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戰略管理

  許多中小企業在量的積累上達到一定程度後,卻擴充套件無門,究其原因,是沒有在經營思想、管理方法、員工素質等各個方面實現一種質的飛躍。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存在的問題

  ***一***短期行為嚴重,缺乏戰略觀念

  中小企業沒有意識到戰略定位的重要性,其成立和執行僅出於對地方資源的即時利用或短期出現的市場需求,缺乏長遠的目標。另一部分企業則認為環境或市場變化太快,制定戰略沒有意義,不知道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面對未來的發展變化,缺乏應對措施。

  ***二***戰略與計劃混合一談,盲目擴張

  許多中小企業沒有戰略,但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有計劃,企業誤把計劃當戰略。其實計劃和戰略根本不同:計劃是對於未來活動的其休安排,而戰略定位表現為一種觀念,它確定企業的現有方位,探索企業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方向,促使企業自由地思考,計劃是對戰略的具體實施。另外一些企業戰略失敗的更深層次原因則是戰略嚴重缺乏基礎,盲目擴張,嚴重阻礙了企業發展。

  ***三***脫離實際,定位不準

  許多中小企業在創業以及經營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仍無法明確自己的定位,處於被動的局面,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被競爭擠出局。有的企業雖制定了發展戰略,但只是憑主觀想象,結果其定位嚴重偏離企業自身的實際,難以對企業的發展起到真正的指導作用。

  ***四***將基層員工拒絕於企業戰略定位之外

  許多中小企業業主認為,只有高層管理才有戰略眼光,基層管理者和僱員目光短淺,年輕人又缺乏經驗,不瞭解企業情況,沒有發言權,這是一種高層優越感的表現。使得企業員工無法理解企業的戰略目標,不能更好投身於有創造性的工作。

  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管理建議與對策

  ***一***中小企業發展戰略選擇建議

  1、產品與市場戰略。中小企業受市場份額、資源和技能等的限制,通常會開發有利於增強顧客關係和適應市場的產品和服務,以避免直接與大企業競爭。因此中小企業選擇市場壁壘戰略能夠獲得有利的競爭優勢。中小企業追求的產品與市場開發戰略不僅要以職能戰略為基礎,而且要根據自己的競爭能力進行變化。

  2、生產製造與經營戰略。經營戰略與製造靈活性之間的匹配是中小企業獲得成功的關鍵。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通常把製造靈活性作為一個新的競爭戰略。經營戰略對製造靈活性產生直接的影響,製造靈活性間接地影響經營績效。

  3、技術創新戰略。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核心,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人力、財力、物力諸方面大膽投資。要花大力氣,下硬功夫抓產品的研發,同時要大力引進吸收新產品、新技術,善於把別人的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現實的生產力,促進企業發展。

  4、競爭戰略。企業競爭戰略主要有成本領先、差異化和集聚戰略。成本領先和營銷差異化強調規模經濟,集聚戰略強調創新或者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因此集聚戰略是小企業主要採用的有效方式。在不確定環境下,企業應當更多地採用創新戰略,而較少地採用降低成本戰略。差異化戰略也是中小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中小企業常見的五種競爭優勢中,除了成本領先外,其他幾種優勢***營銷、質量、創新、技術能力和服務***都屬於差異化競爭優勢,不同差異化戰略的選擇受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中小企業要發揮競爭優勢,關鍵是要開發核心競爭能力。

  5、聲譽戰略。聲譽作為企業的無形資源,體現在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對資源的有效管理及企業獲得成功的潛力等方面。中小企業,一方面由於資金、人力等資源有限,不能夠像大企業那樣向市場提供證明它們能力的證據;另一方面由於資訊不對稱,阻止了利益相關者識別它們的全部能力,因此積極開發企業聲譽對中小企業的成長也十分重要。聲譽戰略實際上是一種相機抉擇的戰略,是多種戰略的綜合。中小企業可以利用動態開發現存資產、發展核心能力、形象管理及戰略聯盟四種聲譽戰略。

