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創業奮鬥的經歷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經歷,學習他們的方法,從故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道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王子嶽:準大學生的暑期生活從雜貨店打工開始

  7月底,蘭州持續高溫的那幾天。晚上,距零點還有幾分鐘,18歲的準大學生王子嶽發了一條說說:“一個通班上的,終於下班了。細數了一下,從工作到現在身上已經七處傷口了,最長的有十幾釐米,傷口好了印子也沒消,誒……”這一個月的打工生涯,對於王子嶽來說,是人生中第一次活生生地觸碰到最真實的生活,也是即將離開家庭去讀大學的他第一次靠著自己賺到第一筆錢。

  小商品店兒裡的暑期生活

  結束了一個月的打工生涯,工資雖然還沒有到賬,但王子嶽已經豪氣地向母親借了1000塊錢去張掖旅遊,這是他和同學們“預謀”了好久的一次遠行,對於蘭州出生、長大的他來說,這樣跟同學獨自旅行,在此前一直處在憧憬階段。但是有了這一個月的工資墊底,他顯得底氣十足。

  從小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大,王子嶽以前從沒想過“賺錢”這件事。過去的十幾年,對他而言,生活就是上學、補課,是母親從廚房端出來的每一餐飯,煲出來的每一道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就是學習學習,為考試做準備。參加完高考,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他知道要離開父母了,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用他的話說,“高考過後,我在家的地位由一級保護動物直接變為野生動物。志願填報之後,我就成了家裡的害蟲……”所以,當他提出要出去打工的時候,父母也舉雙手支援。在幾次獨自找工作碰壁之後,父親托熟人找了一份在連鎖小商品店工作一個月的機會。

  王子嶽說,雜貨店裡上班分兩班倒,第一班早上8時40分上班,晚7時下班,第二班下午2時顧客最多的時候上班,雖然聽起來可以睡個懶覺,但是晚上下班就要十一二點了。對於從未受過一點苦的他來說,這一個月的體驗簡直重新整理了此前他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每次下夜班回家都累成狗,好幾次從起點站上車不由自主就在公交車上睡過了站,有時候下車的時候車上只有他一個人,只好再從終點站步行兩站路回家。”

  打工很苦但沒想到會那麼苦

  “打工確實很苦,但沒想到會那麼苦。”其實在打工之前,王子嶽已經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當真的上了14個小時的班,搬著幾十斤重的洗髮水,一天到晚必須站著甚至水都不能多喝一口,因為喝了水就要上廁所,上廁所就要出店門,出了店門就要簽字,關鍵是!一整天除了吃飯之外只有兩次簽字出店門的機會,也就是說,要是上三次廁所的話,就要扣錢,而且店裡沒有廁所,要去旁邊距離幾十米的地方上廁所。所以呢,只好從源頭開始控制——少喝水咯。

  “之前偶爾也會跟同學逛一逛街邊的店,但是沒想到在裡面工作會這麼辛苦。每天搬貨,整理貨架,介紹商品,招攬顧客……顧客少的時候就擦貨架,要不停地蹲下起來、蹲下起來,有一天我實在累得要命,乾脆一屁屁坐在地上,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被警告了,說下回要是坐著擦的話就要扣錢,我才知道店裡的規矩是隻能站著或者蹲著,只要坐下無論坐在哪裡都是違反規定的。”對於這樣嚴苛的規定,剛剛開始工作的王子嶽身體有點吃不消:“工作的這一個月我的手上胳膊上被劃傷了十幾道口子,搬貨都搬的腰肌勞損了。”

  打工中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當然,快樂也是有的。比如說,當第一次拿著話筒站在店門口招攬顧客的時候,他看到有很多人都回頭看他,有一箇中年男子路過後專門回過頭來稱讚他:“小夥子,喊得不錯嘛,繼續好好喊”。有一天深夜下班已經沒有公交車了,他“忍痛”打了輛計程車,因為兜兒裡沒錢,喊媽媽下樓來付車錢。那個計程車司機知道他是剛剛考上大學後打工賺錢的學生,還少收了他幾塊錢的車費。這一點點的成就感,使他覺得這個假期充滿了快樂:“之前沒有想過工作賺錢會這麼辛苦,當真的被拋到這樣一個崗位上的時候,沒有父母的關照,沒有熟悉的老師和同學,這種感受,很孤獨辛苦但是也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

