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市場有什麼風險

  創業板公司的一般特徵是:規模比較小,發行的股數少,且公司經營不穩定。而股本較小的企業,往往價格波動較大,對經營狀況的敏感度極高,股價容易大幅波動。那麼呢?

  其次是道德風險。按照創業板的進入標準,既然創業者創立企業三年就掙得了億萬身家,那麼一旦他判斷企業已經被市場高估,與其艱苦奮鬥還不如早點拿錢回家划算,他就會產生強大的套現欲。禁售制度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創業者只需把"泡沫"維持到成功套現之後,一切便顯得悄無聲息。

  中小板的企業高管為套現而辭職尚且大有人在,創業板淪為"套現板"的概率自然更高。此外,創業板市場設立初期,上市公司數量少,規模小。加之滬深主機板市場一貫的"炒新"行為,難免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出現盲目追高的"過度繁榮"。如果投資者試圖以小搏大,將這種投機心態帶入創業板,將會承受比主機板更加巨大的投資風險。

  第三是退市風險。企業的快速成長本身就難以持續,再加上市場波動、技術更新、團隊離散……創業板上的企業註定活得小心翼翼,其根結便在於創業板的"直接退市"規定。該規定指出,企業即便沒有出現虧損,只要出現以下情形之一且限期內不能改善的則將啟動退市程式:1。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淨資產為負;3。股票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於100萬股。

  換言之,創業板不會出現ST、*ST等警示過渡階段,無數主機板公司連續虧損卻通過買殼、借殼最終重組的取巧故事,將會在此絕跡,創業板極有可能成為"退市板"。

  如果遭遇退市,投資者手持股票的流動性和價值都將急劇降低,甚至歸零。這也是投資創業板最大的風險。

  企業:別吊死在一棵樹上

  多年來,融資難題一直是困擾著中小企業發展的桎梏。因此,不少渴求資金的企業,把希望寄託在了創業板上。而根據證監會此前公佈的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市場普遍預期,首批企業最快可能在今年10月份掛牌。

  一時間,創業板成了中小企業熱捧的"香餑餑"。僅深圳一地,就有30多家企業吹響了"備戰創業板"的集結號。然而,那些死盯著這個融資渠道的企業尚未意識到,如果企業真在創業板上孤注一擲,可能恰恰適得其反,延誤企業融資程序。

  根據規定,到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應當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淨利潤不少於5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30%。而且企業發行後的股本總額不少於3000萬元。

  也就是說,只有那些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才有資格上市。實際上,符合這樣條件的企業在中小企業中是鳳毛麟角。保守估計,我國的中小企業超過4000萬家,而符合上市條件的只有3000~5000家。

  不僅如此,即便是那些符合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也並非立馬都能上市。畢竟,市場容量是有限的。就算創業板推出來了,短期內能安排上市的中小企業數量,相對於龐大的企業總量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那些早早就打好如意算盤的企業,最終難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除了不適合上市卻盲目上市的風險,企業急切的"圈錢"慾望,也極易造成在與投資機構和上市中介機構等專業機構合作過程中糾纏不清。

  企業作為融資方,與投資方關於企業上市目標的一致性,以及雙方在利益和風險分配方面的約定,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如果雙方在利益和風險方面的衝突,無法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不但會阻礙上市的程序,更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經營。

  如何趨利創業板市場避害

  事實上,至今在全球40多個創業板市場中成功的,只有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一家而已。中國創業板能不能避免重蹈失敗者的覆轍?我們不妨從近在咫尺的香港創業板遭遇的挫折中,吸取一些經驗與教訓。

  1999年11月25日,香港交易所設立創業板,經歷過炒作的風風雨雨,最早上市的兩家公司的股價升幅分別高達80%及60%。但好景不長,香港創業板指數沒多久便跌去近三分之二。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企業資源不足;科網股獨大,行業覆蓋面過窄;上市監管過於寬鬆,高管頻繁套現。所幸的是,內地創業板相比於香港,還是有很大的優勢。內地創業板有著豐富的企業資源,除了IT通訊以外,高階製造業、新能源、材料行業都在蓬勃發展。這些都是內地創業板的先天優勢和蓬勃發展的保障。

  不可否認,創業板推出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其積極意義仍是遠大於不確定性的。2008年,中小企業受到多重打擊。如今他們開始痛苦地轉型,推出創業板能為其提供融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金壓力,鼓勵他們去創新。

  另外,從長遠來看,創業板更多承擔的是紐帶作用,連結民間資本、中小企業、風險投資與私募股權,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創業板、中小板和主機板的設定,可以吸引不同需求的企業。隨著企業的成長,板塊之間的有效聯動,最終將有助於推動中國的產業升級,提高企業規範的公司治理水平。

  可以預見的是,創業板不會像"溫吞水"一樣波瀾不驚,而會使投機資金為之"沸騰"。只是對於中小企業與投資者而言,應該具備更強的風險意識,警惕其中的各種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