響,是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

  :企業文化應以人為本

  企業文化其實就是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解決外部適應;二是解決內部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假設,這就是企業文化,它的源頭來自於企業家和企業家群體,他們的一些思考,他們的一些感悟而形成的一些理念,傳播出去,被員工所接受,影響員工的行為,這就是企業文化。員工進入企業,除了無條件地服從公司的規章制度以外,員工還有一個義務,就是認同並服從公司的價值觀,這就是心理契約。過去企業對員工的教育,更多是員工進入公司遵守公司的管理,其實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必須接受公司的文化價值體系。一個企業有沒有文化,不用看宣傳資料,看員工的表情就知道,員工的表情能夠看出他的心態。就是做企業有沒有一股精氣神。

  企業文化就是要形成讓大家能感受到這個企業和那個企業不一樣的一種狀態,形成一種勢,這就是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氛圍。這種氛圍比制度的管理可能更有效。一個企業,第一是講效率,不講效率是可恥的,不講效率的企業和不講效率的管理是可恥的。第二是競爭,企業間的競爭表現在效率的競爭,市場經濟的偉大之處在於淘汰那些低效率的企業,將資源向高效率的企業配置。實際企業最重要的動力是三個,一是企業家的動力,企業家永不知足的創新精神,這是企業家偉大的動力。二是市場動力,優勝劣汰,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每個人都不敢放棄,不敢鬆懈。三就是企業內部員工的競爭,也是優勝劣汰,也是適者生存,如果做不到這個,企業很難有動力。企業文化也要為企業變革提供一個舞臺,因為企業變革實際上是一種利益的重新調整。這裡面涉及到一大堆利益關係,那麼怎樣使員工認同變革,參與變革,投身變革?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企業文化提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