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有哪些體會

  有人說,在中國創業就是1個Winner加99個Loser 的遊戲。那麼怎麼玩好這場遊戲呢,一起看看過來人的心得體會。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網際網路創業的些許體會

  創業,很多人眼裡認為那是很牛逼的,好像都是牛逼的人乾的事情,其實對身臨其境的人,經歷創業時間久了,會時不時的從心裡對創業一詞感到些許的刺耳, 常常和朋友聊起去過,北漂十多年了,經歷過大小公司幾個,經歷過創業若干年,錯失過大小機會不計其數,放棄 N 多職業經理人的路,而今,依然還在所謂的創業路上,乾脆一點,依然還在所謂的創業路上 “掙扎”

  大多數人認為創業是牛逼的事情,主要因為他們眼裡看到的大多是那些成功的案例,尤其在網際網路行業, 一個成功的創業案例會很快通過網路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各個終端,進而影響到更多人進行追逐,事實上,我們 99%的時間,看到的都是那 1%不到的成功案例,還有另外那 99.99%的失敗或者正在夢想成功的道路上是看不到的,這個行業的特點非常鮮明,一個矽谷的成功神話,會帶來全世界成千上萬追隨者,他們省吃儉用、熬夜加班、不拿工資、吃得苦中苦只為了有一天也能和那個神話一樣的成功,最終的結果是 99.9%的以失敗告終,不管怎樣,也算經歷了一次創業。

  08年 開始,我和美國回來的朋友一起創業至今,總結起來,經歷得比收穫的多! 08年 剛開始的時候,正是 FourSquare 帶來的 LBS 風颳遍全球的時候,我們成為國內第一批 LBS 創業的團隊,蹦心網不僅有網站, WAP 站、android 客戶端、ios 客戶端,相繼在我們夜以繼日的工作中誕生,那個時候,我們的產品確實在行業中算是領先的,我們團隊的成員時刻充滿激情,不停的改進,總覺得沒有完美的時候,在追求完美產品中度過了最初的兩年時間,使用者的增長卻是非常的緩慢。

  就在彷徨躊躇之際,Groupon 又刮來了更猛的一場颶風,瞬間讓業界和使用者的目光都轉移到了團購上,一夜之間,已經很少聽到 LBS 相關的聲音,好吧,團購確實來勢太猛了,門檻又是如此低,不到一年時間,幾千個團購網站出來了,一個個身邊的神話誕生中,彷彿整個網際網路的春天來到。 對於我們來講,當時面臨的抉擇是困難的,有包袱的人捨不得放下,曾經為了 LBS 所做的那一切總是牽絆著我們前進的步伐,在面對團購的機會之際,我們舉棋不定,在好多團購網站都火起來的時候,我們才下決心暫停 LBS 的產品改進,推出了一個介於團購導航和自己獨立團購的不倫不類的產品:樂搜網,後面的結果就不用細說了。

  再後來,我們在有些迷茫中,又騰出部分精力,追逐了 Pinterest 的步伐,嘗試性的推出了一個瀑布流的圖片產品每日美圖***包括 android 客戶端***,結果當然也不甚滿意。

  回顧過去幾年的經歷,體會到創業途中的苦辣酸甜,總結一下,大致有這麼幾點。

  我們的團隊太過偏於技術產品型,推廣和運營嚴重不足是我們創業沒有開花結果的最大障礙

  我們的產品設計上總是太過複雜,追求盡善盡美成為了我們發展的絆腳石

  推廣和運營真的需要有錢才行,尋找到合適的投資人加入是創業必須的

  我們總是走在行業的熱點中,那裡真是一片紅海,根據自己團隊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專案進行起步非常關鍵

  在面對機會的時候,猶豫不決捨不得放棄,導致多次沒有走在熱點的第一波,後來者的結果基本都是悲劇

  愛因斯坦說,成功需要 99%的汗水 +1%的運氣,其實那 1%的運氣非常重要。

  前不久和一個打算從大公司出來選擇創業的朋友吃牛蛙,席間談起他一個朋友的創業經歷,讓我頗受觸動,他那個朋友前兩年弄了個網站,上面羅列了國內外各種汽車配件的價格,僅此而已,在大家都在追逐 LBS、團購、瀑布流的時代,這樣的東西顯然很不入流,卻沒想這個網站挺成功,保險公司的介入給他們帶來了發展的機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網際網路創業追逐熱門固然有一些好處,比如行業和使用者都在關注,投資領域的錢也都在湧入,從成功的機會上來說,確實具備更多有利條件,而最大的不利條件是,參與競爭的對手太多,殺得紅海一片, 而那些我們不太關注的領域,做精做細做深入,才是真正的藍海。

  而今,移動網際網路的熱潮越來越猛,在這個領域裡面,貌似充滿了無數的機會,今年,我們的團隊度過了 4 個多年頭的創業時光,在經歷了 LBS 和團購兩場風暴的洗禮以及 Pinterest 跟風之後,我們冷靜了很多,也可以說有些疲憊了需要好好調整,在面對未來的選擇問題上,我們變得謹慎而小心。 最近,我們一直在關注 health 領域,醫療健康、運動健身很明顯是下階段的熱點,但是時間視窗似乎也快要關閉了,尋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片藍海在裡面暢遊,是我們接下來最需要做的事情。

  網際網路創業的一些體會

  前兩天,公司舉行了一次娛樂活動,大家玩得比較盡興;思考著一年來公司發展的點點滴滴,無限感慨,遂結合這些年的工作經歷,寫點網際網路創業的體會;

