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市場營銷經典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現代企業瞭解市場行情,制定營銷策略的一種重要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微商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微商市場營銷案例分析一

  李晶和羅丹:創業賣香腸和雞蛋 平均每天賣蛋3000枚

  香腸、雞蛋、農家罈子菜,是人們最喜愛的傳統食品,但現在人們很難吃到這幾樣食品的原味了。在邵陽,兩位美女通過電商平臺又把它們原汁原味地擺到您的餐桌上,吃上一口就喚起兒時的記憶。她們把土雞蛋和手工自制的香腸通過電商銷到全國各地,近一年已發展代理商150多家,微商們送給她們兩個既別緻又貼切的外號:“蛋姐”和“腸妹”。

  她們愛好旅遊和跳舞唱歌,喜歡參加文藝活動。她們說,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文藝範兒”讓創業更有激情、更有趣。當然,“兒時的味道,媽媽的手藝”背後,蘊含的是有詩意的情懷和說不盡的故事。

  “腸妹”叫李晶,90後;“蛋姐”叫羅丹,80後。她們是湖南某公司的創始人。文藝女孩為何選擇做“村姑”忙農活?在山茶花盛開的季節,三湘都市報《創週刊》記者聞著“記憶中的味道”採訪了兩位美女。

  A

  一見如故,姐妹相遇碰出創業火花

  邵東靈官殿鎮大雲山遠近聞名,李晶和羅丹的家就在這裡,一個家住民主村,一個家住夫和村。

  小時候,最讓李晶和妹妹高興的是家裡殺年豬,母親會做出讓人“嘴饞”的香腸。從小,香腸製作工藝就刻在了李晶記憶的底片。

  高中畢業後,李晶選擇了湖南農大動物醫學專業,希望學成回家後能幫到父母擴充套件自家的養殖場。2013年大學畢業後,她真的回到家鄉與父母一起養起了豬。2015年,她開始發展豬肉加工產業鏈,香腸成為首選。

  無獨有偶,與李晶相隔不遠的夫和村,有一位姑娘叫羅丹。小時候,放學回家幫媽媽撿土雞蛋是她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將來一定要辦一家好大好大的養雞場,撿好多好多的土雞蛋。”夢想,在少女的心裡紮下了根。

  羅丹家裡條件苦,初中畢業後就跟著院裡的堂哥堂嫂到深圳打工。兩年後,她聽說玩具廠毒性大,便回到了家裡。在家鄉邵東,羅丹先後做過茶館、飯店、麵包店等行業的服務員。“那時候很苦,每月工資才三四百元。自己留點零用錢,剩下的寄給爸媽。”羅丹的眼裡泛著淚花。

  2007年是羅丹人生的轉折點,她跟著遠嫁浙江的表姐一起到浙江開店做服裝生意,表姐出錢開店,羅丹進貨賣貨,幾年下來羅丹掙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既然創業就要做自己的品牌。”2014年冬,羅丹回到家鄉重拾兒時的夢想,決心辦一家養殖場。

  2015年初,李晶和羅丹在一個朋友的聚會上初次見面。她們聊兒時的夢想,聊家鄉的趣事,當聊到養殖和電子商務時,兩人相見恨晚。聚會後,兩人合計著一起創業。

  “既然選擇回鄉創業,那麼專案肯定要和農村、農民、農產品聯絡起來,高大上的東西我們不去沾,紮紮實實圍著土特產做好文章。”採訪中,李晶笑著說,“人們總是懷念記憶深處的那種味道。其實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想還原食物的本味,把記憶中的那種味道呈現出來。”一拍即合,李晶和羅丹註冊了湖南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

  B

  微商代理,產品暢銷全國

  “現在養雞都工廠化了,在商場買回的雞蛋硬是少了點什麼味道。”於是,她們下定決心,產品一定要最正宗的土雞蛋。愛吃雞蛋的“蛋姐”羅丹就發揮特長,負責土雞養殖專案。

  “現在市場上香腸品種繁多,口味也是千奇百怪,還有些香精味甚至蓋過了肉質的味道。只有農戶養殖的豬肉純手工製作、炭火烤制,顧客才會喜愛。”“腸妹”李晶對香腸情有獨鍾,說起香腸滔滔不絕。

