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業勵志文章精選

  年輕的我們更應該去奮鬥,去創業,因為年輕,所以我們不怕輸。今天小編分享的是艱苦創業的勵志美文,希望你會喜歡。

  創業勵志文章篇一:創業其實就是敢想敢做

  比爾是美國費吉尼亞州的一位在校大學生,他的家庭非常富有,父親有兩家公司,母親是律師。但當他離開家上大學時,卻拒絕了父親的資助。臨走時他信心滿滿地對父親說:“我只需要帶點車費就行,上學的費用自己想辦法解決。”父母一臉吃驚,但是看到比爾那麼自信,只好答應了。

  剛到大學,比爾就跑到一家餐廳,他請求店主,說自己願意為餐廳送外賣。因為大學裡面是不允許開商店的,很多餐廳都開在學校外面,競爭壓力很大,所以店主很快就答應了,並且答應他每銷售一份外賣,能獲得1美元提成。比爾為了提高銷售量,獲取更多的提成,用自己車費僅剩的20美元給餐廳印刷廣告,然後把全校每個寢室都跑了個遍,發廣告做宣傳。當天就有人陸續打電話過來訂外賣,這是比爾意料之中的:學校寢室距離外面很遠,肯定會有學生不願意多走路,寧願多花高一點價錢。以後的一個月裡,外賣銷售量迅速增長,比爾從一天拿30美元的提成增長到了每天200美元!

  令人意想不到是,當這份工作做得如火如荼時,比爾居然辭職不幹了。他拿著掙來的五千多美元,到即將畢業的學長那裡收購二手自行車。在學校,有些同學為了方便買了自行車代替步行,快畢業時,自行車不方便帶回家,只能當做垃圾賣掉。比爾意識到了這一點,便立即做出了行動,到學長們那裡進行宣傳,稱願意高價回收二手自行車。大家一看有人願意高價回收舊自行車,都很願意把自己騎舊的自行車賣出去。這樣一來,比爾很快就收購了幾十輛自行車。接下來,他邊發廣告邊把收購來的自行車進行修理、刷洗,之後又成立了一個自行車出租“公司”。

  這次,比爾又抓住了新生們的心理。因為很多新生,想買自行車,但平常上課沒時間出行,只有週末才騎車出去玩,買新的到畢業時自行車只能當垃圾賣出去,很浪費,所以比較猶豫。這下聽說有人出租自行車,自然打消了買車的念頭。於是,比爾以10美元一天的價格出租自行車,平常每天能租出去二十多輛,週末時自行車被一租而空。看到自己的“生意”十分火爆,賺到錢後,比爾繼續收購自行車,增加出租量。

  一年以後,比爾正式成立了出租公司,他花錢請了一些人員,把出租自行車的範圍擴充套件到周圍好幾個大學,還開了幾家自行車店面,出售新自行車。畢業時,他的出租公司和自行車專賣店加起來的銷售額已經達到父親一家公司的銷售額!

  有人問到比爾創業的感受時,比爾答道:“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能走到今天,只不過是比別人多了一點敢想敢做的勇氣而已。”因為敢想,所以夢想一直都在眼前;因為敢做,所以成功並不遙遠。

  李開復說:“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暫,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你留下來的只有悔恨懊惱。我常常說追隨我心,冒一些風險是值得的。雖然經歷風險的日子可能會比較艱難,但如果我不這樣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後可能會後悔終生。”

  創業勵志文章篇二:夢想在退一步中綻放

  北京劇角映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包裝電影《讓子彈飛》社會化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還獲得了天星資本六千萬B輪融資,並使天星資本總裁王俊也加入劇角映畫董事會。這讓劇角映畫的創始人兼CEO的樑巍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07年大學畢業後,心懷導演夢的樑巍在北京飄蕩了三年。

  來到北京,他就直奔北影廠,想在那兒結識個導演,以開啟自己的導演夢之門。可在這混了很長時間他發現在這裡根本就碰不上導演。一晃,半年時間過去了,身上帶的錢快花光了。沒辦法,他也加入了群眾演員的候選隊伍,並幸運地被選中參加了《諜影重重》的拍攝。在拍攝現場,樑巍被群眾演員們淹沒了,根本就無法走近導演當面請教。

  他腦筋一轉,與北影廠的看門大爺套起近乎兒來,他對大爺說起了自己的導演夢,大爺聽後問:“你在北京有親戚嗎?”才走出校園不久憨厚朴實的樑巍只得老實地搖搖頭。大爺告訴樑巍:“孩子,現在在北京的導演比陰溝裡的老鼠還要多,你沒有親戚能幫你找一下熟人,也沒有錢讓自己打進這個圈子,不好弄呀。”

  大爺出自好意的提醒並沒有讓樑巍放棄自己的導演夢,樑巍在心中暗想:或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磨練吧,“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現在一個優秀的導演需要有綜合知識,我何不趁現在這段時間來苦讀理論,為今後真正走上導演之路做準備呢。

  於是,樑巍每天只是買最便宜的饅頭和鹹菜就著白水吃,省下錢來到北京電影學院買導演系所有的教科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彷彿高考前衝刺般的苦讀起來。

