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信貸是什麼意思

  汽車信貸是指貸款人向申請購買汽車的借款人發放的貸款,也叫汽車按揭。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汽車信貸的意思,希望能幫到你。

  汽車信貸的意思

  20世紀90年代末,國內的一些銀行開啟了汽車信貸業務,新世紀初,經過初步嘗試汽車信貸後,國內許多銀行預感汽車信貸的獲利機遇,紛紛開出了汽車信貸業務。在2002年,汽車信貸業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迎來了汽車信貸的春天。

  這個發展高峰持續了兩年多。期間,各家銀行大顯身手,重點營銷汽車信貸業務。如,開展車貸優惠月、優惠季活動。申明,凡在此期間辦理購車貸款的客戶可降低利率等。有的銀行索性對購車貸款客戶全部實行利率下浮政策。在車貸業務營銷上打起了價格戰。有銀行認為,為了奪取客戶,就得犧牲某些利益。 價格戰正酣,銀行間又開時間戰。電臺、電視,報刊,雜誌時時報道各家銀行辦理車貸業務時間,這邊剛報道某銀行辦理車貸需五天時間,那邊又稱另一家銀行三天就可。接著,又有某銀行誇口一天就可搞定。搶奪時間使車貸業務走入了怪圈。似乎時間越快,車貸業務就多;時間越短,利潤就越高。

  汽車信貸這塊在當時十分誘人的“蛋糕”,不僅遇到銀行間的瓜分,且遭到保險公司的加入。隨著購車人群的高峰迭起,保險公司亦湧入車貸市場,它們推出購車貸款的保證保險業務,在為銀行車貸提供擔保的同時,也為自己開闢了獲利新徑。

  汽車信貸領域的另一位主角就是汽車經銷商。他們藉助銀行、保險公司車貸業務的蓬勃興起,推波助瀾,大大地獲取了客戶購車的高額利潤。

  兩年多的時間裡,銀行汽車信貸業務得到超常規的發展,據某家銀行統計,僅2003年車貸餘額就增加30億左右,平均每月增加2億至3億,最多的月增加達到6億多。有關金融監管機構統計,2003年底,上海各家銀行發放汽車貸款已達80多億。

  汽車信貸的風險防範

  1、引入競爭機制,積極與多家保險公司和經銷商合作。

  銀行在汽車貸款業務開展初期,貸款客戶絕大部分來自於保險公司和汽車經銷商的聯合推介,出於對保險公司和經銷商的信任,有的銀行一度忽視了對貸款客戶的直接調查。又由於汽車經銷商資信狀況參差不齊,在汽車貸款業務合作各環節中,無任何連帶責任,因此給經銷商無原則向農行推介客戶造成了可乘之機,把一些不具備經濟實力的客戶推介到了銀行,給銀行汽車貸款的按期收回埋下了隱患。銀行在與保險公司的合作中,“銀保合作”物件單一,所做的汽車貸款業務絕大部分是與當地“人保”合作,這種業務合作的幾乎“唯一”性,導致了銀行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及貸款收回上對保險公司產生了過分的依賴,若保險公司理賠不及時,就會直接造成銀行不良貸款的增加,這也是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因此,只有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堅持與多家保險公司合作,並根據資信狀況,對合作汽車經銷商進行精心選擇和清理,才能為汽車貸款業務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業務合作環境,徹底改變銀行在業務合作中的被動局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2、通過“三方”協商,建立“汽車貸款保證金”制度。

  銀行在與保險公司和經銷商簽訂“三方”合作協議時,必須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通過實行“汽車貸款保證金”制度,來維護擁銀行的利益。作為貸款銀行,必須認真做好對客戶的貸前調查工作,為信貸資金的安全奠定基礎。對於出現的不良貸款,要積極進行催收,這既是進行保險索賠的需要,也是銀行自身的責任。保險公司除參與對借款人的資信調查,還必須承諾對借款人超過三期以上的未償還貸款承擔違約賠償責任。為保證不良貸款的及時賠付,各行必須要求保險公司在銀行開立 “汽車貸款違約賠償保證金”專戶,保持一定額度的保證金,對於超過三期的未償還貸款,及時從賬戶中扣收。若保險公司未及時全額補齊專戶餘額,則待其補齊後,再繼續進行業務合作。汽車經銷商作為車輛的供應者,必須對客戶信用承擔一定責任,對車輛質量負完全責任。為保證業務的順利開展,必須要求經銷商在銀行開立“汽車貸款車輛質量保證金”專戶,根據經銷車輛數量按一定比例交存保證金,用於問題車輛回購和因汽車質量問題造成的不良貸款的扣收。

  3、審慎選擇貸款物件,實行“客戶經理承諾”制度。

  正確選擇汽車貸款物件,從源頭上嚴把客戶准入關,這是防範風險、確保貸款安全的前提和基礎。為加強貸前調查力度,確保客戶質量,銀行可建立健全“責任人承諾”制度,要求客戶經理按客戶的收入水平、經營狀況、行業風險尤其是信用程度對客戶進行分類,以此作為確定是否發放貸款、是否需要辦理履約保證保險和採取何種擔保方式的主要依據,並由客戶經理在貸款發放時簽訂“貸款責任承諾書”,把每一筆貸款的相關責任都落實到人,與工資掛鉤考核,負責貸款的調查,並承擔收回責任,確保貸款安全。