  公司成立一年,她們已建立4個土雞養殖基地,生態山林裡五穀雜糧放養。因為品質有保障,土雞蛋有了一群相對固定的“粉絲”,3元多一個的雞蛋平均每天能售出3000多枚。去年春節前還出現了一蛋難求的局面,有一家企業一次就下單1100箱,過了5天貨才發出去。

  “腸妹”李晶則師承當地一位做了幾十年香腸的老師傅,用什麼部位的肉,放多少鹽,醃漬、熏製多長時間都很講究,反覆試驗並改進後,香腸專案也正式上線,原味、甜味、麻辣等多種口味可滿足不同人群。“絕對不加防腐劑等新增劑,倉庫也沒有一根事先做好的香腸,都是按訂單現做現賣。下一步我們要推出香腸熟食,開啟包裝直接可以吃到屋裡的味道。”李晶一臉嚴肅。

  “你看,又有一位廣州的客人發微信要訂20斤香腸。”這是李晶當天的第16單生意。

  現在,公司已在全國各地有158個微商代理,也為其他電商平臺和線下供貨,並建有網站、公眾號微信商城和淘寶店鋪。

  C

  堅守傳統,做中國第一生態農產品

  “山村林地好風光,阿妹來把土雞養,生態養殖雞兒歡,土雞蛋啊不愁銷。”5月3日,在邵東魏家橋鎮包留村一組的土雞養殖場裡,李晶和羅丹提著籃子,哼著自己編寫的歌謠撿拾土雞蛋,歡快的歌聲在養雞場迴盪。

  雞蛋真不真,一掃便知曉。員工在每個綠殼土雞蛋包裝盒上貼上二維碼標籤,只要拿手機掃一掃,就可在視訊上看到土雞養殖的整個場景。“傳統推廣太貴也不夠精準,我們會深耕微信,做一對一的互動平臺。”李晶說,當第一批貼上二維碼標籤的綠殼土雞蛋發到微信上時,沒花一分錢的推廣費竟獲得了數千瀏覽量,一時訂單不斷。

  “農村有很多的好農產品,這些東西又是城裡人夢寐以求的,我們通過‘網際網路+農業’平臺,實現田間到餐桌的無縫對接。”對創業魚***微訊號:cyy2022***說起規劃,李晶思路非常清晰,要以“發現鄉間美味”為宗旨,提供“媽媽手藝和兒時味道”,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只要我們不改初心,用心經營,相信‘土裡生金’絕對不會是一句空話,我們用行動證明,生養我們的這片土地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實現夢想!”對未來,她們信心百倍。

  如今,李晶和羅丹在當地已小有名氣,經常會有創業青年上門取經。李晶和羅丹說,公司將遷往新邵縣電商產業園,結合當地特色農產品開發新品,年底之前想推出黑豬香腸。“我們的目標就是做中國第一原生態放心綠色農產品,讓您感受純正的傳統美味。”

  創客說

  “不改初心,生養我們的這片土地依然可以實現夢想。”——李晶

  “創業花朵,只有奮力拼搏全心澆灌才能絢麗地綻放。”——羅丹***三湘都市報 文/圖尹建國 陳志強 陸益平***

  微商市場營銷案例分析二

  微商有前途嗎?在還沒有看到清晰的商業模式之前,微商們也只得走一步算一步了。至於那些“月入過萬”、“日賺過千”的商家們而言,還能風光多久?隨著社會化分銷接踵而來,各大平臺的“千商百戰”,行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變革來臨,迎接挑戰。

  昨天,一條由俞敏洪等人投資的一個名為“大V店”的微信電商專案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本來作為明星企業家的俞敏洪身上就有太多的光環,加之投資的又是如火如荼的“V店”***其實就是微店***,這下徹底點燃了微商們的夢想,連大佬都如此看好微商,普通的商家又有何理由看衰呢?

