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創業報告

  網路創業增加了就業市場選擇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個性化,將工作家庭化變為現實,使人們紛紛從工廠和辦公室走出來,帶來了就業方式的革命。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研究報告

  7月27日,中國就業促進會在京召開了“網路創業就業統計和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研究專案結題會暨‘網際網路+’創業研討活動”。來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社科院等相關部門的專家,阿里巴巴集團的代表,河北、浙江和重慶等地就業部門的工作者,以及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的記者參加會議。會議專門邀請了人社部就業促進司的專家圍繞國家新一輪就業創業新政進行了深入解讀。與會的專家和代表們圍繞研究報告的調查結果以及建立完善相關統計制度、推動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實現穩步健康發展等政策建議進行了深入研討,並就如何做好“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創業就業工作進行了廣泛交流。中國就業促進會會長張小建向會議發來致信。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迅猛,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3.37萬億元,其中網路零售規模達2.79萬億元,同比增長49.7%。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有力地促進了就業創業工作。2012年至2013年,中國就業促進會聯手阿里巴巴集團先後完成了《關於推進網路創業就業研究》和《網路創業就業統計和社保研究》等課題,提出了網路創業就業要“堅持放開搞活”方針並大力支援其發展的建議,並針對社會最為關注的網路創業就業規模及網路從業人員最關切的參加和享受社會保險問題組織了大規模的專項調研,基本摸清了網路創業人員的基本情況,提出了將網路創業就業人員納入國家統計和社保範圍的建議和具體措施。2014年9月,中國就業促進會再次聯手阿里巴巴集團繼續圍繞網路創業就業開展專題研究,重點針對大學生群體網路創業就業規模、現狀和政策訴求等組織了大規模的抽樣調查和實地調研,並就推進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穩步健康發展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網路創業就業逆勢上揚、穩中有升,總體規模逾千萬人大學生網路創業帶動就業人數佔六成○ 全國網路創業就業總量逾千萬人,80、90後青年群體成為網路創業的絕對主體

  據調查,2014年全國個人和企業網店規模分別為1.6人和6.93人。據此推算,全國通過開設網店直接創業就業的人員1003.72萬人。從網店店主的年齡看,25-34歲年齡組的佔63.5%,24歲及以下的佔21.9%,35-44歲年齡組的佔12.9%,45歲及以上的佔1.7%。年齡在25-34歲之間對應的是80後的網路創業者,年齡在18-24歲之間對應的是90後的創業者。網路創業者中80、90後青年群體成為絕對主體。而網店員工中八成以上為34歲以下青年人。

  大學生創辦網店帶動就業總體規模為618萬人,佔網絡創業就業總體規模的六成。大學生網路創業更善於運用雲端計算、智慧終端等新技術

  據調查,2014年全國個人網店和企業網店中,大學生創辦的網店各佔59.7%和71.6%,網路創業就業人數。據此推算,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總規模約為618萬人,佔全國網路創業就業人員的六成。其中,在校大學生創辦的網店帶動就業人數約30萬人;畢業5年及以內大學生創辦的網店帶動就業人數約231萬人;畢業6年及以上大學生創辦的網店帶動就業人數約357萬人。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通過網路進行創業更加註重創辦技術密集型的企業,且更加善於運用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智慧終端等新技術。目前,半數以上的大學生網店店主不瞭解甚至沒有享受過相關扶持政策,不知道或從未接受過創業指導或創業培訓。七成以上大學生網店店主希望政府強化網路創業就業的扶持政策。

  報告建議建立網路創業就業統計制度,進一步推進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穩定健康發展