  樑巍這樣痴痴地堅持了很久,他默默地努力著,可依然無緣與導演相逢。

  一天,電影學院組織學生去禮堂觀摩京劇《將相和》,樑巍也隨著學生進了禮堂。以前他只聽說過這戲,但對劇情並不瞭解,而這次觀摩不僅讓他知道了,藺相如通過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從而使國家無恙的故事,也讓樑巍深深地陷入沉思。

  樑巍看完戲回來躺在床上想,藺相如通過適當的讓步,以求維護國家利益,並獲得成功的故事是不是也可以給自己帶來啟示呢?我當初因為想做導演從家鄉來到北京,闖蕩了幾年,到現在,別說是實現夢想成為真正的導演,就是連導演的面都沒見上呀。我是因喜歡電影,而心懷導演夢來到北京的,歷經一段曲折後,實現導演夢的機會更加渺茫。那麼,我可不可以還是以電影為載體,繼續去尋找新的服務電影事業的領域呢?

  想到這兒,受過高等教育,對計算機比較精通的樑巍不由得想到相聲諷刺電視劇廣告過多的話:在廣告中間穿插電視劇。他不由地想,其實,這些產品藉助電視劇來做廣告宣傳自己,而電視劇本身不也是一種產品,也是需要宣傳的嗎?電視劇如此,電影也一樣呀。乾脆,我做不成導演,就宣傳電影吧,或許也和藺相如一樣因為善於退一步而獲得新的成功了。

  想到此,他來到北京市團委申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開辦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劇角映畫立足於對網際網路視訊廣告的深刻理解,為廠商打造最符合其商業目的的網際網路視訊廣告。樑巍迅速得如滾雪球般地將公司資金運營到三億元人民幣。

  北京劇角映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創業者媒體的注意。

  當記者在瞭解到樑巍最初的導演夢後採訪他為何要放棄自己的導演夢而選擇電影營銷時,樑巍的臉上露出他具有代表性的微笑說:“當初我是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導演夢來到北京的,可在北京磕磕絆絆地踐行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自己為了追求成功是在一直向前沖沖衝,其實呢?有的時候,退一步也會有機會。”

  樑巍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創業,追求成功彷彿是攀登珠穆朗瑪峰,在前進攀登的途中後退一步,尋找個避風港休憩一下,不會影響成功的程序,反而會加速登峰成功的速度。

  創業勵志文章篇三:一個藍領的創業史

  一個外地人在北京,如果沒有高學歷,但是肯吃苦,想過上好日子,幾乎就只剩街頭創業這一條路了。不過,這條路太難,北京又太大。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別人管他叫“66號”。他是一家足療店的技師,只有別人這麼叫他的時候,他才有錢賺。

  在足療店,男客人願意點女技師,女客人也願意點女技師。一個女技師要是拼命幹,每天能服務8個客人。66號每天只能服務4個客人,每個客人提成30塊,1個月下來,包吃包住,淨賺3000多塊。

  66號住在足療店的休息室裡,吃老闆外包的伙食。沒事的話,他一整天都不會出門。早上9點到晚上12點上班,12點到凌晨4點值班。這中間,所有技師都在休息室裡候場,有客人來就工作,沒客人來也不能走。

  日子很無聊,但66號並沒有抱怨。他經歷過起落,懂得要珍惜每一份盒飯。他來北京10年了,不是一點見識沒有。他做過送貨司機、烤串攤主、服裝攤主,就在幾個月前,他的夢想幾乎只差一步之遙就能實現。雖然最後落了空,但他跟旁邊這位穿紅色鳳仙裝的女技師是不同的。儘管都在往客人的腳上塗抹足浴鹽,但他是男人,才30歲,還有時間,只要一有機會,他沒準還是能夠過上一度以為馬上就能過上的日子。

  對這麼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外地人而言,在北京可以選擇的職業太少了。但66號的運氣不錯,又有心,他認識了一個東北哥們兒,開始跟著做烤串生意。學了技術,懂了門路,又有了些關係,他很快開始自立門戶,在西三環的馬路邊上開了自己的燒烤攤。

  “真的,做燒烤太賺錢了,我是熟門熟路。”他說,“你等會兒,我把水倒了,回來給你細細講。”

  看66號幹活的樣子,算挺麻利的。他長得也體面,高個子、方臉、大眼睛,口齒伶俐,略微有點兒山東口音,但肯定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

  “烤串有多能賺錢?只要位置好,夏天的時候,最多一天淨賺3000多塊。就緊著夏天那幾個月幹,掙上十幾二十萬,冬天就啥也不用幹了。”

  “做烤串最重要的是要找個好地方,認識周邊的人,有關係。要沒關係,天天有人來找你麻煩,一下說你肉有問題,一下說你沒烤熟,反正不付錢,煩死你。”

  2012年夏天,66號辛辛苦苦攢了些錢,打算鳥槍換炮,在燒烤攤旁邊盤下個店面。他傻里傻氣地在西三環邊上找了家門面兒,200平方米,以前是拉麵店,裝修風格特別適合做快餐。他一問,光租金一年就160萬。這時候,66號已經結了婚,有了孩子,他掂量掂量,知道要想安家樂業,在北京是不可能的。

