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行業的經營方式

  建築行業就是一個圍繞建築的設計、施工、裝修、管理而展開的行業,包括建築業本身及與之相關的裝潢、裝修等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1、承包方式指工程發包方***一般即招標方***與承包方***一般即投標中標方***二者之間經濟關係的形式。承包方式有多種多樣,受承包內容和具體環境條件的制約。

  2、建築安裝企業經營方式是建築安裝企業提供建築產品的方式。在世界各國,由於建築產品型別多,生產工期長,而且價值高昂,建築安裝企業不可能墊支全部生產費用,因此,建築業的經營從一開始就採取承包方式。

  建築行業的建築藝術

  實用藝術的一種,又歸於廣義的造型藝術。指用沉重的物質材料堆砌而成的物質產品,是人類為滿足自身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動需要而創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人類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間環境。建築藝術是通過建築群體組織、建築物的形體、平面佈置、立體形式、結構造型、內外空間組合、裝修和裝飾、色彩、質感等方面的審美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實用造型藝術。建築是人類重要的物質文化形式之一。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初的建築主要是為遮風避雨、防寒祛暑而營造的,是人類為抵抗殘酷無情的自然力而自覺建造起來的第一道屏障,只具有實用的目的。隨著物質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建築才略具有審美的性質,直至發展成為以作為權勢象徵為主要目的的宮殿建築,以供觀賞為主要的目的園林建築。在各門藝術中,建築是最早的藝術之一。恩格斯認為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有了“作為藝術的建築的萌芽”了。建築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它以獨特的藝術語言熔鑄、反映出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審美追求。建築藝術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展示出人類所創造的物質精神文明,以其醒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維空間***包括頂面***和時代的流動性,講究空間組合的節律感等,而被譽為“凝固的音樂”、“立體的畫”、“無形的詩”和“石頭寫成的史書”。建築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根據建築材料的不同,可分為木結構建築、磚石建築、鋼筋水泥建築、鋼木建築、輕質材料建築等;根據建築所體現的民族風格,可分為中國式、日本式、義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羅斯式、伊斯蘭式、印第安式建築等;根據建築的時代風格,可分為古希臘式、古羅馬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古典主義式、國際式建築等;根據建築流派的不同,分類就更復雜了,僅“二戰”後,西方就有野性主義、象徵主義、歷史主義、新古典主義、新方言派、重技派、怪異建築派、有機建築派、新自由派、後期現代空間派等。但在通常情況下,人們較多地是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將建築分為住宅建築、生產建築、公共建築、文化建築、園林建築、紀念性建築、陵寢建築、宗教建築等。

  建築行業的標準

  在智慧建築和數字社群的規劃和設計中主要使用這兩套標準作為設計依據。其中,智慧化標準側重於:以建築物為平臺,強調智慧化系統設計與建築結構的配合和協調,如:CA通訊傳輸智慧、 BA智慧樓宇 、 FA消防智慧、 SA安保智慧 、 OA辦公智慧等,在技術應用方面主要涉及監控技術應用、自動化技術應用等。 數字化標準側重於:以數字化資訊整合為平臺,強調樓宇物業與設施管理、一卡通綜合服務、業務管理系統的資訊共享、網路融合、功能協同,如:綜合資訊整合系統、樓宇物業與設施管理系統***IPMS***、樓宇管理系統***BMS***、綜合安防管理系統***SMS***、“一卡通”管理系統***ICMS***等,在技術應用方面主要涉及資訊網路技術應用、資訊整合技術應用、軟體技術應用等。修訂版的國家標準《智慧建築設計標準》***GB/T50314-2006***對智慧建築定義為“以建築物為平臺,兼備資訊設施系統、資訊化應用系統、建築裝置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築環境”。

  原國家標準《智慧建築設計標準》***GB/T50314-2000***對智慧建築定義為“以建築為平臺,兼備建築自動化裝置BA、辦公自動化OA及通訊網路系統CA,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向人們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築環境”。

  按照上海市的定義,智慧家居“是採用現代計算機、資訊通訊和系統整合技術建立的家庭資訊化平臺,它通過家庭網路將與家居裝置和系統互聯並統一管理,以提供一個舒適、便利、安全、節能和環保的家居生活環境”。

  由於歷史和部門協調的原因,兩套標準的名詞、概念、系統內涵可能需要進一步標準化,避免在工程實踐和國際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混亂,加大社會溝通成本。比如:BAS與BMS、SAS與SMS。作為系統性標準,定性太多、定量指標幾乎沒有,作為教科書或職稱論文尚可,但是作為指導智慧建築這個新興產業整個行業的技術管理標準,同志仍需努力!

  建築行業的發展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它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密切的關係。2001年以來,中國巨集觀經濟步入新一輪景氣週期,與建築業密切相關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FAI***總額增速持續在15%以上的高位執行,導致建築業總產值及利潤總額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動。

  2008年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同樣增加了全球建築業的風險。金融危機源於次貸,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環境更為複雜多變。但基於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仍保持較高水平,即國家有足夠的資金保證,所以中國建築業仍將保持持續增長。另外,2008年1-10月份,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達到429.2億美元,同比增長4***%;新籤合同額816.5億美元,同比增長57.9%。國際金融危機直接影響的是房地產業,美國房地產業首當其衝已經一落千丈,由此可見必然會影響建築業。所以中國今後建築業的發展仍然存在風險。隨著2009年國家實行積極的貨幣政策和房地產行業的回暖,建築行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