  ***二***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對策

  1、綜合分析企業情況,準確產業定位。中小企業在確定產業方向時,一定要綜合考慮企業內、外部環境,從企業自身情況出發,制定適應企業資源、有利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在定位時應注意:一是應該選擇壟斷程度低或接近於完全競爭的市場,在這種市場裡單個企業控制市場能力幾乎為零,適應中小企業的生存。二是選擇市場範圍直徑小的企業,市場直徑小的企業往往由於需求有限,制約了規模經濟的發揮,因此,對於資金少、規模小的中小企業可以從中獲得較多生存機會。

  2、放眼未來,優化企業戰略選擇。企業所處的市場及外部環境永遠處於不斷變化之中,預測並瞭解這些變化並把握其本質是企業領先於競爭對手的前提。首先是把握市場需求的變化,要了解商場中各種競爭力的變化,清楚自己與競爭對手在什麼地方競爭,在哪些方面競爭,自己的優勢和差距。此外要把眼界充分放開,從區域市場到全球市場,從行業背景到整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從現在狀況到未來趨勢等。以未來為先導,把企業的戰略建立在對未來的預測和把握上。

  3、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無論在資金、規模、人力上都不具優勢,因此要想在諸多大中型企業夾縫中生存發展,必須具備別人無法比擬的、獨特的核心競爭力。要形成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需要:第一,集中企業資源從事某一領域的專業化經營;第二,從競爭對手和市場空缺中尋找機會,建立自己的比較優勢;第三,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知識經濟的社會,企業能否獲得超額利潤主要靠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是核心競爭力的核心。

  4、加快培育現代人才競爭機制。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尤其如此。入世後,許多跨國公司進入我國,並把吸引爭奪人才作為競爭戰略的重要部分,因此,處於劣勢的中小企業要抓緊制定人才戰略作為根本大計,加大投入,培養培訓各類所需人才;從工作環境和待遇方面創造條件來引進和留住人才;採用現代激勵機制挖掘內部人才資源的潛力,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總結

  當前形勢下,我國中小企業要想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就必須樹立戰略管理意識,提高戰略管理技能,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戰略,從整體上提升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的競爭優勢,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換言之,如果中小企業只追求眼前利益,短期行為嚴重的問題不解決,終將難以形成真正的、健康的、持續的競爭優勢,也終將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被淘汰出局。

  研究

  作者簡介:楊天勇***1990-***,男,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09級。

  初鳳榮***1964-***,女,黑龍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摘要:許多中小企業在量的積累上達到一定程度後,卻擴充套件無門,究其原因,是沒有在經營思想、管理方法、員工素質等各個方面實現一種質的飛躍。其中,很重要的是缺乏戰略管理的思想。文章從我國中小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出發,提出了目前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的幾點發展思路。

  關鍵詞:中小企業;戰略管理;實施調整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4-00-01

  一、現狀

  戰略管理:戰略管理是確定企業使命,根據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要素確定企業目標,保證目標的正確落實並使企業使命最終得以實現的一個動態過程。

  儘管戰略管理對中小企業來說很重要,但到目前為止,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現狀仍然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對戰略管理缺乏認識。企業戰略是對企業的整體謀劃,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涉及企業與環境的關係,企業使命的確定,企業目標的建立,基本發展方針和競爭戰略的制定等。在這方面,我國的某些大型企業還給與了相當程度的重視,而大多數中小企業仍未能轉變觀念,發展自身的戰略管理。

  2.戰略管理缺乏有效實施方案。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更多的是設定遠期目標,而忽視了對中小型企業來說更重要的反而是具體實施的步驟,這使得中小企業空有目標卻不知道如何朝這個方向努力,這使得企業戰略管理流於形式。