  微商,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個飽受爭議的詞了,喜歡他的人認為未來它將和pc端的淘寶平分秋色;厭惡他的人會認為,微商必死,它違背了微信社交的天然屬性,騰訊出手只是早晚的事。不管是看好還是唱衰,筆者認為現在蓋棺定論還為時過早。既然大佬都看到了微信營銷的商機,那說明至少在某個時間段裡微商還會火一陣子。

  為何要投資 “大V店”

  “大V店”的定位是讓媽媽和自媒體人輕鬆開店,為何將人群鎖定在媽媽和自媒體上,通過分析和判斷,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瞄準了移動端的碎片化時間。移動網際網路的第一大屬性就是移動化和碎片化,對於微商來說,如何抓取使用者的碎片化時間將是產品銷售好壞的關鍵。操作過微信公眾賬號的人都知道,瞄準某個時間段推送訊息[轉載:/],更容易達到理想的效果。與抓住節點時間不同,“大V店”抓住的是背後操作的人,媽媽和自媒體群體有更多的自由時間來做這一事情。

  第二、解決了微商的信用問題。既然叫“大V店”,那麼首先一定是在某個行業或某個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其次有著自己的使用者和粉絲。像微博大V一樣,號召力和影響力成為決定使用者是否購買的關鍵因素。俞敏洪他們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用大v的公信力來解決粉絲和使用者對產品的質疑。這也是自媒體人微信變現的最佳方式。

  第三、用人格來為品牌背書。既然解決了信用問題,那麼下一步就應該是積累品牌。微信雖然不是一個營銷工具,但卻是一個很好的CRM客戶關係管理。自媒體平臺本身就是一個逐步積累粉絲的過程,變現的方式也只有通過把這些忠實的粉絲轉化成潛在的客戶。這和“大V店”的目的是不謀而合的。加上有人格為產品背書,品牌效應、口碑效應很快就可以做起來。

  大V店面臨的兩大難題

  儘管“大V”的影響力和公信力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依舊有兩大難題亟需解決:

  一是“V店”的流量哪裡來。有人說,大V開店還需要擔心流量嗎?大凡做過微商的朋友都清楚,再有影響力的人也希望每天有不同的新人關注自己,買自己的產品。微信不同於微博,不是每個人都有韓寒、李開復那樣的影響力,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羅振宇、鬼腳七那樣的專業度,微商裡願意為你買單的人十有八九是你熟悉的人。對於許多隻能稱為“買手”、“達人”來說,還得不斷為他們輸送流量。否則,“V店”也只能是一個空殼。

  二是如何對使用者進行有效管理。粉絲和使用者的管理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在“大V店”上,基本上是用知名度和影響力來做使用者沉澱。而這種沉澱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沒有利益的驅動和好玩的東西很難留住這些粉絲[轉載:/]。它與關注公眾賬號不同,可以和大V學習東西,分享乾貨。而“V店”純屬一個交易平臺,而且很多媽媽、自媒體人根本搞不清該賣什麼。在公眾賬號裡大V還可以通過自媒體招聘的方式來變現,而在“V店”上很難做到這一點。

  雖然大家都在熱吵微商,認為微商將是大勢所趨。但是雲山霧罩的微商依舊讓人撲朔迷離,口袋購物融資了3.5億美元,京東購物***又讓人駐足觀望。這一切的未知讓無數商家失望又希望,於是人們不禁要問:

  微商的未來在哪裡

  這一問題不光是商家們在問,微信開發者也在問,至於答案在哪裡誰也不知道。微商會不會迎來春天筆者也不清楚,但是有兩個問題微商們必須要清楚。

  何謂微商?微商一詞的興起暫無官方定義,以微博、微信等各種自媒體為依託,不以地域為限制可實現線上支付的個體銷售行為統稱為微商。換句通俗的話來說,微商就是在你的微博微信上賣衣服賣包賣鞋子賣雜貨的朋友。每談及此,大家可謂苦不堪言、槽點滿滿,拿朋友圈來說,昔日好友整天在朋友圈賣著你根本用不上的商品,礙於面子不好拖黑,可看久了當真影響心情。尤其好友還來推銷讓你支援下生意,更是讓我們的處境萬分尷尬。於是一提微商就友盡的事也不乏於耳。那麼問題來了,微商真的有未來麼?