  4、明確保險條款,完善貸款手續。

  汽車貸款履約保證保險作為保險公司的一個保險業務品種,“免責條款”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保險條款對於投保人***借款人***、被保險人***貸款銀行***及車輛質量 ***經銷商提供***的責任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貸款操作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保險的失效,即“保險責任免除”。汽車貸款履約保證保險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完全保險”。因此,銀行要在正確理解保險條款的基礎上,完善貸款操作手續。一是要按照保險條款的要求認真進完善貸款的調查、審查和審批手續;二是要對汽車經銷商提供的車輛進行稽核,嚴把質量關;三是保證機動車輛保險在貸款期限內的連續性,要求借款人必須按照貸款期限一次性全額投保,不得縮短投保期限;四是在進行借款合同、保險單的修訂、變更時必須徵得保險公司的書面同意,出具“保險業務更改批單”。

  5、轉變貸款模式,積極開辦“直客式”貸款業務。

  “直客式”汽車貸款業務,具有購車方式靈活,擔保方式多樣的顯著特點,各行要逐步由汽車經銷商介紹客戶到銀行辦理貸款的“間客式”被動操作方式,轉向“客戶購車先找銀行”的“直客式”主動操作方式。通過“直客式”營銷方式,進一步擴大貸款物件的範圍,降低客戶購車成本,提高辦貸效率,提升銀行汽車貸款品牌的知名度,增強同業競爭力。通過採取住房抵押、新車抵押、第三方保證等多種擔保方式,逐步改變單純依靠保險公司履約保證保險辦理業務的狀況,分散汽車貸款風險,並有側重點的將貸款車型逐步由大型貨車向計程車、客運車和家用轎車轉變,不斷降低汽車貸款風險。

  汽車信貸的隱患

  汽車信貸業務的超常規發展確實為銀行帶來了利潤。在分享車貸“蛋糕”喜悅的同時,不斷攀升的車貸違約率向銀行業敲響了警鐘。

  對銀行來說,車貸和房貸雖同屬於個人貸款業務,但兩者所發生風險的成因卻大相徑庭,首先,汽車相對房屋來說,具有固定與流動之分。住房有其固定的位置,而汽車則不然,它具有很大的流動性。汽車可以移動,可以在全中國移動。如果客戶惡意逃債,他可以移動車輛逃走或隱藏;其二,就當前市場而言,房產是升值的,而汽車則是降價的。它的信貸風險比房貸要大。其三,車貸相對於房貸而言,貸款期限短,還款數額多,貸款收回快,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因此車貸風險要比房貸來得快而高。

  汽車價格的不斷下降,使車貸客戶的還款心態越來越不平衡,把怨氣無端地出在了銀行頭上。有位在銀行辦理了車貸購車的客戶說,看著車價每況逾下,想想每月的銀行車貸還款,心裡真是不舒服。

  車貸本身所具有的許多不確定因素註明了銀行車貸業務具有較高的風險含量。車貸風險含量的釋放使銀行違約率得到顯現。據有關銀行車貸統計,近 年車貸的違約率大大升高,已達到0.5%至0.9%,有的已超過1%。更令人頭疼的是,違約率還在不斷升高。

  車貸壞賬最終的受害者是銀行本身。在預感到車貸風險後,保險公司快速作出反映,毅然於2003年關閉了汽車貸款保證保險業務。而銀行車貸風險對汽車經銷商而言卻毫髮無損。在整個汽車信貸業務中,汽車經銷商借助銀行汽車信貸的支撐獲取了大額利潤,汽車信貸的風險隨著購車人的汽車貸款而轉嫁到了銀行身上,這個風險隨著汽車經銷商購車貸款數量的上升而增大,嚴重影響到銀行車貸業務的質量和利潤。面對無情的車貸風險,銀行無奈地承擔了所有的壞賬損失。

  其實,造成車貸風險的原因是多方的,防範和處置也不止僅限於銀行。

  就目 前中國社會而言,誠信意識不強和徵信系統的不健全,道德觀念的限制,直接影響到汽車信貸風險程度的高低。據調查,法制環境較好,道德、誠信意識及徵信系統較完善的區域,汽車信貸的違約率較低,反之,則較高。一位北方的朋友曾似真似假地說,在我們那裡,如果銀行去討債,需要牽上一條狼狗。

  銀行通過司法訴訟可追討逾期欠款客戶並收回剩餘貸款,但漫長的訴訟期和執行難,使銀行有時不得不另闢新徑。

  車貸風險的大量冒出,使銀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車貸門檻,嚴格了汽車貸款的審批。如,協作的汽車經銷商按照銷售額向銀行提供資金擔保,聯合汽車經銷商共同防範車貸風險;增加汽車貸款客戶擔保,將貸款成數降低,縮短車貸期限;對車貸客戶一般中選好,好中選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