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創業狀況的調查和分析

  創業是就業來源,創業不但為創業者本人解決就業問題,同時為社會提供大量工作崗位,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參閱。

  篇一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為男性,女性受訪者僅佔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為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佔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創業深入學子心

  調查報告的首題為:“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所謂衝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後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餘9***%有衝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衝動並已著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佔有率告訴我們,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裡普及。

  創業目的多樣化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後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並不一味青睞後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為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為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於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為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係。

  調查顯示,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瞭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最佳時機”與“最適合行業”

  可能是出於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工作幾年後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為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佔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後,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並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來風。行為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為,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缺少啟動資金成為創業殺手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7%的正在創業人數量清楚地表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地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麼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啟動資金”首當其衝,資料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為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最為凶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創業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佔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著創業想法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夥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專業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篇二

  調查時間:XX年2月

  調查地點:全國

  調查內容:關於XX年大學生創業現狀的調查

  調查方式:線上調查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援,而不僅限於資金,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創業,這些青年的創業知識 是來自大學嗎?青年創業的最關鍵因素,是創業資金的充足與否嗎?四川成都高新區日前面向芳草街道等5個轄區街道、高新區青年***大學生***創業園等兩個創業園 區、四川大學等8所省內高校、中山大學等3所省外高校,發放了總共1000份“青年創業現狀與成都高新區創業環境”調查問卷。根據收回的912份有效問 卷,成都高新區近日撰寫出了《青年***大學生***眼中的創業、園區建設與政府服務》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高校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援,而不僅限於資金;同時,有69.7%的受訪者表示會積極面對創業失敗。 14.2%的人創業想法源於學校小江是成都一所大學的應屆碩士畢業生,看著媒體對創業成功者鋪天蓋地的報道,他開始期盼那種“名利雙收”的生活。今年6 月,小江將自己開一個國學培訓機構的創業想法,寫成了一份創業企劃書,並參加了成都金牛區青年***大學生***創業園的評審會。“你跟其他國學培訓班相比,優勢 在哪?成本和利潤有沒有做過預估?消費受眾群體是哪些?怎樣開發你的客戶資源?”。

  調查中,對於“創業想法受何種因素影響最大”這一問題,62.6%的人認為源於社會影響,16.5的人認為源於家庭,僅有 14.2%的人認為源於學校。留學新加坡之後來到成都高新區創業的楊先凱,對14.2%的數字感到很驚奇。“如果學校的創業教育做得好,這個概率不會這麼 低。”楊先凱告訴記者,在新加坡,大學基本都開設了成體系的創業課程,比如《公司理財》、《市場營銷》、《客戶資源管理》等,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由選擇,修讀合格後,會得到相應的學分。大學生對於自己創業幹什麼,需要哪些必備條件,創業之後怎麼保證企業運轉等知識,大都來自創業課程。“我在新加坡上大學時,曾經修讀過《創業市場運作》課程,感覺啟發很大,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怎麼讓公司在市場中生存。”楊先凱說,由於大學課程的配套做得比較好,新加坡大學生的創業氛圍很早就形成了,而中國大學生創業是最近幾年才熱門的話題,大學課程還跟不上。調查中,80.2%的受訪者認為,需要對創業能力進行系統培訓,也印證了楊先凱的分析。而對於創業培訓的內容,受訪者最希望得到的依次是企業管理***22.3%***、市場營銷***21.1%***、溝通技巧***18.2%***、財務知 識***14.5%***和個性化輔導***11.7%***。調查的主要執行者、成都高新區團工委書記冉啟平說:“其實中國高校已經逐漸重視創業教育了,但普遍的方式還 是這一場創業講座、那一場創業論壇,成體系的創業教育課程很少。”他分析說,高校開設專業、系統的創業課程。

  篇三

  為調查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關注程度設計瞭如下問卷 1、 對於大學生創業,您覺得 A利大於弊 B弊大於利 請分條列舉大學生創業的利與弊

  2、 您是否曾經由於某個好點子而萌生創業的想法? A有B沒有

  如果有,請說說您的好點子

  3、 《科學投資》雜誌曾總結如下十點成功創業人士的個人素質,請選擇出其中您認為最重

  要的三點,或者您的其他補充

  慾望 忍耐 眼界 明勢 敏感 人脈 謀略 膽量 與人分享的願望 自我反省的能力 您的選擇 您的補充

  4、 您覺得自己有沒有創業的潛質 A有B沒有C暫時不清楚 5、 您認為創業的目的應該是

  A減緩就業壓力B獲得盈利C實現自身價值D其他 6、 您認為當前社會環境有利於大學生創業嗎 A有利於B不利於 您的理由

  7、 您覺得高校和政府的相關政策對大學生創業有幫助嗎? A有幫助B沒影響

  8、 您是否主動了解過學校關於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 A有B沒有

  9、您是否瞭解政府關於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 A有所瞭解B不瞭解

  如果瞭解,請列舉幾條

  同時為了解地方高校及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關注及相關措施,在網上調查瞭如下三個問題 1、對於大學生創業的看法 2、關於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 3、對大學生創業的建議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