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整合要堅持哪些原則

  企業文化的整合應當根據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制定文化整合的目標和措施,運用多種方法,對企業文化內容和文化因素進行系統化整理,建立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體系。那麼?

  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原則

  哲學原理告訴大家,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是共性的融入和延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由於制度、文化傳統等原因,中國企業普遍缺乏企業文化的個性建設,企業文化雷同的現象較為普遍,起碼是在文化口號上的雷同,趕時髦,追潮流的現象比比皆是,而西方國家的企業則比較注重個性塑造,這也許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別所致,同時也說明了中國企業文化發展的不成熟性。企業文化整合中要正確處理共性和個性的關係,既要充分發揮傳統,體現企業的行業性質和經營形態,又要注重企業個性化設計和塑造,要在共性中突出個性。企業文化就是突出了企業的個性,即產品的文化個性、員工精神面貌個性、環境形象個性等方面找到自己的文化精神所在。在現代社會裡,企業的生產裝置、機器廠房可能沒有什麼差別,現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可能都具有共性色彩,但是,其經營風格、價值取向、企業精神、管理理念等,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個性。

  同時,企業文化整合過程中對員工的要求也要體現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在工業經濟與資訊經濟同時並存的時代,企業文化既強調員工對企業文化主張和價值觀的共識,統一企業經營理念和企業目標,鼓勵各盡其職,共創事業,又充分尊重員工的個性,提供適合其個性的工作崗位,讓其充分施展聰明才智。系統整合了企業文化只有具有鮮明個性,才能夠與競爭者形成差異,形成本企業的特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才能被廣大職工認同,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堅持借鑑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

  世界是開放的,文明是可以共享的。企業是開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科學是可以共享的。企業文化整合不僅要體現企業自身的特色,還要吸納世界文明,借鑑西方企業管理文化中的科學內容,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營管理經驗;借鑑其他企業,尤其是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文化精華,甚至是競爭對手優異經營思想,並加以吸收創新。所謂創新就是在發揚傳統文化的積極成份,剔除和摒棄那些過時的理念、內容和方法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形成與時俱進的企業經營理念,整合梳理出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既具有時代氣息、又能夠保持其核心價值觀的歷史繼承性的企業文化。同仁堂的企業文化發展的歷史,可以說是這種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整合創新的,在借鑑和創新相結合方面的典型例證。

  堅持文化寬容的原則

  在文化整合中保持寬容精神是進行文化整合的前提。惟此,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才能相互尊重,才能相互對話、理解,達成共識並加以分享,從而實現可能的融合。不同文化間的寬容,需要企業人間相互尊重,在人格上實現平等。人們常以“領導、上司”來形容管理者,這表明管理者與員工雙方在心理上處於不同態勢:管理者處於高勢,員工處於低勢。管理者應避免由於這種心理態勢而帶來的不良影響。

  管理者與員工間的寬容,還需要提倡一種相對自由的民主的態度。與消極管理的思想相反,這種態度是讓員工有自己思考、選擇、判斷的自由,但管理者應適時地給予指導,以確保員工選擇、判斷的正確性。加強理解意識,即要求管理者與員工間達成認同,追求平等的對話。這首先強調管理者與員工間在觀念上要相互認同,從而才有可能在管理者與員工間的具體工作過程中進行合作,使相互關係達到和諧的境界。因此,還需要強調管理者與員工間的“合作”精神。理解的實現,還需要注重管理者與員工間情感上的溝通。因此,可以通過加強管理者與員工間非正式交往,使管理者與員工間實現內在體驗的真實交流。在這種寬容精神的引導下,進行文化整合,才能夠收到應有的整合效果。

  堅持揚棄的原則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創業和發展的軌跡,並形成了不同時期的特色文化。要認真調查研究企業變革與發展的歷史和現狀,認真分析比較企業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矛盾的焦點和特點,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拋棄其糟粕,注入現代先進文化的新鮮血液,鑄就富於生命力、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企業文化。要對企業文化實態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究竟哪些文化因子是真正的本企業文化的實質性核心,這些核心新的因子對企業發展起推動作用,還是起阻礙作用。

  或者哪些是起推動作用的文化因子,哪些是對企業發展起阻礙作用的因子,辨識清楚了這些,才能夠進行整頓整理,弘揚其優異成分,引入新鮮的文化要素,拋棄其糟粕的部分,並對文化體系進行建設性地構築。企業文化的整合要注意以民族傳統文化為基礎,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制度等的總和。在企業文化整合時,要注意吸收以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優異成分,保持民族文化精華在企業文化中運用和延伸,形成一種新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積極向上並符合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