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創業勵志文章

  網上創業已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渠道和平臺,也是大學生實現自我發展的需要。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篇一

  董明是武漢市礄口區一位典型的80後,她的夢想是當一名跳水運動員,6歲時被湖北省跳水隊選中。正當她對未來充滿憧憬時,卻不幸在1995年9歲時的一次訓練中摔成高位截癱,脖子以下沒有知覺,四肢癱瘓、大小便完全失禁,醫院曾3次下達病危通知書

  然而,死神在董明頑強的毅力前一次次退縮。雖然在受傷的最初6年裡身體完全不能動彈,10年中失去語言功能,最終只能坐在輪椅上,但她沒有頹喪,要在自救、自立、自強中,不斷演繹自己燦爛的人生。她要利用這一獨特的難得機會,從小學課程自學到高中課程。由於當時不能說話,沒有辦法朗讀課文,她就一遍遍在心裡默唸,手上握不住鋼筆,她就一筆一畫在心裡默寫。許多好心人無不被她堅持自學的精神所感動,不僅給予物質資助,更多則是精神鼓勵。儘管如此,出身於普通家庭的董明,仍無力接受昂貴的康復治療。她沒有怨天尤人,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堅持自我康復,終於在受傷後的第6年出現了奇蹟。當上臂漸漸有了知覺後,她讓父母買了一臺二手電腦,艱難地以上臂帶動小臂練習打字,並試著給報刊投稿,不僅能以稿費自食其力,還有了一定積蓄。為此她感慨道:我的成功,源於我的堅持,更源於父母和社會的關愛。

  堅持不懈的練習,使她在 2005年能慢慢發出一些聲音,於是她萌生了做志願者的念頭。行動不便,她就在父母的幫助下,在一所聾啞學校做老師,義務教聾啞孩子學說話。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她不再借助於父母,而是獨自搖著輪椅去學校,並於兩年後正式註冊成為一名志願者。此後,她又擔任了禁菸大使、環保志願者、文明過馬路勸導員等。在做這些事情時,她總是心懷感恩:是愛心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同為殘疾人,我更能體會到社會關愛的魅力與意義。

  自學完高中課程後,董明還在收音機裡自學完了初中的英語和日語,並於2007年考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同時還輔修了心理學,並以優異成績成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董明搖動輪椅和志願者一道走上街頭,發動募捐獻血,一連6天從未間斷。當從電視上看到災區急需專業心理輔導志願者的訊息時,董明立即取出自己的稿費,並說服父母拿出為她積攢的1萬多元治療費,全家共赴災區第一線。

  在什邡市,有位7歲的小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面對任何人都不願說一句話。董明得知此事後,立即坐著輪椅找到小男孩,以大姐姐的身份連續陪伴6天,終以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小男孩打破了沉默。

  受到董明的感染,父母也成了災區志願者,父親負責協助搬運物資,母親給傷員換藥、擦洗身體等。而董明則以堅強和努力,幫助5名父母雙亡的孩子敞開心扉再度開口說話,40餘名重度殘疾人重新樹起了生活勇氣

  董明在災區的事蹟感動了無數人,她被海內外媒體譽為輪椅天使。董明也適時成立了董明愛心志願者團隊和董明免費心理諮詢工作室,利用所學將每月所賺稿費全部投到工作室,長期為失業、下崗及失戀等人群提供免費心理諮詢。

  董明免費心理諮詢工作室開辦至今,她已先後接待5000多名來訪者,其中600多名來訪者,因被她的愛心所感動而加入董明愛心志願者團隊,在董明帶領下一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北京奧運會期間,董明受邀為央視網特約記者,參與了奧運會的報道。殘奧會開幕後,她又當選為殘奧會志願者,活躍於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她的事蹟深深感動了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和現任主席羅格先生,均給予她高度評價:如果都能像董明那樣樂於奉獻,奧運會肯定能汲取更多的力量參與進來。

  董明則樂觀地說:身體上我接受自己是一個殘疾人,但我不願承認我的人生和心態也是殘疾。坐在輪椅上不但不是我的缺陷,而是我做志願者的最好條件。

  鑑於董明無私奉獻的志願精神,她被評選為2011年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為弘揚她的志願精神和建立並完善社會志願服務體系,2012年年初,湖北省和武漢市在 口區成立了董明志願者服務總隊,下設18個分隊和135個服務站,目前已有5萬多名註冊的社群志願者,常年服務在口區的大街小巷。

  董明被譽為美麗的輪椅天使,卻從未停止追求信念的腳步,她說:只要我還有能力幫助別人,我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因為,在愛別人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真正意義,也才能將人生在終身的志願行動中演繹出別樣精彩。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