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品牌整合的必要性

  品牌整合是世界上很多擁有知名品牌的企業樂於採用的一種營銷策略,和一般企業相比,已經擁有品牌優勢的企業選擇“品牌整合” 策略的成效尤為顯著。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中國企業品牌整合必要性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國外跨國公司在中國各地辦廠,併成功地佔據了相當比例的市場份額,使得我國市場國際化,他們靠的就是名牌。21世紀國與國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名牌之間的競爭。目前,世界500強已有400多家進入中國市場,許多外國品牌已成為我國家喻戶曉的名詞。然而,中國眾多企業卻缺少名牌,尤其是世界名牌,以致在這場全球化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面對這種情況,中國企業有必要參與國際競爭,建立國際品牌。然而,中國許多企業目前還不具備國際化的實力,和外國企業比較起來,大部分規模及影響力都很小。即使如此,許多企業內部仍衍生出眾多的品牌,將本就不豐裕的資源浪費在相互的競爭和內耗中。只有將更多的資源有效整合,才能有足夠強大的力量進行品牌的國際化建設。建立本土優勢,是中國品牌國際化的必經之路。而建立本土優勢必須實施品牌整合管理。在與擁有技術與品牌強勢的國際企業的競爭中,品牌整合是中國品牌與眾多外國品牌抗衡的有效武器。

  在外國品牌大舉進入中國的形勢下,把中國本土守住其實就是國際化。對於擁有多個品牌而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國企業來說,當務之急是實施品牌整合,在國內把品牌做大做強做優,為建立國際品牌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行品牌的整合與集中,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品牌體系,對於一個具有長遠抱負的中國本土型企業而言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程。

  中國企業品牌整合可行性分析

  只有集中資源,講求營銷投資效率,樹立統一的品牌形象,才能打造出中國自己響噹噹的旗艦品牌,才能建立起深度的競爭優勢。品牌整合是為做大做強品牌打基礎,從這一點上講,品牌整合對企業打造國際品牌是極為有利的。例如中國石油在品牌整合上提出了“主品牌+商品系列名稱”模式,“崑崙”品牌從原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大大提高,並獲得了賓士、寶馬、沃爾沃等世界著名汽車廠家的質量認證。另外,品牌整合能給企業帶來成本節約的巨大空間,這就為其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比如,中國石化將其旗下海牌、南海等品牌統一到“長城”之後,節約了原總成本的l5%一20%。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為實現國際化道路,中國企業實施品牌整合是完全可行的

  品牌整合與品牌國際化的關係

  品牌整合和品牌國際化不是孤立的兩個概念,而是可以相互影響、彼此推動的。兩者的密切聯絡體現在:

  一方面,品牌整合是品牌國際化的基礎與必經途徑。品牌整合的目的是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以做大做強品牌,沒有合理的品牌整合途徑,企業是不可能有效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的。因為國際品牌是適應全球顧客需求日益趨同要求的,為了能夠儘快佔領全球市場,企業首先要在全球建立一種統一的品牌形象。品牌整合管理最重要的是打造本企業的旗艦品牌,這是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的必經途徑。只有打造了本企業的旗艦品牌,同時做大了自己的品牌,企業才具備與國際品牌進行競爭的實力。

  另一方面,品牌國際化反過來又會促進品牌整合的有效實施。因為品牌國際化要求各品牌具有同樣的、鮮明的品牌特徵和價值觀,使用同樣的戰略原則和市場定位,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基本上相同,並儘可能使用相似的營銷組合。這就要求品牌經營者在國際化過程中具有整合的思想,為自己的產品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因此,在國際化程序中,擁有品牌的企業會逐步發現自己品牌的缺陷,從而不斷完善和清晰品牌層次,特別是強化企業的旗艦品牌,實現統一的品牌形象,以擴大在全球市場的影響範圍,使本品牌在國外的傳播更加容易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