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的特點是什麼

  商業模式也是有自己的特點的,這商業模式的特點是指什麼呢?商業模式特點是哪些內容?小編為你帶來了“商業模式特點”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商業模式創新的三大特點

  創新概念可追溯到熊彼特,他提出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入生產體系。具體有5種形態:開發出新產品、推出新的生產方法、開闢新市場、獲得新原料來源、採用新的產業組織形態。相對於這些傳統的創新型別,商業模式創新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1、商業模式創新更注重從客戶的角度,從根本上思考設計企業的行為,視角更為外向和開放,更多注重和涉及企業經濟方面的因素。商業模式創新的出發點,是如何從根本上為客戶創造增加的價值。因此,它邏輯思考的起點是客戶的需求,根據客戶需求考慮如何有效滿足它,這點明顯不同於許多技術創新。用一種技術可能有多種用途,技術創新的視角,常是從技術特性與功能出發,看它能用來幹什麼,去找它潛在的市場用途。商業模式創新即使涉及技術,也多是和技術的經濟方面因素,與技術所蘊涵的經濟價值及經濟可行性有關,而不是純粹的技術特性。

  2、商業模式創新表現的更為系統和根本,它不是單一因素的變化。它常常涉及商業模式多個要素同時大的變化,需要企業組織的較大戰略調整,是一種整合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往往伴隨產品、工藝或者組織的創新,反之,則未必足以構成商業模式創新。如開發出新產品或者新的生產工藝,就是通常認為的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通常是對有形實物產品的生產來說的。但如今是服務為主導的時代,如美國2006年服務業比重高達68.1%,對傳統制造企業來說,服務也遠比以前重要。因此,商業模式創新也常體現為服務創新,表現為服務內容及方式,及組織形態等多方面的創新變化。

  3、從績效表現看,商業模式創新如果提供全新的產品或服務,那麼它可能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可贏利產業領域,即便提供已有的產品或服務,也更能給企業帶來更持久的贏利能力與更大的競爭優勢。傳統的創新形態,能帶來企業區域性內部效率的提高、成本降低,而且它容易被其他企業在較短期時期模仿。商業模式創新,雖然也表現為企業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由於它更為系統和根本,涉及多個要素的同時變化,因此,它也更難以被競爭者模仿,常給企業帶來戰略性的競爭優勢,而且優勢常可以持續數年。

  從商業模式特點談網際網路創業

  網際網路上有很多金礦,但是並不是屬於你,好的創意只是成功的第一步。而且很多時候太好的創意反而最終是失敗,只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團隊才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商業模式最終講體現到盈利模式,而盈利模式有需要有實際的產品和調研資料來支撐,你需要清晰的講出來你具備的團隊,環境,資金,產品能夠使你持續的盈利。不可否認也有很多前期商業模式並不是很清晰的最後創業成功的,但是這僅僅是個例而不能代表全部。

  1.好的商業模式必須能夠盈利

  網際網路大筆燒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並不是說盈利一定要有多少,而是要實現投資回收期的儘可能短。這樣的話商業模式才可以自我驗證和適應,很多時候我們一開始就把產品或規模做的很大,但是後面可能是營銷不出去,我們的投入無法真正產生收益,在這種模式下整個商業模式是不可持續發展的。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意需要的是儘可能短的時間拿出產品,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必須定位到足夠小的小點上,只有聚焦才可能發揮小型團隊的優勢,避免資金上的弱勢。我們可以儘可能早的推出產品,儘可能早的獲取相應的回報以支援產品開發的持續和自適應發展。

  真正看好某個產品或服務的創業者必須要自己投入前期資金進行創業,而不是一開始就去選擇創業或風險投資。自己都不看好的產品,自己都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來確保盈利的產品是不值得馬上投入的。

  另外我們還必須清晰的認識到,盈利模式必須清楚,網站的訪問量和使用者資源僅僅是盈利的基礎條件。網際網路創業不可能是長期的虧錢賺吆喝,你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在有了訪問量和使用者資源後可以形成的增值服務和盈利途徑。

  2.商業模式必須是自我保護的

  創意是不值錢的,一個好的創意會很快的被競爭對手所仿效。或許對手在資金和積累上比你有更多的優勢,對手看好了某個好創意後可能會推出競爭性的產品而後發制人。那麼你可能僅僅變成的大企業對一種商業模式是否可行研究的一個試驗田。

  商業模式的自我保護會鑄起一個壁壘而讓對手不容易輕易的仿效。或者當對手想仿效的時候你已經培養了大量的忠實的使用者群。網際網路創業先入為主儘快的形成一批穩定的訪問量和使用者群是自我保護的一個要點,對於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有某些核心的難以仿效的技術優勢也是自我保護的重要體現。

  當前期資金有限的時候,我們更強調的是創業需要聚焦到足夠小的點上,在這些小點上有保持團隊持續發展的盈利,但是由於聚焦點小往往又激勵不起大型企業加入這塊市場競爭的興趣。這個時候你是最安全的,可以循序漸進的將自己壯大起來。

  3.商業模式必須是自啟動的

  前期的資金量少並不是不能立刻開始的原因,前期投入少才更需要我們去考慮資金的回報週期和資金的週轉。自啟動需要我們就是前期投入少量的資金,這些投入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產生收益而補充到產品迭代開發中。

  前期投入的越多,我們面臨的風險和負債越大。自啟動模式需要我們規劃好產品的迭代開發計劃,使產品儘早面市。同時產品推向市場又可以讓使用者來檢驗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以修正後續計劃以降低風險。

  4.商業模式必須是自適應的

  在軟體開發中我們經常強調自適應開發,強調開發要適應需求的變化。在網際網路創業中我們同樣強調的是商業模式能夠適應外部環境,市場,人員和技術等各種因素的變化。這樣,在環境和市場需求發生改變的時候,我們前期的投入往往就沒有白費,而是可以很好的重用來研發其它的產品或服務。

  5.商業模式要有財務退出策略***不是必須***

  對於小型團隊的網際網路創業,我們所期望的財務退出策略是被大型企業所收購,或者說爭取獲取到風險投資後在中小板上市。如果你能創立起一攤生意然後把它賣掉,你就能從你建立起的公司淨值中套現。如果你賣不掉,你所得的則是年盈利。兩者可能有天壤之別。比如Yahoo,上市8個月後,它的淨值有10億美元,但過去一年中盈利只有2美元。這個5億比一的巨大比例是不正常,也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