  其實作為一個新的流量紅口,微商的興起也在理所應當之中。面對這麼多的使用群體,只要合理利用,微商群體的興盛也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問題在這個時候來了,面對自己的朋友圈,面對自己的關注群體,如何去做,做的時候著重點是什麼,我想大家真的應該可以考慮下,畢竟微商要利用的資源其實有很多。

  微商要善於利用圈子效應鎖定潛在客戶。從最普遍的微商困境來看微商的失敗之處往往在於選對了平臺卻選錯了物件。微信、QQ的確擁有巨大的流量資源,但是卻並不等同於客戶資源,畢竟需要購買商品的群體和你的朋友並不能完全重合,怎樣正確篩選你的客戶群是微商得以發展的前提。也就是說,我們要尋找需要我們產品的客戶,這便需要圈子效應。那麼什麼是圈子效應呢,舉個例子,臉上愛長痘痘的兩個人更容易產生共同話題,也更容易結伴購買相關祛痘產品,所以反推來說,如果我們要進行祛痘產品的營銷推廣就要優先鎖定有需要的群體,而這個群體的特徵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客戶的特徵。為了避免對牛彈琴的尷尬,利用圈子效應鎖定潛在客戶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微商要巧妙利用人際關係紐帶,促進二次營銷。微商的優勢之處另一方面體現在微商和客戶之間往往存在交易之外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頭疼於怎樣拒絕微商的兜售的原因所在。簡而言之,因為這層關係的存在,人們更傾向於購買微商銷售的產品。但是,我們應該警醒的是,促成這單交易的絕不是僅僅的道義支援,而更是發自深層的信任感,試想如果你的產品質量差勁且售價高於同類,第二次交易將從何談起呢?一錘子買賣自然能夠帶來短期盈利,卻終不是長久之計,這樣的微商難逃被拖黑的命運。所以,人際關係紐帶是微商發展的資源,卻更需要微商們小心經營用心維護。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更多的忠實客戶。

  微商應依賴其他自媒體形成粉絲效應。既然微商依託於自媒體得以成活,反過來,自媒體也可以供給微商更多的資源。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知名博主線上營銷周邊產品。自媒體創作者利用自己積累的粉絲資源巧妙的轉變成客戶資源,進行相關範圍內的產品營銷可謂精明之至。比方說瘦身小組推廣開來的瘦身精油往往比其他途徑更具說服力,同道中人好評的產品通常更值得信賴。韓國辣媽鄭多燕正是精深此道才推出了一系列健身操視訊進行出售。這便是微商可以從自媒體平臺藉助的又一大優勢:粉絲購買力。

  微商會以何種形式存在: C2C或 B2C或兩者並存

  目前,微商分為兩種流派,一種是以口袋購物為首的C2C流派;另一種是以京東微店、微盟旺鋪、口袋通微商城等國家隊和微信第三方為主的B2C流派。他們都有各自的優勢,口袋購物有強大的商家基礎,京東微店有“國家隊”作支撐;第三方能聚合分散的社會化媒體流量。很難看出哪一方有明顯的勝勢。筆者認為,這兩種形式都有可能存在,就像淘寶和天貓,不會因為任何一方的強大而另一方就衰亡。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未來移動電商***排除pc端***如何發展,騰訊一定是贏家。微商要麼成於微信要麼成於APP***目前只有APP+微信兩種表現形式***。京東微店搶了B2C的生意***目前正在積極進軍C2C***,口袋購物搶了C2C的市場,無論怎麼樣,騰訊都有一種勝券在握的姿勢,有錢就是任性,反正口袋購物和京東我都投了,左右押寶京東***微信***,右手押寶口袋購物***APP***。

  離開朋友圈微商怎麼辦

  捆綁在微信上的微商,不免讓人有些擔憂。從目前來看,除了朋友圈之外似乎沒有更多更好的渠道來進行品牌曝光。QQ空間已經過時,微博和微信又相互“掐架”,陌陌、易信活躍度直線下降,至於BBS、貼吧效果甚微。左思右想除了朋友圈似乎沒有更好的營銷通道,但是在朋友圈做推廣營銷,是一件極其冒險的事,稍有不慎,就會被官方“秒殺”。筆者認為微信應該既然想做電商又不想破壞朋友圈生態,就應該同朋友圈一起,並列開放一個“購物圈”的營銷通道,否則不僅把使用者作死,還會將自己置於不利之地。

  總結

  在還沒有看到清晰的商業模式之前,微商們也只得走一步算一步了。至於那些“月入過萬”、“日賺過千”的商家們而言,還能風光多久?隨著社會化分銷接踵而來,各大平臺的“千商百戰”,行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變革來臨,迎接挑戰。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微商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