  模式問題:如果沒有大規模資本的支援,所選擇的經營模式最好要簡單到能讓50歲以上農村大媽都能聽得懂的,我看到很多的在中國搞網際網路創業的人,所採用的商業模式是典型的“賠本賺吆喝”型的,人氣很旺,財氣很差或者沒有,很多的人不明白,注意力經濟或者眼球經濟,最終只會讓某幾個大的壟斷者所有效利用,剩下的跟隨者只能喝湯;舉例:天涯的訪問量,我想應該不低於新浪、搜狐,但收入呢?新浪是吃肉的,天涯只能喝點骨頭湯而已;電子商務是我一直比較看好的領域,因為這個模式直接了當,無論科技怎樣發展,但有一點是不可改變的大實話、大道理:商業的本質就是買賣;一個商業模式離這個本質越遠,越不容易成功;想起來,幾年前,有幾個技術創業者搞的“抓蝦網”,當時他們的技術確實不錯,而且吸引了很多蝦迷,我也是蝦米之一。但那又怎樣呢?資本家永遠是白著尾巴尖的老狐狸,當它發現你這個商業模式對他來說,只能賠本賺吆喝,你這個商業模式是典型的“為網民創造價值,但為股東創造空想”的時候,他會馬上把你甩掉,甩的乾乾淨淨;抓蝦一直在運營,但我覺得這個模式太墨跡,搞網際網路公司不是談戀愛,需要那麼多的浪漫和密語,搞網際網路公司更不是上床,需要那麼多的前戲,它需要的就是簡單、直接的模式,獲得利潤;5年前,我曾經走在了網際網路“錯誤模式”的漩渦中,自我陶醉並不能自拔,直到遇到現金流問題的時候,我才終於夢醒,自己原來一直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過分墨跡,過分的賠本賺吆喝;我想應該用開包子鋪的簡單思維來經營網際網路公司,才是真正的經營真諦。所謂大道至簡,真的是真理;

  分配機制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不是網際網路公司,而是所有的公司,都應該異常重視的問題;模式問題如果涉及到戰略設計和構想的話,那麼分配機制就涉及到獎罰問題;公司永續不斷髮展的源頭,即來自這個利益分配機制問題,他是企業有效運轉的“腎動力”,腎動力不足,人的氣血就不旺盛,執行不暢,執行不暢就導致各種企業問題的產生;其表面現象將表現在:員工幹勁不足,得過且過,看在有份問題工資的面子,在這應付著工作;成本失控,有不必要的浪費,因為很多時候,企業系統中的人知道成本控制與他無關;企業內耗,那些能力欠缺的人會打擊排擠低頭做事的有能力的人,造成略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業務低迷,企業利潤的多少根員工關係不大,沒有人願意付出更多;

  企業的分配機制不合理,就造成這個腎動力的不足,從而導致腎虛的問題,腎陽虛者基本還可以調整治療,腎陰虛的難度就需要更加有效的方案;縱眼望去,你會發現,基本沒有幾個企業不腎虛的,有些公司也會搞點小動作,企圖去解決腎虛之毛病,比如給員工過生日,比如搞點拓展活動之類等等,我想這類東西就類似偉哥一樣,他能一時的壯陽,但它不是永續的解決之道,而且不能解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那些同樣停留在表面意義上的企業價值觀和口號,更是解決不了這個可持續發展問題;其實說白了,就是獎罰分明,錢一定要分到位;其他的一些企業HR做的事情,我認為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中醫有所謂治標和治本的說法,那麼員工過生日,什麼team building 活動那就是治標了,其實更應該做的事情,是“治本”的問題,去治企業的末病:腎動力;

  另外,我也想到了,其實大多數創業的企業,在創業開始階段,其實都不腎虛的,腎氣很足。就如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他的腎氣一定是異常充足的;這個階段,大家在艱辛的工作,為了共同的理想,但到了一定階段後,當企業開始賺錢的時候,就會有可能分配不合理的現象,有個別人投機鑽營的現象發生,公司政治隨之發生,企業的腎陽虛症狀開始明顯,這個時候企業的氣血尚且充足,雖然會有各種腎虛症狀出來。。這個時候,企業的創始人如果能及時調理,企業就會朝健康方向扭轉,如果調理不好,就就開始走入陰虛的階段,這個時候麻煩就大了。。陰虛火旺之症狀,基本100%會出現, 表面上企業一片繁榮,實際的情況,其技能可能已經非常脆弱,這個時候一些外在的力量,就會將這個企業搞的病病怏怏;現實的情況是:很多進入發展階段的創業公司,基本80%的都患上了陰虛火旺的毛病;本人幾年前所服務的某個網際網路公司,即是這一症狀的典型代表,這個陰虛火旺企業的CEO調動各種媒體資源,啟動新一輪的融資和圈錢活動;在此就不在花過多時間描述其現象了;如果讓我給這個企業開個藥方的話,就是四個字:慷慨解囊;

  決策機制問題:當以說到創業,人們肯定會說到找到優勢互補的核心創業團隊,我覺得這句話本身沒有錯誤,但要加上一個約束條件,核心創始團隊不能超過3個人;人越多,決策機制越複雜,創業團隊就越容易散夥;企業在發展的最初嬰兒階段,需要的是集中高效的決策效率和機制,這樣才能保證企業能夠以敏捷高效的速度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