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營銷品牌案例分析

  不作充分的分析研究,處理事物就容易產生畸輕畸重的現象。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從零開始,看我是如何搭建優秀微信公眾號的

  2014年9月份開始接觸微信公眾平臺,剛開始時一個月粉絲近1000,新生較多,沒有線下推廣,靠的是口碑宣傳,初期提供新生答疑平臺,11月份左右被學院收為官方平臺使用,並於12月份正式認證改名。目前粉絲數近5000人,這點成績不容樂觀,大神求別拍磚,放假回去再開始宣傳。

  結合自己運營公眾號的經驗,從內容、功能、互動、宣傳這幾個方面跟大家分享下我是怎麼做的。

  【內容】

  寫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太過正式的文案咱不要,太多人知道的東西咱也不推了。

  本土化內容:本土化的圖文最容易引起學生們的共鳴,一篇優秀的文章比你去苦苦宣傳強大多。.這點很多高校運營者都非常有經驗,通過學習他們,寫一些本土化推文,閱讀量、轉發量確實非常明顯。

  結合校園時事:對校園內舉辦的活動、熱門時事進行報道。

  附和學生需求:寫一些跟他們有關的推文。

  貼合生活:可以叫老師、宿管、校衛等傳送錄音,推文等資訊。

  此外,傳送推文的時間也要把握好,結合自己本校的實際情況推送.建議晚上睡覺前30分鐘,或者早上第一二節下課後。排版這一塊也是非常重要的,圖文結合效果最佳。

  範文參考:

  《如果我在清職遇見你》

  《關於清職不可不知的50個真相》

  《你好,我是清職院,這是我的簡歷》

  《秀青春、晒活力,新年第一張自拍》

  選單的設定:因為我運營的賬號是官微,學院的資料板塊是不能沒的。當然,我不會像官網那樣子去釋出太過政治化,規範化的東西,還是以學生為中心。板塊設定大體的思路為:

  第一:學院模組,學院資料資訊資訊等;

  第二:功能模組,供學生查詢教務等功能;

  第三:互動模組,提供線上互動平臺,開設表白牆,起床簽到等功能.

  建議選單名稱沒事換換口味。

  【功能】

  查成績、查課表、圖書館圖書檢索、CET查詢、等實用功能是學生要用到的。

  如果你不懂開發技術,可以藉助一些第三方平臺

  結合實際情況,推出新功能,讓平臺持續保持新鮮感。我運營的公眾號,的功能都是自己開發,同時也分享了自己開發的很多功能給高校運營者。

  諸如:校花校草投票系統、期末求籤系統、四六級記單詞、人臉識別、姨媽助手、課表成績查詢等功能。

  【互動】

  要做不一樣的公眾號就要做不一樣的工作,互動是增強使用者粘性的最好方式,通過交流,可以瞭解到使用者需求,公眾號也可以根據這些調整下提供的服務功能,使用者粘性大,你的平臺就不愁沒人去關注了。前期我的公眾號能在一個月有這麼多粉絲關注也是這個原因,新生太多問題要了解了。

  放假了,圖文的普遍閱讀量都是少得可憐,於是把每天的推文改成每天一句問候或者一道IQ題。

  【宣傳】

  線上宣傳:Q群、朋友圈、空間、貼吧、微博是主要陣地.請注意,貼吧幾乎是新生了解學校的***,戰略位置意義重大!

