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生態系統的結構是怎樣的

  我國的品牌戰略剛剛起步,在品牌培育實踐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困惑與誤解,這些問題是傳統品牌管理理論很難解決的。仔細審視品牌系統,我們會發現,品牌世界有著與自然界類似的生命現象,品牌的生命性與複雜性是品牌生態系統的根本特性。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

  品牌生態系統的結構:品牌生態系統的鏈狀結構

  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了自然界的生命系統,這一系統的迴圈是依靠外部能量的輸入來完成的。分解者屬於異養生物,它們把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從而完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迴圈。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具有的能量和物質,往往通過取食和被取食的關係完成,並在生態系統中迴圈和傳遞,這種由於食物關係而形成的生物鏈狀排列叫做生物鏈。

  在品牌生態系統中品牌個體及品牌群體、消費者、市場中介、供應商和投資者等被看作品牌生態系統的主要物種,構成了品牌系統的生物成分。這些成分之間構成了類似於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鏈。事實上,品牌自身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系統,品牌與品牌以及環境之間通過相互作用構成了開放的、動態的社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品牌自身往往不擁有其生存所需的全部資源和技能,品牌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外界資源的支援,通過對生態系統中的各種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品牌自身戰略方向的不斷調整來獲得生存空間。在合作、競爭、協調的基礎上與生態系統中與其他品牌個體逐漸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

  品牌生態系統的結構:品牌生態系統的網狀結構

  在品牌生態系統中,不同鏈條之間相互交叉,形成了網狀結構,使品牌的經濟活動的可靠性和相互依賴性大大增強。不同品牌把由於專業化分工帶來的比較優勢通過物質、能量和資訊的流動將這種優勢在網路中進行擴散。在品牌生態網路中,每個品牌都是網路中的一個節點,品牌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與上下游之間的品牌合作。目標品牌與供應商和顧客之間形成一個增值鏈,增值鏈之間相互交錯,從而形成具有網路功能的增值網。一方面,網狀結構更加關注市場和消費者供應鏈的不斷完善,使品牌的所有者可根據市場需要及時進行採購,品牌所有者的庫存量大大減少,降低了生產成本,這就要求品牌所有者同供應商之間保持密切的協作關係,建立以定單為中心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實現供應鏈中品牌所有者資訊共享和業務協作。另一方面,通過資源流動獲得增值。

  從供應的起點開始,到消費的終點結束,增值鏈包括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物流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具有強大容納功能的自然環境,當有形物質從原材料經過加工形成最終產品時,其價值不斷增加的。資訊在介質之間的傳遞和擴散速度和強度是影響物流速度的重要因素,供應商的資訊自上而下的,市場的資訊自下而上的,這兩種資訊在品牌所有者內部交匯並形成對流。資金流為資訊和物質的有效流動提供了充分的動力保障,其方向與物流相反,是從市場流向品牌的所有者,然後流向供應商。

  品牌生態系統的構成

  品牌的生態系統是由品牌生態圈、品牌生態群落、品牌種群、品牌生命個體以及環境生態因子所構成。其中品牌生態圈由多個品牌生態群落構成,以該品牌商務圈內所有企業、品牌、消費者為考察的物件,研究由企業、品牌、消費者和市場構成的品牌生態圈的調節、穩定和演化規律,探討社會政治、經濟、自然、技術環境以及人文環境對品牌生態圈的影響以及對諸多環境的反應,同時研究品牌生態圈與環境協調發展。

  品牌生態群落是由不同的品牌種群構成的生態系統。它是以不同行業的品牌或者具有替代性、互補性、獨立功能的品牌為研究物件,探討品牌群落中品牌種群與品牌種群之間及其所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研究環境因子對品牌種群的影響以及品牌種群對環境因子變化的反應,揭示品牌群落生態系統的適應、穩定和演化規律。

  品牌種群是由同質企業的品牌產品或服務和具有替代功能企業的品牌構成,研究品牌種群中品牌之間以及品牌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探討環境因子及其變化對品牌種群的影響、品牌種群對環境因子變化的反應、品牌種群的穩定和演化規律。

  品牌個體是指單個企業所擁有的品牌,研究企業所擁有的品牌與其所在的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市場、技術環境等之間的相互關係,探索環境因子對企業所擁有的品牌影響以及企業所擁有的品牌對環境改變的適應和進化規律。

  功能單元是由品牌生命功能單元或者要素構成,研究品牌不同的功能或者要素與品牌擁有者的組織結構、管理模式、技術系統、知識系統、企業文化等內部環境的相互關係,以及品牌擁有者內部環境改變對各品牌功能或者要素的影響,各品牌功能或者要素的適應和進化演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