  最有成就感的,是辛苦一個月賺來的那2000塊錢。

  王子嶽說:“以後假期還會打工賺錢,通過自己的努力適應社會,賺一些旅遊經費,改變一下曾經單一的生活。畢竟我已經是男子漢了。”

  二

  盧啟輝:放棄20萬年薪回鄉賣果蔬包子開20家包子店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90後長沙伢子盧啟輝放棄年薪20萬的麥當勞中高管職位,回到長沙創業賣包子,一群90後大學生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加入到他的創業團隊。如今,盧啟輝的果蔬包子店在全國開出了20多家連鎖店,被稱為“創業傳奇”。

  事業高峰期卻辭職創業

  1981年,盧啟輝出生於長沙縣江北鎮,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家庭貧困。

  盧啟輝從小懂事的他成績非常好,2000年一舉考入南華大學,學習工商管理專業。在校期間,為了賺取生活費,他做過家教、發過傳單,也當過保險業務員,還參與學校洗衣房的勤工儉學,“每天我都去各大寢室收同學們的衣服,分類洗好後,再準確送回去,每趟自己可以賺5塊錢。”盧啟輝告訴記者,雖然運送的過程很辛苦,但這培養了我較強的服務意識,也為今後進入餐飲行業打下了基礎。

  2004年盧啟輝大學畢業,雖然很想自主創業,但剛出校門什麼也不懂,還是選擇先積累工作經驗。於是他南下深圳,在麥當勞南山分店當一名見習經理。由於從小能吃苦耐勞,進入餐飲行業後,他都是主動參與打掃衛生、炸薯條、裹雞翅等工作,加上為人親和,工作能力強,很快他與基層員工打成一片。

  工作之餘,盧啟輝一直不忘給自己充電,他積極參與麥當勞餐飲管理的課程學習,去過北京、上海、香港等多地進修,並能每次在結業考評中獲得優秀獎項。十年的時間裡,他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從一名小小的見習經理升為副店長、店長、再到麥當勞南區總部的運營經理,管理的店面也擴大到十幾家,年薪更是高達20多萬。

  去年初,就在自己的事業處於“順風順水”時,盧啟輝卻作出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舉動——放棄年薪20萬的職位,選擇回長沙創業。回長沙後,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在市區開了一家咖啡店,半年後,因虧損只得關門歇業。

  創業失敗的盧啟輝沒有氣餒,決定重啟爐灶賣包子。“要從包子‘蛋糕’中分一塊,必須得創新,推出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的新型包點。”於是,盧啟輝與清華大學·英紐林腸道菌群與代謝健康研究中心合作,開始了果蔬包點的研發。

  果蔬包子換來市場認可

  為改變傳統包點原材料單一、油脂偏重、營養欠均衡的現狀,盧啟輝嘗試將傳統包點工藝與現代果蔬原粉相結合,搭配出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粗纖維+適量脂肪組成的健康、合理的膳食結構。盧啟輝表示,自己是農村伢子,對於農村有特色的情節,在包子裡他創新性地融入蔬菜瓜果粉進行深加工,推出全國首款果蔬包點。

  “每推出一款新包點,我們就請一批人品嚐,如果還有一個人說口感不好或不認可,我們就進行重新配比。”盧啟輝在1年的不斷嘗試中越來越充滿信心,直到今年5月,名為御鳳凰的果蔬包點最終以其良好的口感和觀感,一致被各品嚐者得到認可並叫好,這些彩色包點的銷售悄然呈火爆之勢。

  一年的潛心蟄伏,讓盧啟輝領略到了創業過程之艱辛,但他對自己的選擇從來都不覺得後悔。“與安逸的生活相比,我更願意去嘗試挑戰,如果不試一試,也許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極限。”

  今年5月,盧啟輝與清華大學共同開發的果蔬包點“出籠”。為改變傳統包點原材料單一、油脂偏重、營養欠均衡的現狀,果蔬包點將傳統包點工藝與現代果蔬原粉和益生元相結合,以此調節腸胃、降低熱量。

  如今,共有13名食品、營銷、網路等專業畢業的90後大學生參與到了他的創業團隊賣包子。盧啟輝告訴記者,僅麓谷果蔬包子店平均每天就可賣出3000多個包子,單日營業額達到4500多元。“到9月底,果蔬包子連鎖店在全國開了20多家,計劃未來三年在全國開設2000家連鎖加盟店。”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