  到了年底,66號回了趟老家。他是地道的山東農村人,家裡6畝地,種麥子和玉米。糧食打下來賣給國家,一年下來收入15000塊錢,養家餬口是夠了,但要過得更好就沒可能了。“我的夢想就是回老家,我不喜歡北京。要在老家縣城有棟大房子,最好是300平方米的複式,再開上一輛SUV,我就很滿足了。”

  66號去了縣城。他的錢不夠買複式,但買間100平方米的商品房是夠了,剩下來的錢還能讓他動腦筋謀個生計。打工七八年,又是從北京回來的,他已經不想小打小鬧了,要幹就幹大的。他在縣城最好的路段盤下了最好的店面,租金不貴,一年6萬。他又拿出40萬搞裝修,光包廂就有10間。至於請人,更是省不了的花費,兩個廚師、一個配菜的、兩個打雜的、再加5個服務員,一個月光人事成本就有1萬多。

  那時,66號儼然已經是個衣錦還鄉的老闆了。他的生意很體面,不是那種隨隨便便的蒼蠅館子,是專門掙公家錢的高階餐廳,進進出出都是縣城的頭面人物。他方方面面都要打點,自然也得裝裝門面,那麼買車的錢是省不下來的。不過,好在一切進展順利。餐廳生意很好,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就能有五六萬的進賬,這樣算下來,一年多就能收回成本。他有車、有房,還有地,只要能收回本錢,就算站穩了腳跟,之前那麼多年在北京的苦就算沒白吃,老婆就不用再離鄉背井地打工,孩子也不用小小年紀就做留守兒童。這一年年底的時候,股票在跌,外企在裁員,公務員在縮編,但66號眼看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很有奔頭。

  現在,我想不出來破產的那一天66號在想什麼。他一樣一樣地做,捏腳,捶背,兌開水,告訴客人要多吃水果去內火。他很體貼地問:“喜歡用磨砂膏還是精油?精油貴10塊錢,但也不是很值,要不您還是用磨砂膏吧。”他按住腳凳,說:“忍著,不要動,你的頸椎不這麼按就不會好。”

  他仍然保持著藍領的工作道德,做力所能及之事,尊重事實,並不矯情。

  年初的時候,政府開始反腐倡廉,反對鋪張浪費。從春節後開始,他的生意一落千丈,一天不如一天。以前一天淨賺兩三千,現在一天淨賠兩三千。硬撐了幾個月,很快就捉襟見肘。但他始終抱著一線希望,想著會有轉機。他用最後一筆錢買了幾張檯球桌,換下包廂裡的餐桌,打算把餐廳改成棋牌室。

  一個月之後,他開始交不出房租。兩個月之後,他賣了車,和老婆收拾行李,又一次來了北京。他在望京做足療,老婆在蓮花橋做美容,孩子在山東上託兒所。他們也算老夫老妻,每兩個星期見一面。

  “平時就電話聯絡?”

  “不聯絡,也沒什麼要說的。”他使的還是那個勁兒。

  “不怕她跟人跑了?”

  “老實跟你說一句,跑了倒好了。”他抬頭,笑,“要不是那時候結了婚,我也不會結婚了。要不是那時候要了孩子,我也不會要孩子了。你說,傳宗接代又怎麼樣?我一個人怎麼樣都行,想幹什麼幹什麼,賠了也沒關係。現在要讓女人孩子跟我受窮,也不好。”

  “老婆埋怨你嗎?”

  他不說話,但還是笑。

  “那你有什麼打算?”

  “我去大點的足療城問過,一個月給我保底4500。比這裡強,但太遠了,快到北六環了。”

  “做快遞掙得多一點。我去順豐問過,勤快點一個月五六千,但不包吃住,還要回老家派出所開無犯罪記錄證明,太麻煩了。”

  “老家那個店面,現在空放在那兒,轉也轉不出去。看看年底到期了能不能談點錢回來。”

  “人家找我在四惠的現代城送貨,我沒車,幹不了。”

  “我以前在天蘭尾貨賣過衣服,能掙點錢,可現在沒本錢。”

  “以前認識個人,拉我去他們軍區大院賣燒烤,也不會有城管查,肯定賺錢。我沒幹,現在特別後悔。要能找到好位置,我還願意賣烤串。”

  “明年我老舅能被選為我們那兒的大隊書記,我跟他商量,看能不能承包1000畝地。要能成的話,我就回去,一年掙個五六十萬沒問題。”

  過了一會兒,電視上的英超比賽結束了,曼聯0∶1輸給利物浦。他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起他的足球偶像宿茂臻。

  宿茂臻?想了好久才搜刮出這個名字。那是與范志毅同時代的運動員。這麼多年,66號一直關注著他,不但知道他現在已在老家的體校教足球,甚至還知道他在退役的記者會上大哭的樣子。我還記得,他跟66號一樣,是山東人,人高馬大、面板粗糙,是那個年代的工兵型球員。

  這就是說,66號曾經走出去過,見識過這個世界遼闊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