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小龍蝦的注意問題

  小龍蝦是種美味的食物,在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我們也有很多是需要注意的,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養殖小龍蝦注意問題

  一、放養密度要合理,不可以太高

  過高的放養密度能增加小龍蝦存塘數量,降低養成的成活率,飼料的投入量大,增加了養殖的成本,養殖蝦規格小,降低了養殖效益,增加了養殖風險,因此放養密度要合理,要根據技術水平和養殖條件決定合理養殖密度。一般情況下主養小龍蝦塘口每畝放養6000-8000尾,規格為70-80尾/斤。

  二、水草移栽是關鍵

  水草移栽與投放對提高小龍蝦養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水草是小龍蝦重要的植物性飼料,有利於降低成本;是小龍蝦脫殼的隱蔽場所;在高溫季節可以達到降溫作用;吸取水中的養分,有利於水質的改良和穩定,因此水草的多少對小龍蝦養殖非常重要。小龍蝦養殖池一般種植伊樂藻、苦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2-3月份水溫較低時種植伊樂藻,4月初水溫上升後種植苦草、水花生等。水草覆蓋整個水面的60℅左右。伊樂藻栽種要實,4-6m栽種草條塊,相隔3m左右的水路。水花生以條式移栽為好,水花生條30cm,相隔3-5m,中間移栽伊樂藻。栽完之後,向蝦池注水20-30cm,等水草長滿全池後逐步加深水位。

  三、注意及時換水

  有人認為小龍蝦能生長在汙水溝等惡劣的水域中,對水質要求不高,實際上,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水質汙染是小龍蝦大批死亡的要原因之一,因此,適量的換水非常重要,不但有利於改善水質,而且可以刺激小龍蝦脫殼,有利於生長速度的加快和產量的提高,但是過多的頻繁的換水也不行,高溫季節每半個月換水1-2次 ,每次換水1/4 左右。

  四、池塘不能太淺

  池塘太淺易造成水質突然變化,夏季水溫增高容易使小龍蝦甲殼變紅,性腺成熟,小龍蝦易掘洞穴居。一般在高溫季節池塘的水深保持在60cm之上較為適宜。

  五、防止自相殘食

  當食物供應不足時,小龍蝦之間會互相殘殺,主要是捕食剛脫殼的軟殼蝦,所以自相殘食已經是阻礙產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產中應注意重視飼料的投喂和人工隱蔽物的設定。一要根據小龍蝦的不同發育階段投喂不同的飼料,二是飼料投喂量一定要足,三是要加強水草栽種及其他人工隱蔽物的設定,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小龍蝦自相殘殺。

  養殖小龍蝦注意事項

  1、關於小龍蝦養殖注意事項之食物投放問題,防止小龍蝦苗自相殘殺。

  當小龍蝦食物供應不足的時候,小龍蝦之間會互相殘殺,這時候剛脫殼的軟殼蝦就要遭殃了,這也是嚴重阻礙小龍蝦產量的一個標準,所以水草種植量一定要足,但是不能超,飼料投放要根據小龍蝦不同週期投放食物飼料,而且量一定要足量。

  2、池塘水不能太淺

  夏季水溫較高容易導致小龍蝦甲殼變紅,性腺成熟,小龍蝦易挖掘洞穴居住。一般水溫較高的時候,池塘水量一定要保證60cm以上,避免水溫過高造成的影響。

  3、池塘換水必須要及時。

  水質汙染的情況下會導致小龍蝦批量死亡,嚴重影響小龍蝦批量養殖產量,所以,經常換水非常重要,不但有利於養殖小龍蝦存貨,還可以刺激小龍蝦脫殼利於生產加速,產量增長,但是也不能過於頻繁,一般高溫季節每月換水2-4次,每次換水1/4.

  4、水草移栽是關鍵

  水草移栽與投放對提高小龍蝦養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水草是小龍蝦重要的植物性飼料,有利於降低成本;是小龍蝦脫殼的隱蔽場所;在高溫季節可以達到降溫作用;吸取水中的養分,有利於水質的改良和穩定,因此水草的多少對小龍蝦養殖非常重要。小龍蝦養殖池一般種植伊樂藻、苦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2-3月份水溫較低時種植伊樂藻,4月初水溫上升後種植苦草、水花生等。水草覆蓋整個水面的60?G左右。伊樂藻栽種要實,4-6m栽種草條塊,相隔3m左右的水路。水花生以條式移栽為好,水花生條30cm,相隔3-5m,中間移栽伊樂藻。栽完之後,向蝦池注水20-30cm,等水草長滿全池後逐步加深水位。

  5、小龍蝦養殖放養密度問題

  過高的放養密度能增加小龍蝦存塘數量,降低養成的成活率,飼料的投入量大,增加了養殖的成本,養殖蝦規格小,降低了養殖效益,增加了養殖風險,因此放養密度要合理,要根據技術水平和養殖條件決定合理養殖密度。一般情況下主養小龍蝦塘口每畝放養6000-8000尾,規格為70-80尾/斤。

  養殖小龍蝦的要點

  第一,人。養殖小龍蝦的人在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蕭何”,成在人的管理,敗也敗在人的管理。比如放苗、水草管理、水質問題,放苗的時候應該輕拿輕放、把蝦苗四散開來投放讓蝦苗自己慢慢爬走,而有些人由於一次投放蝦苗較多,便直接將蝦苗倒在池塘邊上,蝦苗都堆在一起,最後導致缺氧死亡,蝦苗損失過半;高溫季節水草生長迅速,如果不“去頭”很快便會蔓延至整個池塘,導致水體流動性差,水草一腐爛還會引起水發黑、發臭的問題,不及時處理小龍蝦會出現黑底、死亡的現象。

  第二,氣候。外塘養殖小龍蝦終究還是要“靠天吃飯”,氣候決定了小龍蝦的生長快慢、影響小龍蝦發病情況,因此可以說小龍蝦養殖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像今年6月、7月的連續陰雨天,溫度偏低,導致小龍蝦生長緩慢,而到了8月之後又有連續四十多天的高溫天氣,超過一半的小龍蝦都出現上坡、上草的情況,有些發現晚、處理不及時的出現大量死亡的情況。

  第三,病蟲害及天敵。今年的3月、4月以及7月、8月,蟲害發生特別厲害,嚴重的池塘,兩三天就把整個池塘中水草的葉子吃的精光,小龍蝦失去水草的庇護,蛻殼的時候相互殘殺,以致蛻殼時死亡率過高。而像老鼠、蛇、青蛙等天敵,會吞食小龍蝦蝦苗。

  第四,飼料品質。飼料品質的好壞決定了小龍蝦吃不吃、吃多少飼料。優質飼料小龍蝦吃食旺盛、生長快、發病少、餌料係數也低,可以降低飼料成本。

  第五,行情波動。行情波動分為兩塊,一個是苗種價格,另一個是商品蝦價格。早期3月、4月的時候,蝦苗價格在18——22元每斤之間,這批苗放下去之後要到五一之後才可以上市,投苗規格大的趕在五一之前出蝦還可以賣個好價錢,28元左右每斤,五一過後商品蝦價格一路下跌,13元每斤都有人出售。高價買苗,低價賣蝦,養殖小龍蝦的利潤又會被啃噬大半。

>>>下一頁更多精彩“為什麼小龍蝦塘要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