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解公司的企業文化

  我們員工是如何瞭解公司的企業文化的呢?正確理解企業文化是怎麼做的?小編為你帶來了“瞭解企業文化”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如何理解企業文化

  近年來,企業文化一直是管理實踐和管理學研究的熱點。據說,企業文化的提出源於日本經濟發展奇蹟而引起的美日比較管理學研究熱潮。企業文化理論的出現,是現代企業發展變化的一種新的趨勢。它是從戰後到50年代的分權管理理論時代;60年代的跨國公司發展與管理時代;70年代矩陣組織和戰略經營時代,演變至80年代興起、90年代傳播發展的企業文化時代所形成的趨勢。

  企業文化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從創立到發展所經歷的年代還不長,目前尚處在廣泛探討和實踐的過程中。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中國,結合中國傳統的文化元素,中國的企業文化實踐和研究,也日趨豐富和普遍。

  一種新的概念和理論在形成過程中,往往會發生眾說紛紜的現象,企業文化也不例外。

  迪爾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是由五個因素組成的系統,其中,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和文化網路,是它的四個必要的因素,而企業環境則是形成企業文化的最大的影響因素。

  威廉•大內認為,企業的傳統和氛圍產生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表明企業的風格,如激進、保守、迅速等,這些風格是企業中行為、言論、活動的固定模式。管理人員以自己為榜樣把這個固定模式傳輸給一代又一代的企業員工。

  愛德加•沙因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群人在解決適應環境和內部團結的問題時習得的、成體系的一系列基本預設。這些預設在實踐中卓有成效,所以被認為是正確的,被當做解決問題時正確的感知、思考和感覺的方式教給新成員。

  約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其《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的著作中指出,企業文化通常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這些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往往為一個企業全體員工所共有,往往是通過較長的時間積澱、存留下來的。

  邁克爾•茨威爾在其著作《創造基於能力的企業文化》中談到,從經營活動的角度來說,企業文化是組織的生活方式,它由員工‘世代’相傳。通常包含以下內容:我們是誰,我們的信念是什麼,我們應該做什麼,如何去做。大多數人並不意識到企業文化的存在,只有當我們接觸到不同的文化,才能感到自己文化的存在。企業文化可以被定義為在組織的各個層次得到體現和傳播,並被傳遞至下一代員工的組織的運作方式,其中包括組織成員共同擁有的一整套信念、行為方式、價值觀、目標、技術和實踐。

  傑克琳•謝瑞頓和詹姆斯•斯特恩在《企業文化:排除企業成功的潛在障礙》中指出,企業文化通常指的是企業的環境或個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法面面。它是“我們在這兒的辦事方式”,連同其自身的特徵,它很像一個人的個性。更確切地說,我們可將企業文化分成四個方面:***1***企業員工所共有的觀念、價值取向以及行為等外在表現形式。***2***由管理作風和管理觀念***管理者說的話、做的事、獎勵的行為***構成的管理氛圍。***3***由現存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式構成的管理氛圍。***4***書面和非書面形式的標準和程式。

  查爾斯•希爾和蓋洛斯•瓊斯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中人們共同擁有的特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的聚合,這些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構成企業中人們之間和他們與企業外各利益方之間交往的方式。

  以上這些前輩對企業文化的理解雖然各有不同,但基本囊括了幾個方面:價值理念、行為方式***包括管理風格***、制度、標準、程式等。其中,企業文化就是“我們在這兒的辦事方式”的這種理解,我本人非常贊同。

  雖然企業文化是一個新鮮的理論,不好理解,也難於界定。但是,企業文化實際上就是整個社會文化中的“亞文化”或“次文化”。我們理解了文化,也就可以進一步理解了企業文化。

  故而,企業文化就可以理解為在企業中做事的習慣方式。

  企業文化的特性與文化特性類似,我們不再贅述,但是從企業文化特性中,我們可以推匯出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必要性等相關要點。

  類比於文化的四層體系,結合CIS匯入理論,企業文化也可以延伸其概念外延,形成企業文化的四層***精神層文化、行為層文化、制度層文化、物質層文化***或三層***精神理念層、行為制度層、形象物質層***結構。

  如文化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一樣,企業文化也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結合企業文化的層次結構,我們可以將企業文化定義為:企業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所形成的、為絕大多數成員所共同遵循的,並用來教育新成員的一套價值體系,以及在價值觀統帥下形成的行為規範、制度規定以及物質表徵。

  任何企業都是有文化的,不存在沒有文化的組織。衡量企業文化的標準,只有顯著程度、優劣和現實性,而不是有或無。只要有人群存在,他們的行為就構成一定的文化。企業文化,貌似不可琢磨,其實在企業內部如同空氣一般無處不在。

  它看似無形,卻滲透到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每個細節當中;

  它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

  它不是行為活動,而是產生行為活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