  3.戰略管理模式單一。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更多的是對大型企業或成功企業經驗的模仿,這本來無可厚非,但單純的生搬硬套就導致了戰略管理形式的呆板、不切實際,從而忽略了中小企業獨有的特點,沒有形成自身發展所需的核心競爭力。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中小企業興衰更替加快,在某種程度上與這些企業在發展戰略管理的失誤有關。具體來講,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管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小企業管理者缺乏戰略管理意識。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管理者缺乏戰略管理意識,在經營活動中缺乏戰略眼光。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整天忙於事務性繁瑣的管理工作,缺乏對企業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市場定位等大政方針的地考慮,認為發展戰略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是大企業應當考慮的東西,是玩虛的。自己是小企業什麼賺錢就幹什麼,正是這種意識,一些中小企業葬送了自己發展前程。

  2.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的盲目性。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在制定發展戰略時過分相信自己的所謂經驗決策,在制定發展戰略時,經常忽視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分析,造成企業發展過程中“處處開花”,造成企業資源配置分散,看似在不同的行業追逐合理的利潤、分散風險,實際上卻由於對新進入行業缺乏瞭解,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甚至產生虧損,這種忽視了企業內部條件的變化和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盲目制定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的行為,給企業帶來了滅頂之災。

  3.未能抓住最佳時機進行戰略調整。企業發展戰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企業經營的內部、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而變化的。企業內部、外部環境發生劇變後,企業必須對自己的發展戰略進行必要的調整,以適應已經發生了變化的環境要求。

  4.忽視企業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控制企業。一旦制定發展戰略後,實施和控制是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戰略管理要求企業在制定戰略之後,必須形成戰略的實施機制和評價糾偏機制,提供組織保障和管理保障。我國有些中小企業雖然制定了正確的發展戰略、計劃、目標等,但缺乏系統的實施戰略的保障機制,缺乏有效的實施機制、組織機構、管理機制和糾偏機制,對自己制定的發展戰略束之高閣、不執行,直到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問題,才反過來總結經驗教訓。

  三、措施

  1.加強對重要性的認識。戰略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最重要的企業管理內容,是企業發展的綱領。沒有戰略作導向,企業的各項活動就迷失了方向。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層必須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把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擺上重要位置,作為提升企業核心能力的一件大事來抓。

  2.朋確企業戰略管理重點。明確戰略重點,選擇自己正確的戰略經營領域是我國任何企業都必須高度重視的大問題。要做好此工作,首先,中小企業要認真分析所處的外部環境,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捕捉機遇;其次,要全面分析企業的優勢和劣勢;最後,在把握企業外部機遇和內部優勢的基礎上,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

  3.創新企業戰略管理,打造個性化的競爭戰略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特點。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競爭戰略表現出各種形態;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競爭成敗的關鍵影響因素也由單一性向綜合性發展,企業之間競爭的層次也由原來的產品競爭、價格競爭、營銷競爭等向經營戰略的競爭提升。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採用靈活有效的競爭戰略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企業發展的生命週期包括初創、成長、成熟、衰退的過程,具有規律性。每個階段各有特點。

  4.明確戰略目標。制定具體的戰略規劃戰略觀念是經營思想的核心,樹立戰略觀念,要求企業領導者在經營管理中,胸懷全域性、高瞻遠矚,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遵紀守法,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同時一個企業,必須制定一個明確的長遠奮鬥目標。促使企業員工凝聚全部力量。眾志成城,向一個方向共同努力。戰略目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其實現一般需經過一個漫長而艱苦的奮鬥過程。所謂戰略規劃,就是要將這個奮鬥過程予以規劃,以期充分調動企業資源,沿著既定方向前進,儘快實現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琰超.淺析問題[J].科技創業月刊,2011***06***.

  [2]吳曉紅,楊旭.淺析我國中小民營企業戰略管理上的缺失[J].集團經濟研究,2010.

  [3]米蘇.我國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探討,2012***05***.

  [4]劉冀生.企業戰略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