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怎麼創業

  只有創業資本能正常地從投資的專案中退出並獲得高額利潤,才能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創業資本市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國大學生創業的方法,希望你們喜歡。

  美國大學生創業的方法

  選項首先選自己

  如何選擇創業專案?選擇專案需要四個字:“知己知彼”。知己,就是清醒地審視自己:優勢、強項、興趣、知識積累與結構,性格與心理特徵等。知彼,是對社會未來發展趨勢的認識,穩定的、恆久的、潛在的需要。

  選項要花功夫

  有一個人,當過一週時間的世界首富,他就是軟銀公司的孫正義。他大學畢業後從美國回到日本,選出了50個創業目標,用一年時間逐個進行考察,寫出了幾尺厚的資料,最後選擇了做軟體。既然選擇目標事關人生,就不可隨隨便便,必須要經過一個充分的論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捨得花時間、花力氣,要能夠靜下心,認真調查研究,尋找事實根據。

  選項要有特色

  如何選擇創業專案?選擇的專案一定要有“根”。就是專案生命的根子、生存的權利、活下去的條件。可以表示成四句話:別人沒有的;先人發現的;與人不同的;強人之處的。

  “別人沒有的”,可以是某種資源與某種特定需要的聯絡,可以是某種公認資源的新商業價值。一個走親戚的人發現附近的山上有白色的土,可以製做陶器,他進一步瞭解到附近有鐵路。於是他買下這塊下面有陶土的地,把土涼幹磨成粉——賣起陶土來了。

  再比如,“強人之處的”。一個專案中不論哪個方面,哪怕是一點:高人一籌、優人一檔就是根。比方說成本,誰能想到“世界500強”排名第一的是一家叫沃爾瑪的零售企業。它能夠把管理費用控制在銷售額的2%。據說,他們總部的辦公室像卡車終點站的司機休息室,可見他們為降低成本而努力的背後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美國大學生創業的步驟

  1.排除一大片

  知道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說有個地方有100戶人家,每家有1元錢;你有很大本事,把所有人家的所有的錢都賺來了——100元。還有個地方有100戶人家,每家有1萬元;你本事不大,只能把1/10人家的1/10的錢賺來——10000元。

  2.劃出一個圈

  知道哪些事情是能長期做的。把社會恆久需要的、已初露端倪的大趨勢划進來。例如,由環境保護引發治理江河,導致關閉中小造紙廠,產生紙製品的供求不平衡,騰出了一塊市場。如果用再生紙做資源去添補,會怎麼樣呢?

  3.列出一個序

  把可能做的事情排列起來。回頭看看過去的20年中,做強、做長的企業是生存在哪些行業,很大程度上能夠證實行業與發展的聯絡。比如房地產、醫藥、保健品、證券、建材、裝修、交通、教育、通訊等。那麼,就把大的範圍圈定在這裡,選出若干項。

  4.切入一個點

  成就事業的公認法則是集中和持續在已經縮小的範圍內,可做的事仍然很多,這時,比較優勢的道理是有用的——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強項、優勢、興趣何在,可能同時有幾個,與他人比較哪個優勢是最有利的。這時,機會成本的概念也是有用的——同樣多的時間,同樣的付出,哪個能力所對應的事業會有更大的前景收益,比較中優勢會凸顯出來,專案選擇固然重要,還需要記住:再好的專案也要靠創造性的艱苦努力,結果由過程決定,過程由細節決定。

  美國大學生創業的注意事項

  1、積極利用現有資源

  不少在職人員都選擇了與工作密切相關的領域創業,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資源是最大的創業財富,要善於利用這些資源,以便近水樓臺先得月。對能幫自己生存的專案,要優先進行考慮。不要在只能改善形象或者帶來更大方便的專案上亂花費用。

  切不可誤用資源,在職老闆不能將個人生意與單位生意混淆,更不能吃裡扒外,唯利是圖,否則不僅要冒道德上的風險,而且很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自己的地盤,時間、金錢和才能任由自己使用。但是,如果亂搞一氣,自己的生意就會逆轉而下。

