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高效飼養管理方法

  狐狸,具有長長的針毛和柔軟纖細的下層絨毛,通常毛色呈濃豔的紅褐色或高貴的白色。那麼狐狸應該怎麼飼養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1 準備配種期的飼餵

  經過實踐證明,公狐從配種結束,母狐從斷乳以後,幼狐從8月末就進入下一個繁殖季節的準備配種期,是一個長期準備過程。

  因為公狐在配種期和母狐在產仔哺乳期體力消耗很大,要有一個恢復體力階段,從8月末到9月初,公母狐***包括當年幼狐***的性器官開始發育,以迎接下一繁殖季節的到來。為了加快種狐體力恢復,種狐配種結束後,種母狐斷乳後10-15d 以內, 飼料營養水平仍要保持原來標準。

  從8月末到9月初,公狐睪丸和母狐卵巢開始發育,飼料水平要有所提高。無論是銀黑狐還是北極狐按重量比動物性飼料不低於65%,並補加維生素E5~10mg。只有保證上述營養水平,才能使性器官正常發育。

  銀黑狐從11月中旬開始,北極狐從12月中旬開始,已進入準備配種期的關鍵階段,飼料營養水平要求可提高,按重量比,動物性飼料要達到65%~70%。每隻每日需維生素E10~15mg,接近配種期時要達到30mg。同時為保障狐群飲水的供應,每天最少要喝2~3 次。

  2 配種期的飼餵

  每年的2月中旬至4月中旬為藍狐發情配種期***其他品種狐狸或早或晚***。此期是狐狸年度管理的第一個關鍵環節。

  ①發情配種期,每天分早晚對母狐進行一次全面檢視,根據發情情況做好配種前的發情記錄,並編好公母狐籠號。如到了發情期,要在飼餵前適時放對配種。為達到配種確切的目的,當初配成功後,然後要再復配2~3次。

  近年來,由於受暖冬氣溫高的影響,個別母狐有早發情現象,因此養殖戶切不可掉以輕心,春節前對所有母狐特別是經產狐進行一次檢查,做到“特事特辦”。

  ②在發情配種期要適當對公母狐新增些新鮮的肉蛋乳肝魚等營養豐富的飼料,以滿足其營養需要。其次不要喂的過飽或飼餵酸敗食物,並保持食具和場內清潔。

  ③在發情配種期要保持場內安靜,儘量不讓外人進入狐場,給狐狸造就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同時,保證供應充足的清潔飲水,並做好防暑降溫。其次,無特殊情況不要抓狐,以免造成母狐流產。

  ④除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外,還要在飼料中新增些適量的維生素E 丸和魚肝油乳劑,以保證母狐和胎兒正常發育的需要。

  3 懷孕期的飼餵

  配種結束後,母狐處於懷孕期,公狐則進入體質恢復期。母狐懷孕期的飼養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保證胚胎正常發育,是決定生產成敗的最關鍵時期。

  妊娠母狐喜安靜,所以要保持養殖場安靜。懷孕後期胎兒發育快,需要大量營養物質,切忌飼餵黴爛變質和冰凍飼料,以防造成流產。

  妊娠期營養水平是全年最高時期, 在日糧安排上要做到品質新鮮、營養全價、品質穩定、易於消化、適口性強,並依據妊娠期的程序,逐步提高水平。此期飼料重量比為:

  魚62%、肉23%、穀物10%、蔬菜5%;幹飼的總克數每日每隻平均450g,另加23.7%的水。另外每日每隻添喂酵母8g、羽毛粉3g、食鹽0.5g。

  同時,還要及早做好產前準備工作,推算出每隻母狐的預產期,並記在小室側壁,從最後一次配種日期向後推算52d,即為預產期,在產前一週要將產箱清理乾淨並消毒,鋪上墊草,保持環境安靜,準備接產。

  4 哺乳期的飼餵

  狐狸在產仔哺乳期飼養的中心任務是提高母狐泌乳能力,提高仔狐成活率,促進仔狐生長髮育,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母狐由於產仔、哺乳身體消耗很大,需加強母狐的飼養,最好是少喂勤添,3d後日喂3次,定時定量。

  而仔狐生後3周全是母乳來保證仔狐的生長髮育,所以母狐的泌乳量及品質直接影響仔狐的發育。

  而仔狐發育也是很快的,出生仔狐重100g 左右,生後10d體重可達到500g斷奶分窩就能達到1820g,同時在各個階段補給不同量的飼料。仔狐在出生時有短而稀的胎毛,50-60日時胎毛生長停止。

  仔狐出生20—25d 以後母狐泌乳量開始減少,滿足不了仔狐的需要,因此仔狐長到3 周左右就應進行補飼,一般每日補飼2 次,這樣一是可以減輕母狐的哺乳負擔,

  二是可以滿足仔狐生長髮育的需要。仔狐的飼料應當是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可將新鮮的魚、肝、蛋、乳等調成糊狀,讓仔狐採食。

  5 育成期的飼餵

  適時斷乳分窩,有利於仔狐的生長髮育和母狐體質的恢復。仔狐一般在45日齡左右斷乳分窩,將全部仔狐從原籠內移至幼狐籠,生產中可根據仔狐的生長髮育情況靈活掌握,身體強壯的,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應早分窩;身體較弱的應推遲分窩時間。

  斷乳分窩前,應根據狐群的數量,準備好籠舍、食具、用具、裝置等,並且要嚴格進行消毒和清洗。斷乳太早,由於仔狐獨立生活能力差,易出現生長受阻;斷乳過晚,仔狐間常出現爭食咬架現象,會影響弱仔的生長,且浪費飼料。

  斷奶後前10d的日糧,仍按哺乳期補飼的日糧標準進行飼餵。在2-4月齡期間,日糧必須含有足夠量的營養物質,以保證幼狐快速生長的需要。7-23周齡的幼狐,必須提供佔飼料幹物質重40%以上的蛋白質,飼料中應補充適量鮮血和增加脂肪供給量,以提高狐的毛絨質量。

  當育成期的日糧中可消化蛋白質量低於代謝能28%~30%這一標準時,幼狐雖體重增長正常,但體長增長速度減慢。飼料中的脂肪要新鮮,脂肪氧化會降低必需脂肪酸的營養作用,育成期幼狐易出現黃脂肪病。

  6 防治疾病

  狐狸很少鬧病,但仍要做好預防接種。狐狸的疫苗一般都在分窩2~3周後根據狐群的狀況,注射犬瘟熱、狐腦炎、病毒性腸炎等疫苗,也可注射二聯苗或多聯苗。

  育成期幼狐從母體接受的免疫力逐漸減弱,機體免疫機能還不夠完善,因此,要加強防疫工作,防止通過飼料和飲水傳播疾病。狐狸常見的疾病主要是腸胃炎,多由食物不清潔或不新鮮引起的。

  病狀是排稀便,嚴重影響食慾和精神。投給磺胺藥類,如碳胺消炎片等即可。其次,狐較容易感染蛔蟲,可定期加強消毒,即可防治。此外,有的還感染外寄生蟲,主要是疥癬蟲。發現後,要隔離治療,加強消毒,以免傳染。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