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獻的收集渠道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將它們收集、整理、儲存和利用起來,將各地的文獻收集起來對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爭取當地領導的重視和支援,制定本地區地方文獻呈繳本制度。由當地人大、政府利用地方法規或者佈告的形式,向各有關單位與個人下達通知,將當地出版和編寫的一切書刊資料送交當地圖書館儲存,充分發揮圖書館收藏地方文獻的職能。如:我館在1994年通過市政府辦公室轉發了《關於建立日照地方文獻呈繳本制度的通知》,為地方文獻徵集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爭取到地方政府的支援,是保證地方文獻資料收集齊全的重要措施。

  2.加強與有關單位的密切配合。當地的政協、黨史辦、史志辦及各企事業單位在編纂地方史志和本系統志書時,掌握了大量的地方文獻資料,對本地區各單位出版的圖書報刊資料,不管是正式出版物還是非正式出版物,一律徵集呈繳本。將他們用過的和沒有用過的資料收集起來,既節約了經費,又擴大了地方文獻收集者的隊伍,是收集地方文獻的絕好途徑。如:我館在《關於建立日照地方文獻呈繳本制度的通知》下發後,我們不是坐等別人來送書上門,而是借這個機會,積極宣傳收集地方文獻的意義,下到每一個單位,認真進行徵集,把市內各單位編纂的志書基本收集全了。並與他們建立起定期訪問制度,把工作做到前面,這樣,不僅可以及時掌握、瞭解他們的資料出版、發行情況,而且還和這些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他們主動給我們提供地方文獻收集的有關線索,幫助我們進行地方文獻的徵集。

  3.對於個人收藏的地方文獻,採取對捐贈者給予一定的報酬和適當的精神獎勵的方式,鼓勵他們捐贈。如,1999年我館瞭解到東港區南湖鄉的王延洲先生收有日照籍人、國民黨元老丁惟汾主編的、臺灣出版的《山東革命黨史》一套八冊,就去爭取王延洲先生把這套書捐贈給市圖書館,開始王先生並不願意,覺得這是他的哥哥輾轉從臺灣託人捎來的,不捨得捐贈。我們工作人員反覆做工作,向他說明我們收集地方文獻的意義,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動員他捐贈,王先生終於同意將這套書捐贈給我們。事後,我們為王延洲先生專門頒發了精美的收藏證書表示謝意。對於確實不願捐贈的,我們就採取複製的方法進行收藏儲存。幾年來,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已經徵集到各類地方文獻23種52冊。

  4.加強與外界聯絡,多方式、多渠道進行地方文獻徵集。實踐證明,利用工作關係或個人關係多方進行地方文獻收集,是地方文獻收集工作中比較好的方法。一是聯絡市政府駐外地辦事機構,通過他們發動日照籍或曾在日照工作過的人進行捐贈。1998年我們通過日照駐京辦事處聯絡北京的“日照同鄉會”開展捐書活動,得到了在北京工作的日照同鄉和一些曾在日照工作過的老將軍、老同志的積極配合,他們紛紛把珍藏的圖書資料拿出來捐獻給市圖書館,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徵得1000餘冊圖書和部分字畫,其中不乏珍貴的地方文獻。二是利用個人關係進行地方文獻徵集。如日照籍人、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尹世霖先生是我市實驗中學的名譽校長,他的作品原來全部都捐贈給實驗中學圖書館。後來,我們館的一位同志認識了他,在一次交談中,向他介紹了我們進行的地方文獻徵集工作,並請他對市圖書館捐贈,尹世霖先生了解了我們開展的地方文獻徵集工作後,先後兩次親自到館進行捐贈,把他主編、撰寫的兒童文學作品、詩集39種65冊,全部交給了市圖書館收藏。我市文聯主席、著名作家趙德發先生每次有新的作品問世,都親自把書送到我們圖書館來,並對我們說,圖書館開展的地方文獻收集工作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你們的工作不僅在當今,就是在後世,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5.利用各類會議,特別是一些學術會議進行地方文獻收集是我們在工作中總結出的一條很好的經驗。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收集到的資料大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1996年7月,我們利用“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在日照召開學術年會的機會,採用信函、電話等***,向國內外徵集有關劉勰及《文心雕龍》等方面的學術研究資料,得到了國內外有關學者的積極響應,共收集有關學術著作11種23冊,極大地豐富了我館《文心雕龍》學術研究文獻。

  6.對外地圖書館擁有的論及本地區的文獻,可以利用交換調劑的方法互相交換。對外地區個人收藏的論及本地區的著作資料,可用購、換、贈、複製等辦法收集。口頭傳說的民情民俗,我們採取調查記錄的方法,加以整理,使之成為文字材料,進行收藏。同時,註明整理者的姓名、材料提供者的姓名,以備以後查詢。

  7.利用各種書目索引,掌握地方文獻的出版和存佚情況,一旦發現線索,就應該“鍥而不捨”的將其收集起來。

  地方文獻資料的管理的渠道

  1.把收集來的地方文獻資料,及時進行登入、分編,建立地方文獻資料登記,便於掌握地方文獻藏量,有利於地方文獻資料的管理。

  2.對於從圖書報刊中剪輯複製的零碎文獻,按照學科內容分組裝訂成冊,然後再登記、分類、著錄、排架。

  3.設立專架存放。地方文獻收集後,應該設立專門的書架進行收藏保管,以便於管理和方便讀者查閱。如,我們已經開設了“日照文史資料專架”,並擬設立“日照作家著作專架”和“劉勰及《文心雕龍》研究著作專架”。

  4.編制地方文獻目錄

  地方文獻是建立特色館藏的一個重要方面,圖書館根據各自收藏的地方文獻多少,編寫圖書館收藏地方文獻目錄,是圖書館地方文獻收集、利用工作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編制《館藏地方文獻書目》,不僅為廣大讀者提供查閱地方文獻的便利條件,同時,也可以用作館際之間的地方文獻資訊交流。在這方面,我們根據目前的館藏,編制了《地方誌目錄》、《地方名人目錄》、《地方作者著作目錄》、《地方企業志目錄》等,為了便於檢索、利用,我們共設立了三套目錄,公務目錄設書名目錄和著者目錄,讀者目錄設書名目錄。這樣,不僅方便了讀者對地方文獻的查閱和利用,也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地方文獻利用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組織地方文獻資料展覽

  通過開辦地方文獻展覽,既宣傳地方文獻,又增加當地圖書館的社會知名度,對提高當地圖書館的辦館效益有積極作用。如,我們在1994年8月,配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5週年舉辦了日照畫家林玉營的百米長卷《百年風雲錄》畫展,1997年3月舉辦了“劉勰及《文心雕龍》研究著作展”,一方面展示了近幾年來我館開展地方文獻的成果,同時,也宣傳了圖書館,提高了圖書館的社會知名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反響,收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