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女孩的創業故事

  女大學生回家鄉,毅然決然種草莓從而淨賺20萬,她是怎麼做到的?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屬於她的故事——。

  

  找工作 不如自主創業

  2009年6月,彭小勤從西南大學畢業,在重慶一家婚慶公司上班。工資只有800元,卻異常辛苦,在父母的勸說下,她決定回眉山就業。然而,回到眉山後,她卻一直沒有找到合意的工作。

  “找不到工作,那就創業吧。”彭小勤說,“做什麼專案好呢?我想過養奶牛、開食品店,似乎都不太合適。”

  她最終決定種草莓。

  父母種了10多年的草莓,雖然只有一兩畝地,但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彭小琴從小幫忙,對草莓種植也非常熟悉。她做過市場調查,發現草莓的市場價格好,種植草莓有前景。

  訊息一傳開,她首先就得面對村裡人異樣的眼光,以及“大學生回來種地哦”等譏諷的話語,她總是選擇笑笑,轉身離開。

  “跟他們說不清楚,只要我自己過得好,那就是好。”彭小勤說。好在父母雖然擔憂,但終於理解了她的決定,支援她種草莓的行動。

  巧推銷 順利開啟市場

  彭小勤種草莓的第一招,就讓父母有些不適應。她放棄自家的地,而是去鄰村土地流轉了38畝地種植。“自家的地為啥不種?要去租別人的地?”母親何福枝捨不得,也很疑惑。

  彭小勤解釋說:“新地種植草莓,細菌少得多,草莓不用打農藥,能保證原生態。”父母明白了。

  2009年8月,彭小勤靠借錢、貸款,投入了20萬元,栽下了第一批草莓苗。投入大,壓力也大,“當時就想,走一步算一步,做什麼沒有風險?要想成功,就得做了再說。”彭小勤說。

  育苗、栽苗、搭薄膜,她跟工人一起泡在地裡,每天累得腰痠背痛,“草莓要搭薄膜,白天掀開,晚上蓋上,光這一項,每天一早一晚都要忙兩個多小時,如果颳風下雨,半夜三更還要起床察看。”彭小勤說。

  辛苦沒有白費,第一批草莓很快成熟了。看著紅豔豔的草莓,她心裡樂開了花,但這樣多的草莓,銷路怎麼辦?

  她使出了第二招:上門推銷。她開著小麵包車,用臉盆裝著摘好的草莓,跑遍眉山城區各個農貿市場、超市、水果攤,挨個發名片,推銷草莓。“每天一早起床摘草莓,送貨,常常要到晚上八九點鐘才能回來,非常辛苦,一天跑下來,話都不想說。”彭小勤說。

  天道酬勤,銷路打開了,38畝草莓銷售一空,加上次年4月收穫的草莓,第一年草莓種植純利潤20萬元,這讓彭小勤大受鼓舞,對未來充滿信心。

  出妙招 入園採摘受歡迎

  跟其他創業者的故事一樣,彭小勤也遭受了不少挫折。2011年4月,草莓紅得特別多,而城區內的各銷售點,因為市場競爭的逐步加大,根本賣不完。

  彭小勤使出了第三招:入園採摘、先嚐後買。“大家既能體會採摘的樂趣,草莓也能及時賣出去。”彭小勤說幹就幹,印了不少宣傳資料,有空就上街發放,慢慢的,入園採摘草莓的市民越來越多。

  人一多,管理問題立即凸顯出來:因為是嚐了再買,一些人採了草莓吃完就走,根本就不買。同年5月,一場九級大風襲擊了崇禮、復盛等多個鄉鎮,彭小勤的草莓園也未能倖免。原本可以賣到6月的草莓,一下子全毀完了。“因為管理不善和自然災害,損失了好幾萬元的收入。”彭小勤說。

  今年4月,又一批草莓成熟了。彭小勤吸取以往的教訓,改進了管理方式:草莓園用籬笆圈了起來;從嚐了再買,改成10元一個人,入園隨便吃,要帶走的話,草莓16元一公斤。

  新的管理方式效果不錯,現在,每天到草莓園採摘草莓的市民絡繹不絕,週末經常有數百人,甚至有人晚上10點跑來,打著手電筒採摘。

  “種草莓,累,但快樂著。”彭小勤用這句話,說出了她的心聲。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