  線下宣傳:校園主幹道貼海報、擺展板、派傳單等方式。

  活動宣傳:晚會提供微信大螢幕、線上策劃活動等,經觀察發現,學生對於拉票這個行為頗敢興趣。我結合自己學校的情況,開發出了校花校草投票功能,限制了每人的投票次數。於是就有拉票的粉絲圍觀了。增粉效果不錯。

  功能宣傳:本公眾號提供方便的查成績、課表功能,並且擁有社團線上報名的功能,盡力去讓學生變得更“懶”,那麼他們對你的依賴就不用擔心了。

  二

  日前,廣東韶關千年寺廟東華禪寺的一則招聘廣告在微信朋友圈火了,這則“我佛要你!”的招聘廣告在釋出5天之後,被點選100多萬次,吸引了全球超過4000份簡歷。由此,朋友圈招聘再次成為企業和求職者的話題。記者發現,不僅朋友圈,微群招聘和微信公眾平臺招聘也不斷被使用,當下微信求職招聘一時風頭勁起。

  朋友圈招兵買馬,越玩越新鮮

  “歡迎大家推薦靠譜人員,成功入職者公司和我個人都有獎勵和回報。”廣州一家教育集團的網路營銷部經理陳先生日前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招聘資訊,一口氣招聘8大崗位,涉及網路營銷、SEM、新媒體運營、UI高階設計師、NET開發、網路諮詢、網站編輯、文案策劃。據瞭解,該公司今年加大了“教育+網際網路”拓展力度,所以大舉招兵買馬。

  如果只是在微信朋友圈釋出招聘資訊,然後提供一個郵箱,讓求職者發簡歷,現在這種玩法在“新新人類”看來有點OUT了,比較新的玩法是製作一個“微招聘系統”,在朋友圈釋出招聘職位,求職者可以直接在上面“立即申請”職位,也可以“收藏職位”或“分享”職位。據瞭解,現在已經有網站提供“微信招聘官網”的服務,可以實現職位資訊在朋友圈傳播。

  其實,微信朋友圈的招聘玩法有很多,今年三八節前夕,深圳一家公司的招聘資訊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該公司的招聘資訊正文只有寥寥數字,僅有公司名稱、網址、電話、郵箱、聯絡人等最基本的資訊,但配圖所透露的“約會補貼”等生活福利和轉發即可領取38.38元紅包的資訊,還是引發了網友廣泛關注,一夜之間在朋友圈狂轉刷屏。

  微群招人,“推薦成功者有大餐”

  在微信招聘裡,微群是一個很重要的“地盤”,許多微群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彼此之間有人才需求時便會發布招聘資訊。記者加入了一個關於教育行業的微群,這個微群近200人,囊括了教育培訓行業許多老闆、職業經理人和一線主管等,成員之間釋出招聘資訊很有意思,有機構招聘一名城市主管,釋出資訊稱“誰有朋友推薦?推薦成功有大餐!”有機構招募幼兒培訓教師、示範指導園長,有機構招聘人力資源總監,還有機構招聘校長以及各科老師,由於供求資訊不斷,微群一時像個“農貿市場”。

  業內人士稱,微群招聘有好處也有侷限,微群招聘相當於“內薦”和“獵頭”,如果微群成員很多且行業特色鮮明,在微群釋出招聘資訊相對有效,如果成員較少則作用有限,至多隻是讓朋友知道罷了,招聘難以完成。

  公眾平臺招聘,人才市場也玩得風生水起

  現在用於求職招聘的微信公眾平臺很多,大部分是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開設的,還有一小部分是傳統的招聘網站和人才市場開設的。招聘網站開設公眾號*********多以釋出職場資訊為主,求職者也可以通過“查詢職位”、“訂閱職位”,甚至“投遞簡歷”。人才市場開設的公眾號除了釋出職場資訊之外,也釋出最新的招聘會資訊和最新的急聘資訊。有的人才市場的公眾號提供了“微信求職”和“招聘會”查詢功能,或“我要求職”、“我要招聘”、“招聘會排期”等功能,還不定期釋出“最新急聘資訊”,將人才市場的一些急聘崗位及時提供給求職者,求職者可以馬上電話聯絡相關企業。有的人才市場還計劃在招聘會場裡設立“微信招聘牆”,讓知名企業的招聘二維碼集體“上牆”,求職者掃碼之後,能與企業聯絡和互動。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