  1、建立網路創業就業統計制度,將網路創業就業人員納入國家就業統計體系

  經過調查研究,報告提出建議將網路創業就業人員納入國家統計體系,以便進一步摸清網路創業就業底數,填補這一領域統計上的空白,為政府部門適時制定出臺扶持網路創業就業的具體政策,給予網路創業就業人員必要的稅收優惠、財政支援等,提供紮實有效的參考依據,進一步促進網路創業就業發展,實現創業推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具體有四方面的建議:一是建立和完善網路創業就業統計體制、機制和制度,將網路創業就業人員納入國家就業統計體系;二是建立健全網路創業就業認定標準、程式和辦法,進一步規範、推進網路創業就業;三是建立和完善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人員實名登記制度,以便建立健全定期回訪制度,跟蹤瞭解其就業失業狀況;四是運用各地就業資訊監測平臺等系統,建立網路創業就業實名登記—就業統計—參加社保—社保補貼—權益保護等***平臺,建立完善網路創業就業統計資訊系統。

  2、進一步推進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穩定健康發展

  最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並明確將網路創業就業者納入國家創業就業扶持政策範圍。眼下要使這些優惠政策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各地方各部門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實實在在地抓好落實工作。一是通過簡化程式、制定細則、設立專項資金等措施,進一步完善、落實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扶持政策;二是強化網路創業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加強網路創業就業專項指導;三是建立電子商務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創新網路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四是加強大學生網路創業就業者的權益保護;五是促進大學生網路創業向實體經濟和農村地區擴充套件。

  人社部首次釋出網路創業促進就業研究報告

  年輕人是網路創業就業主力軍

  人社部此次調查研究的網路創業就業,具體來講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創業者,即開辦網店的業主***含合夥經營者***;二是直接從業者,即創業者本人及其僱傭的從業人員;三是間接就業者,即與網商有緊密聯絡並由其經營鏈條直接帶動的其他行業新增的從業人員。

  人社部有關司局和中國就業促進會歷經8個多月調研結果顯示,從地區分佈上看,目前我國網路就業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和地級以上城市,分別佔抽樣總數的57.4%和85%。行業分佈上看,主要集中在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職業分佈上看,主要集中在智力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

  網路創業就業運營狀況方面,“創新”特質明顯。生產經營鏈條上,已形成了小前端、大平臺、富生態的“信用、支付、物流”電子商務生產經營鏈條。

  哪些人是網路創業就業的主體?研究報道顯示,年輕人是絕對的主力軍,以男性居多,佔76.6%。教育背景方面,高中/技校/中專佔33.4%、大專佔29.2%、大學本科佔19.7%。人才需求方面,目前網店對電子商務營銷、管理、技術和法律人才的需求迫切,分別佔81%、34%、34%和20%。受訪的網路創業者普遍認為,網路創業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利潤,又結交了朋友,找到了樂趣。

  網路創業將工作家庭化變為現實

  網路創業就業有四方面的鮮明特點。一是具有靈活性:即就業方式靈活,就業彈性大、門檻低,創業成本小、範圍廣、不受城鄉地域限制。二是公平性:青年、婦女、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皆可創業就業。三是衍生性:帶動了網銷、客服、美工等職業,新創了軟體、物流、支付等網商服務業崗位,帶動了其他生產、加工、包裝等行業快速發展。四是自治性:即網商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各類商盟自定網規和網民參與評價相結合的機制已開始確立。研究報告特別提出,在目前中國社會出現較嚴重的商業信任危機的情況下,網路經濟在發展中創造了一個新的社會公信平臺。僅在淘寶網每天就有1800萬筆交易實現,也就是說,至少有3600萬互不相識、從未謀面的人,達成了相互高度信任且有合同保證的交易。

  人社部的研究認為,網路創業增加了就業市場選擇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個性化,將工作家庭化變為現實,使人們紛紛從工廠和辦公室走出來,帶來了就業方式的革命。

  人社部有關負責同志認為,今後對網路創業就業,應“高看一眼”,大力鼓勵支援,同時要“放水養魚”,堅持放開搞活的主線。

  研究報告提出了推動網路創業就業發展的政策建議:將現行的積極就業政策和對實體經濟的創業扶持政策向網路創業就業延伸。包括放寬經營範圍,解決好經營場所問題,允許在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等場所進行網上創業;提供資金、信貸支援政策和稅費減免政策,拓寬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對具有成長潛力的網路創業進行投資,對符合條件的網路創業者提供小額擔保貸款、給予稅收優惠和社會保險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