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理解品牌的側重點

  編者按:十九世紀末,曾有智者大聲疾呼,改良社會必須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遊歷歐洲後更深以為然。不同的文化體系、價值取向必然結出不同的文明成果,尤其在品牌建立層面。

  西方文化由於歷史上基督教的長期浸染,相信“人性本惡”,所以需要洗禮,需要去教堂懺悔,久而久之形成人際之間共同遵守的“契約精神”,反而“誠信”成為入門級的約束,他們塑造品牌更關注“差異化”。正如brand詞根源自於拉丁語“烙印”,區隔大過天。

  而我們有所不同,儒教作為主流文化,千百年來宣揚“人之初,性本善”,在一個信奉多神的國度試圖讓制度管治讓位於道德約束,危險性可想而知,人們犯錯成本極低,久而久之,人際之間信任感日趨稀薄,這也是為什麼國外電商的生命線是“供應鏈的管理”,而我們中國電商的死穴卻是“信任度的建立”,馬雲的偉大之處在於對國人的人性洞察,沒有“支付寶”、“誠信通”保駕護航,很難想象今天的淘寶、天貓會發展成什麼樣。

  品牌的“品”,三張嘴在講。“牌”是相對固定的內容,像門牌號、墓碑以及各種銘牌,內容基本都是不變的,也就是說,中國人理解的“品牌”一定是眾口一辭的在說一個東西。說的多了,又固定不變,自然而然就信了。像同仁堂的六味地黃丸,張小泉的剪刀、全聚德的烤鴨以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等等,莫不如此。一傳十,十傳百,品牌的光環在口碑中誕生,正所謂“金盃銀盃,不如消費者的口碑”,信賴感大過天。

  十九世紀末,曾有智者大聲疾呼,改良社會必須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遊歷歐洲後更深以為然。不同的文化體系、價值取向必然結出不同的文明成果,尤其在品牌建立層面,我們必須正視目前面對的社會現實,照抄是行不通的,消費者被市場教育了這麼多年,也不會用人民幣來投票的。正如王志綱所言:“中國就像一條穿越在時光隧道中的巨龍,龍頭已經探進資訊文明,龍身還翻滾在工業文明中,龍尾依然紮根在農耕文明裡。三種文明交相疊加,亂象紛呈。”

  我們經常說“把握未來趨勢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懂現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