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訊化管理注意事項有哪些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資訊化早已經成為了業在經濟全球化競爭的時代背景下的生存之道。尤其是隨著近幾年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企業資訊化更是成為了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先決條件。那麼?

  企業資訊化管理注意事項:分析和規劃自身企業資訊化建設的需求

  在選擇資訊軟體之前,企業必須首先明確自己的需求,也就是企業實現資訊化要解決什麼問題。當前,很多企業還是處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還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的過渡階段,企業管理有很多不足和缺陷。解決這些問題,正是引進資訊系統的主要目的。因此,企業在購買資訊軟體之前,必須對自身的管理進行診斷和冷靜的思考。在對現狀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做好企業資訊化建設的規劃,在規劃中確定管理資訊系統建設的目標,系統涉及的範圍,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系統建設的階段劃分和進度要求,並對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可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可行性分析。

  在此基礎上提出資訊軟體選型的需`求任務書,提供給資訊服務提供商,作為軟體選型的依據。這種資訊化建設的前期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它將成為企業資訊化建設全過程的指導性檔案,是各階段實施工作的依據。“規劃”的正確性是非常重要的。“規劃”既要保持一定的先進性,又要具有實用性。因此,“規劃”的編制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嚴肅的事。企業決策層要領導和參與此事,並抽調各部門的領導和業務骨幹及資訊化技術人員組成專門小組。如果企業缺乏對資訊瞭解的人員,可以聘請社會上專業的IT諮詢專家參與此項工作。

  企業資訊化管理注意事項:功能是否滿足企業自身的需求

  在明確了企業的需求以後,使軟體的選擇有了依據。選擇的ERP軟體的功能與企業的需求相符合,是ERP軟體實施成功的關鍵因素。當前,在國內ERP軟體市場上,ERP商品化軟體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有些大型資訊軟體***特別是一些國外著明的資訊軟體公司***,具有強大的功能,能較好地適合各類企業的需求。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購買這些大型ERP軟體。特別是佔企業總數中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財力有限等原因,只能在國內資訊市場上選擇那些中小型資訊軟體。這些軟體雖然都冠以資訊的牌號,但由於軟體開發商的歷史、技術背景、應用的程度、投入的力度等的差別很大,軟體功能和效能上的差異也很大。因此,企業在選擇這些軟體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上,被口頭上的宣傳所迷惑,要對軟體的功能結構進行認真地研究和考查。例如對製造業企業來說,首先要考慮軟體是否適合自己企業的生產型別。大家都知道,製造業的生產型別可分兩大類:離散製造業和流程製造業。在離散製造生產型別中,又可分為三種類型: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大批量流水生產、單件小批生產。這些不同的生產型別有著完全不同的生產模式***不同的生產流程、生產計劃方式、生產組織和控制方式等***。

  對應不同生產型別,ERP軟體將提供不同的生產管理解決方案相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型別適用MRPII/ERP傳統的生產計劃與控制功能,既由主生產計劃***MPS***—物料需求計劃***MRP***—車間任務與作業管理組成的三級管理體系,生產管理系統的核心是物料需求計劃模組,它將按零件提前期和相適應的批量準則,組織零部件的生產和採購。因此,這類生產型別的企業在購買ERP軟體時,要仔細考察軟體是否具備以上提出的功能。特別是第三級計劃—車間生產作業***工序級***計劃的功能,由於其數學模型比較複雜,實施難度比較大。有些軟體此模組的功能比較弱,甚至有些軟體根本就沒有此功能;對於大批量流水生產型別,在ERP軟體系統中,最適合的生產管理解決方案是MRP/JIT混合生產管理模式。

  在此方案中,零部件的生產準備計劃和原材料的採購計劃是由MPS—MRP系統去解決,而車間生產管理則採用按訂單拉動的準時生產***JIT***管理系統來完成。JIT準時生產管理系統遵循市場和訂單拉動機制,真正做到按需生產。JIT的計劃模式是按節拍生產的流水線生產計劃。在當前市場上的一些中小型ERP軟體,JIT功能很弱,甚至缺乏此功能;對於單件和小批量生產型別的企業,一般是按客戶訂單來組織生產,按訂單的要求製造或裝配,甚至是按客戶的要求進行重新設計或改動產品。這種生產型別的關鍵是如何快速地按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生產出客戶需要的產品。

  為做到這一點,要求ERP系統具有快速將客戶對產品的技術要求轉化為基礎製造資料的功能,自動生成針對客戶訂單個性化要求的製造資料,如訂單產品結購資料***OBOM***和訂單工藝路線資料等。在ERP商品化軟體中,這些功能通常是由配置控制模組完成的。也可採用與ERP緊密整合PDM軟體來完成。因此,這類企業在購買ERP軟體前,要很好地研究著些瓶頸問題的解決方案,有針對性地考察ERP軟體。綜上所述,要避免ERP軟體選擇方面的風險,企業必須做好需求分析,找到自己的特點和關鍵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考察軟體,選準軟體,減少由於軟體與企業不匹配而造系統實施的失敗。

  企業資訊化管理注意事項:考察並評估ERP的成熟度

  ERP軟體包是一個大型的、複雜的軟體,程式中的關聯錯綜複雜。任何一個軟體包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缺陷和錯誤,只是程度的不同。企業應用ERP能否順利地取得成功,與ERP軟體的質量和軟體的可靠性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企業在選擇ERP軟體的時侯,要認真考慮該軟體是否成熟可靠,這是企業選擇ERP軟體的一個重要標準。ERP是一個管理應用軟體,它的成熟度自然與它在企業實際應用的程度有關。ERP軟體在開發成功以後,除了要經過嚴格的試驗室測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經過在企業中的反覆應用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磨練,通過對錯誤和缺陷的不斷修改和補充,使軟體的可靠性和成熟度不斷得到提高。試驗室測試通是常通過人為設計的程式和模擬資料進行的,具有一定的侷限定性。

  而在企業現場中的實際應用,軟體會經受到大量的實際資料和複雜的業務流程的考驗,這是試驗室條件不能比擬的。所以,企業在選擇ERP軟體時,必需考查該軟體公司的歷史和經歷,考查該軟體包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及應用的客戶數和應用效果的評價,並且考查該軟體商軟體版本維護的機制。一般來講,通過大量客戶工程化考驗軟體的質量和可靠性要高一些,企業要儘量避免成為不成熟產品的試驗場。

  企業資訊化管理注意事項:考察服務提供商的實施經驗和能力

  但是,更重要的一點,企業在考查這些軟體功能的時侯,千萬不要忽視該軟體商實施這些軟體的經驗和這些模組應用的效果。有些服務提供商在功能清單上雖然也列出了這些模組的介紹,但並沒有在客戶現場中應用,技術服務人員對這些模組的理解還侷限在概念上,對這些新興功能在企業現場應用缺乏實踐經驗。這對該系統成功實施造成一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