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與海爾文化的啟迪

        海爾執行長張瑞敏被哈佛商學院請去講怎樣用海爾文化啟用“休克魚”。當時去聽的人都認為張瑞敏會講很多方法,但張瑞敏主要講的是認識論問題。他告訴大家海爾為什麼成功,他說:《老子》教育我怎麼戰略思考,《孫子》教育我怎麼戰術思考,《論語》教育我怎麼做人。如果你感到自己的德行還不夠,你千萬不要去當老總,你肯定做不好。要做事,先做人。

        張瑞敏最喜歡《道德經》中的“無為而治”和“太上,不知有之”的句子。張瑞敏說自己主要抓兩件事,一是海爾文化,一是戰略決策。人類管理經歷三個階段:最初是靠暴力管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開始用制度管理,現在聰明的組織領導開始用組織文化來管理。所謂“小公司用資本推動,大公司用文化推動”。現在很多優秀組織都在構建自己的組織文化。海爾管理大樓外面是方的,走進門裡面是圓的,這就是海爾文化。通過管理大樓告訴管理者怎麼才能把組織管理好,要有方圓,要有規矩。大樓旁邊有高高的石碑,張瑞敏在上面寫下了海爾的文化:

        容納百川洗滌汙毒勢不可擋

        海爾今天就象大海一樣能容納百川,海爾的員工不光容納山東人,海爾要搞好就得容納各個地方的優秀人才;海爾要象大海那樣洗滌汙毒,世界上有烏煙瘴氣的各種東西,但海爾要做社會的淨化劑;海爾要象大海那樣洶湧澎湃、勢不可擋。

        張瑞敏的《海爾是海》:

        海爾應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懷納百川而不嫌其細流;容汙濁且能淨化為碧水。正如此,才有滾滾長江、濁濁黃河、涓涓細流,不惜百折千回,爭先恐後,投奔而來。匯成碧波浩淼、萬世不竭、無與倫比的壯觀!

        一旦匯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個團結的整體,隨著海的號令執著而又堅定不移地衝向同一個目標,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而大海最被人類稱道的是年復一年默默地做著無盡的奉獻,袒露無私的胸懷。正因其“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不求索取,其自身也得到了永恆的存在。這種存在又為海中的一切提供了生生不息賴以生存的環境和條件。

        海爾應像海,因為海爾確立了海一樣巨集偉的目標,就應敞開海一樣的胸懷。不僅要廣攬五湖四海有用之才,而且應具備海那樣的自淨能力,使這種氛圍裡的每一個人的素質都得到提高和昇華。海爾人都應是能者,而不應有冗者、庸者。因為,海爾的發展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來支撐和保證。

        要把所有的海爾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發出海一樣的力量,這就要靠一種精神,一種我們一貫倡導的“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組織精神。同心幹,不論你我;比貢獻,不惟文憑。把許許多多的不思議和不可能都在我們手中變為現實和可能,那麼海爾巨浪就能衝過一切障礙,滾滾向前!

        我們還應像大海,為社會、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只要我們對社會和人類的愛“真誠到永遠”,社會也會承認我們到永遠,海爾將像海一樣得到永恆的存在,而生活於其間的每一個海爾人都將在為組織創一流效益、為社會做卓越貢獻的同時得到豐厚的回報。海爾人將和整個社會融為一個整體。

        海爾是文化的海洋,思維的海洋,智慧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