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營銷案例分析

  在確定營銷計劃之前,應先進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實際的預測。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馬乖:株洲女孩微信賣甜橙?月售28萬斤

  80後,“靈泛”,“幫主”。這是馬乖的標籤。

  如今,她又多了一個標籤:美女銷售。

  2014年11月,馬乖擱下服裝設計師的工作,開始與朋友賣甜橙,並創下了“一個月銷售28萬斤”的傳奇創業故事。

  從“服裝設計師”變成“賣橙子的小姑娘”

  馬乖出生於株洲,但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先後在長沙、武漢、上海等地生活。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雲遊四方”。

  馬乖學的是服裝設計專業,大學畢業後,有一間自己的服裝工作室。“因從小就養成了豪爽的性格,所以設計的服裝有點誇張,有股‘江湖風’。”所以,朋友都稱呼馬乖為“馬幫主”。

  去年11月,一次偶然的機會,馬乖看到一組資料: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已有99%的智慧手機使用者使用微信。愛“闖蕩”的馬乖,開始琢磨這一塊大市場。

  當時正值11月份,生產橙子的季節,天生愛吃橙子的馬乖,索性把創業目標鎖定為銷售橙子。

  她自嘲說,“也許我名字的‘乖’,用古靈精怪的‘怪’來形容更貼切。”

  請顧客代表進果園試吃

  哪種橙子好吃?有哪些人愛吃橙子?橙子該怎麼銷售?

  從沒做過生意的馬乖,一開始就面臨各種考驗。好在馬乖有多年的“雲遊經歷”,結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經朋友推薦,我們品嚐了全國各地有名的橙子。”最終,選擇了郴州永興甜橙。馬乖說:“它水分充足,沁甜、爽口,吃起來有種初戀的感覺。”

  “但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果園,長期合作、訂購,賣給相信我們的顧客,還需實地考察。”考慮到不同群體,吃東西的習慣、口味不盡一致,馬乖和3名合夥人,邀請各類客戶群體的代表一起進果園,摘橙子,試吃。“尤其是男性群體,由於嚼檳郎的原因,會不喜歡吃橙子,所以一定要選一個特別好吃,爽口的品種。”為此,馬乖還特邀了一名有多年嚼檳榔歷史的朋友,一起試吃。

  最終,馬乖承包了永興一家果園,每天根據顧客的訂單需求,由果園農夫當天摘下新鮮的橙子,發貨送至株洲地區。

  為客戶準備一個剝橙器、一包溼紙巾

  在微商火熱的當今,怎樣才能立足?馬乖認為,只有想顧客之所想,供顧客之所需,才能獲得顧客的“心”。

  處女座的馬乖,愛乾淨、愛整潔、怕麻煩的特質格外明顯。尤其是吃橙子的時候,恨不得有專人把橙子剝好。“如何才能優雅地吃橙子?”馬乖在家每次吃橙子,都會用刀切,“送刀太危險,那麼送剝橙器就OK吧,再配送一包溼紙巾。”

  “給顧客貼心的感覺,才會選擇我們的橙子。”馬乖表示,雖然成本增加了,但是長遠來說,獲得了更多的客戶群,“一個月內銷售28萬斤甜橙的業績,是最好的證明。”

  醫院打吊針2小時,賣了400公斤甜橙

  對於一個新微商來說,選產品、產品包裝都不是最難的,考驗人的是“怎麼建立客戶群”。

  和一般的人一樣,馬乖只是通過“使用者新增”的方式,主動新增粉絲,“但這類粉絲活躍度不高,處於被動狀態。”馬乖還有第二套方案,通過自媒體營銷,利用自身優勢,註冊公眾號,並定期推送與橙子有關知識的微信,吸引粉絲。

  剛開始營銷的幾天,馬乖因疲勞過度而生病,需打吊針。

  可去哪裡打針?馬乖也有講究,“中心醫院人流量大,而且去中心醫院打針的人群,應該是條件較好的群體。”於是,她也選擇了去中心醫院打吊針。

  打吊針時間長,又無聊。閒不下來的馬乖,手機仍不離身,通過微信與顧客交流,並不斷有顧客來醫院送錢、拿橙子。“旁邊的病友看得一愣一愣的,都好奇我在幹嗎。”馬乖又一遍遍耐心地跟病友們介紹自己的甜橙,包括吃橙子有哪些好處、自己的橙子怎麼好吃。就這樣,2個小時,她在醫院賣了800斤甜橙。

