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場館如何實現企業化運營

  體育場館是進行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及身體鍛鍊的專業性 場所。它是為了滿足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及大眾體育消費需要而專門修建的各類運動場所的總稱。那麼?

  一、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化運營的必要性

  由於現代社會生活壓力非常大,人們的精神緊張和壓抑等不良情緒需要釋放,進行體育運動可以有效緩解人們的壓力,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到體育場館健身,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有償開放運營可以有效滿足人們健身娛樂的需求,這也說明高校體育場館有償開放具有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通過市場需求組織生產運營,才有可能取得收益。高校體育場館進行有償的社會化運營開放具有廣闊的市場。

  我國人均體育設施佔有量遠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然而我國大多數高校體育場館閒置率較高,如果任其閒置自然老化,將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高校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滿足人們的健身需求,同時緩解公共體育設施的不足。高校體育場館的優勢在於面積大和場地條件優越,同時具有科學鍛鍊的理論與方法,對於體育的教學、訓練和科技非常精通。所以,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運營開放,可以有效發揮高校體育場館的各方面優勢,從而獲得社會和經濟的利益。

  二、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化運營方針

  我國高校體育館社會化運營的首先任務是引進先進運營理念:要以人為本,滿足體育消費者需求為第一要務;儘量降低體育消費者的消費成本;儘量提供便利;需要供需雙方積極的雙向溝通;努力把握市場環境。高校體育館社會化運營運營管理的目標:提供體育服務產品以滿足體育消費者的需要;提供體育以外的其他社會服務,開展多種運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高校體育館社會化運營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保證高校體育館社會化運營公益性的前提上,努力實現多種形式的運營模式,努力克服高校體育場館建設資金難題。

  1、更新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觀念

  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要進行運營觀念更新,通過利用市場機制,加快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快速發展。對於緩解高校自身建設資金的難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要進行規範化的管理。高校體育場館市場運作應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和民間投入為輔的投資機制,積極地吸收社會資金,努力解決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發展資金難題。高校體育場館運營要深化運營理念,在充分利用現有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前提下,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的其他服務功能。高校體育設施的運營除了滿足學校教育活動,還須從社會需求出發,分析能夠滿足社會消費者需求的其他各種相關服務,例如可以有計劃地培養以大眾消費為核心的體育健身、培訓、諮詢、旅遊等。

  2、高校體育場館運營多元化

  高校體育場館功能多元化,使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功能多元化,因此要改變現有的高校體育場館單一化運營,開拓運營。高校體育場館功能多元化可以使其成為公益性和商業性的結合體,使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全方位地服務於社會。高校體育場館功能多元化運營可以使其得到迅速的發展,高校體育場館的綜合利用要充分考慮場館的運營和管理。高校體育場館使用功能的多樣化,以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高校體育場館運營多元化還可以充分使用高校體育設施和師資的優勢資源,開拓思路,改變現有簡單的高校體育場館出租,進行多種有償服務的體育消費領域,培育人們健康投資消費等多種方式開展多層次的開發利用,創造最大的效益。

  3、高校體育場館運營公益性

  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過程中要處理好高校體育設施社會化過程中的公益性。高校體育場館設施運營實現有償消費,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社會需求和高校事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在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開發服務過程中,除了保障學生的利益外,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場館,同時實現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的公益性。我國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社會化運營是未來高校體育場館開發的必由之路,通過我國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社會化運營推動高校的發展,緩解高校建設中的資金不足問題。同時,通過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社會化運營緩解社會體育場館緊張問題促進社會的和諧度。

  三、高校體育場館的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體育場地增擴建計劃,大部分都是依靠國家撥款或學校貸款進行高校體育場館建設,高校體育場館建設資金來源單一,導致高校體育場館體育設施建設緩慢,而高校體育場館的維修資金則80%以上依靠國家撥款,高校體育場館還未開拓社會化運營思路,沒有充分引進社會資金進行高校體育場館建設,這就導致大多數的高校體育場館優質體育資源利用率較低,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力度不大,僅僅侷限於高校體育場館出租和有限的有償服務。

  1、高校體育場館運營落後

  高校體育場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高校教學,對於社會化的市場運營動機不強,現有的高校體育場館的應用還是主要侷限於高校校園內,對於社會化的運營交流和合作很缺乏,使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功效與優勢還未能得到有效發揮。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社會化運營由於在實踐中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所以對於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研究不夠,對於市場需求的分析和調查不足,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的運營理念和管理水平都較低,導致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浪費嚴重,這些都影響了高校體育場館的開發利用。

  2、高校體育場館利用效率較低

  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利用效率較低,主要表現在高校體育場館有償服務的量較小,高校體育場館有償服務渠道和形式較少。在我國體育場館設施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校,但大部分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用於教學訓練,而且不會對社會開放。在我國高校中,58.5%開展有償服務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在週一到週五工作日中大約為2—3小時,只佔可利用時間的27%,在週末的利用率為大約為3—4小時,佔可利用時間的29.5%,可以看出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很低。高校體育場館有償利用時間主要由高校教學之外的空閒時間而定,高校體育場館雖然能承接多種比賽但總體利用率相對較低,導致現有的高校體育場館運營模式造成資源的浪費,高校體育場館的現狀又導致對體育場館設施的投入,進而導致高校資金緊張。

  3、高校體育場館有償使用多樣化

  高校體育場館主要用於承接大型活動,主要有以下幾類:可以承接大型賽事和演唱會,如可以承接各種足球、籃球、乒乓球聯賽等,當然也可以承接歌星的演唱會;還可以承辦一些公司小團體比賽,公司之間的各種比賽和公司運動會等;出租成為招聘場所,如一些大型集團公司可以在高校體育場館內舉行招聘會;可以舉辦各種演講和講座等,高校體育館的優勢可以滿足一些著名專家的實際需求;由一些團體或者個人開辦訓練班所用,如陝西師範大學的體育場館就是這種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