  2、自己業務渠道

  有些上班族有投資資金或有一定的業務渠道,但苦於分身無術,因此會選擇合作經營的創業方式。如果自己需要合夥人的錢來開辦或維持企業,或者這個合夥人幫助自己設計了這個企業的構思,或者他有自己需要的技巧,或者自己需要他為自己嗚鼓吹號,那麼就請他加入自己的公司。這雖能讓兼職老闆輕鬆上陣,但要慎重選擇合作伙伴,在請幫手和自己親自處理上,要有一個平衡點。首先要志同道合,其次要互相信任。不要聘用那些適合工作,卻與自己合不來的人員,也不要聘用那些沒有心理準備面對新辦企業壓力的人。

  此外,和合作夥伴之間的責、權、利一定要分清楚,最好形成書面文字,有合作雙方和見證人的簽字,以免起糾紛時空口無憑。

  3、細緻準備必不可少

  創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涉及融資、選項、選址、營銷等諸多方面,因此在職人員創業前,一定要進行細緻的準備。

  通過各種渠道增強這方面的基礎知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創業專案,為創業開一個好頭;撰寫一份詳細的商業策劃書,包括市場機會評估、贏利模式分析、開業危機應對等,並摸清市場情況,知己知彼,打有準備之仗。

  不要對未經試驗的創意隨手扔在一邊。如果用這種創意來做生意,也得留心其中可能的陷講。自問一下:自己是否得花大力氣來宣傳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自己具有足夠的財經資源、技能、人手和業務關係嗎?找錯潛在銷售客戶--自己沒有必要在那些沒有決策能力的人身上浪費自己的時間。

  4、儘量用足相關政策

  政府部門有很多鼓勵創業的政策,是對大學生創業的鼓勵和支援,創業時一定要注意"用足"這些政策,如免稅優惠、在某地註冊企業可享受比其他地區更優惠的稅率等。這些政策可大大減少創業初期的成本,使創業風險大為降低。

  5、經商之道,以計為首

  所有商業經營活動,如果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是一種僅僅同物質打交道的經營活動,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在今天的"食腦時代"裡,商業經營活動實質上已經變成了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智力角逐,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智力遊戲",是人與人之間的謀略大比試。因此,正如古代軍事家所說的"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一樣,經商之道也應該以計為首。面對空前慘烈的市場競爭,自己想要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和切入點、站穩腳跟、生存下來、謀取利益、發展壯大,那麼,就必須首先考慮如何運用自己的商業智慧制定全面系統的、可執行的、可操作的和切實有效的經營策略和實施方案,以便確保每戰必捷,戰無不勝。

  6、決策問題

  決策失誤時,不要對失誤過於敏感,自己的失誤會帶來直接後果,如發錯貨可能致使一個客戶立刻與自己斷絕關係。作為企業家,冒風險時,要謹而慎之。如果出現失誤,不要過於敏感。接受事實,從中吸取教訓。

  7、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

  自己第一步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創意好、時機合適、運氣不錯和良好的業務關係。不過,這一切隨時都可能離自己而去。因此,不要太過自信,投入過量的資金,使自己陷入泥沼之中。

  8、保持良好的心態

  創業的過程肯定不可能一帆風順,在確保你方向正確的前提下,持之以恆,堅持量變達到質變的過程。

  9、 尋找合適的創業合夥人

  隨著各種社交網站的發展和推廣,加入社交網站的人群也越來越多,從剛開始的嘗試使用到後來的“數字移民”,社交網逐漸成為了人們社會關係和資訊的來源地,很多人每天都會在社交網上釋出新訊息同時也會從上面獲取其它的資訊,儼然社交網已經慢慢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時就需要有一個靠譜的社交平臺,來為想創業的人尋找創業合夥人,針對這一點,合夥360創業社交網站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