  她說,要想讓別人瘋,自己得先瘋。考慮到水果是季節性明顯的產品,馬乖正在籌劃“果然是你”品牌,讓顧客不管在什麼季節,都能吃到當季最新鮮的水果。目前,已與葡萄、櫻桃等水果生產商簽約。

  記者手記:把自己當顧客

  甜橙,並不新奇的產品,但是,馬乖找到了一種新的營銷手段:通過微信銷售。在微商雲集的時代,她抓住了客戶的“心”,才有足夠的競爭力立足於市。

  線上消費模式,對首次消費的客戶而言,產品、商家都是“陌生的”、“半信半疑的”。馬乖認為與傳統銷售模式一樣,要讓顧客能“看得見”、“摸得著”商品,邀請各類客戶群體代表,去果園試吃。

  其次,就要拼服務。只有把自己當成顧客,打消顧客的顧慮,並提供解決的方法,才能真的打動顧客。一把剝橙器、一包溼紙巾,看似費錢的細節,卻是抓住客戶的“心”的必殺技。

  二:

  汪嘉淳:微信上賣平安果,最貴一個蘋果賣到66元

  走在下沙的商場街頭上,節日氣氛已經有些濃了。掛滿禮物的聖誕樹,飄舞的綵帶,還有五彩的氣球,都讓我們意識到再過一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聖誕節就要到了。

  平安夜將至,贈送寓意平安的蘋果在高校校園十分流行。就在許多大學生打算存錢過聖誕節時,中國計量學院有個大學生瞅準了聖誕商機,準備利用網路平臺銷售“平安果”,賺上一筆。

  普通的紅富士蘋果一斤不過五六塊錢,然而用精緻的包裝紙裹上或裝入包裝盒,就立馬搖身變成吉祥的“平安果”,一個“平安果”的價格就能趕上一斤普通蘋果。

  微信賣平安果

  賺的錢捐希望小學

  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的汪嘉淳在採訪時告訴記者,早在去年,自己和幾個小夥伴就這樣操作過一次。儘管包裝好的平安果價格比普通蘋果貴了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為了圖一個好寓意選擇購買。行情好的時候,一個人一天的銷售額都在五六百元以上,其中最貴的一個平安果,經過精美的包裝,賣出了66元的高價。

  今年11月,汪嘉淳又一次瞄準了高校聖誕節市場,他告訴記者,自己和其他四個小夥伴一起合作,主要通過微信來進行銷售,為此還專門在微信商城開了一家賣水果的小店,用來銷售自己包裝好的平安果。“宣傳還是有效果的,至少很多同學關注了我們,我們還打算製作一些傳單在各個寢室樓裡發放,提前攻佔聖誕節市場。”

  不過和去年不同,汪嘉淳打算這次賺來的錢不是自己花,而是用來購買文具,然後捐給老家的希望小學。

  “聖誕節買平安果本來就是討個彩頭,現在自己靠這個微信營銷賺來的錢也想幫助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也算是支援慈善事業。”汪嘉淳告訴記者。

  老生常談的“短平快”專案

  靠動腦依舊能賺錢

  趁著節日,發筆小財的念頭,其實很普遍。就拿汪嘉淳的“平安果”來說,其實已經是普普通通老生常談的點子,但依舊存在商機。

  汪嘉淳告訴記者,如果是剛剛接觸社會的大學生,想要做點小生意鍛鍊一下自己的創業頭腦,趁著節日經濟“短平快”***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商機,最容易把握。

  例如賣平安果,成本是最先需要控制的,現在市場裡售賣的蘋果大多儲藏了四五個月,很容易壞,所以儘量不要去選擇。一般來說,選擇從下沙周邊的果農手上收蘋果最實惠,價格一般能控制在七毛到一塊三一斤左右。然後聯絡貨車運輸到下沙,每公斤成本要增加五毛錢左右。然後卸車,每公斤成本再增加一毛錢,接著是儲存倉庫,又要每公斤加上一毛錢成本。基本上蘋果的成本控制在兩塊錢以下。

  價格控制住了,還得有自己的特色。除了形狀各異品種繁多的包裝外,汪嘉淳還把麵塑、玫瑰花、小禮品和平安果搭配著賣。這還不夠,由於購買平安果互相贈送的多為情侶,頗有銷售頭腦的汪嘉淳還推出了“快遞服務”,不管顧客買的是多少錢的平安果,只要提供想送的物件宿舍地址和手機號,都幫他們送貨上門,如有需要還可以幫忙表白。

  所以,其實這種眾人歡度的熱鬧節日,都存在著不少商機,別看點子俗方法笨,只要有頭腦,一樣能玩出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