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的創業故事

  每段成功的故事背後除了蘊藏的汗水,還是不同常人的智慧和創意,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

  廣州天河南一路的“愛情密碼”情侶禮品商店是兩個好朋友合作開的,這兩個好朋友一個叫李朝東,一個叫宋群。商店開業於2004年2月,迄今不過經營一年有餘,但每月營業額已突破了45萬元,而且發展了45家加盟連鎖店。發展得這麼快,生意做得這麼順利,這麼好,他們靠的是什麼

  李朝東和宋群開情侶禮品商店的想法不止一日兩日。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他們詳細調查了廣州市場,發現廣州雖然商業發達,門類繁多,光各式禮品店就不下百家,但是專門面向情侶銷售禮品的商鋪還沒有。他們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但他們同時也感到了困難。困難就在於,情侶相送一般對禮品的要求都比較高,而中國雖然是禮品生產的大國,但工藝、技術卻不能算是最先進的國家,尤其是設計方面,難望國外禮品設計先進國家之項背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將進貨的眼光瞄向了全世界,如從韓國進口會接吻和說:“IIoveyou”的手機對鏈,從日本進口“情侶雞蛋娃”,包括從俄羅斯、法國、瑞士等國進口的各種情侶禮品,使他們的禮品商店一開業便處在了一個高位,顯得鶴立雞群。很多禮品,除了在他們的“愛情密碼”外,根本見不到,更不可能買到。兩個人等於是做獨門生意,加上兩個人花樣百出的營銷,用10萬元開店,從第3個月起,營業額便達到了4萬元,此後月月走高,讓兩個人賺得盆滿缽滿

  :2

  朱昇華在杭州的文三路上,開有一個書屋,書屋的名字叫做“楓林晚”,取自唐人杜牧的詩《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令人一看就感覺得濃濃的文化氣息

  朱昇華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在杭州一個大的公司集團坐辦公室,日子過得本來很愜意,可是他卻覺得這樣做下去沒有意思,想出來創立一番事業。為了做什麼,他考慮了很久,最後想到自己是一個讀書人,平時最愛的就是書,最喜歡逛的也是書店,就想不如自己也開一個書店吧

  他的選擇遭到了全家人幾乎一致的反對。朱昇華剛剛開始參加工作,自己沒有積蓄,家裡又不肯支援,眼看美夢即將變成一枕黃粱,這時候是一個好朋友伸手救了他。好朋友慷慨地借了他5萬塊錢。朱昇華選來選去,就選中了文三路這個地方。之所以選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屬於杭州的文教區,周圍有多個大學,平時街上成群的大學生和教授們走來走去,文化氣息非常濃郁

  朱昇華的生意幾乎沒有經過什麼波折,一炮打響。因為從一開始,他就採取了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面對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消費者,就進什麼樣的貨,賣什麼樣的東西。他之所以選擇在文三路開店,就是看中了這裡的兩多:大學生多、大學教師多。所以,他進的圖書大多也是迎合大學生和大學教師口味的。以普通書店不多見的學術類書藉為主,如東山講堂文集之類,這樣的書或許一年只能賣出去一兩套。還有些書,在整個杭州市場上可能也只有那麼幾個人會買,只有那麼幾個人需要,可他照樣會去進貨,就專門為那幾個人準備。不為別的,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一般這樣的人都比較忠誠,只要在你這裡有一次買到了好書,買到了他們需要而別處買不到的書,以後他們就會老到你這裡來。

  從長期來看,這些人的圖書購買量非常大,價值非常高,屬於那種“金卡”型和“貴賓”型的客戶。時間長了,朱昇華這樣的忠誠顧客積了一大批。朱昇華做過統計,在他的顧客中,回頭客要佔到80%。雖然店面較小,只有20多平方米,但因為賣的圖書附加值較高,顧客的回頭率較高,單個顧客購買量較大,朱昇華的收入非常不錯。現在他已經在金華浙江師範大學後門開了一個分店,還準備在全省其他具備條件的地方開分店

  :3

  在南京著名的莫愁湖畔有一家著名的小麵館,麵館的主人名叫馮虹,原是南京鐵路分局列車段的一名職工,後下崗回家。無事可做的馮虹在無奈中於2003年11月在南京莫愁湖畔開起了現在這家麵館,經營手擀麵。雖然馮虹做得一直非常賣力,面的味道也算不錯,但因為沒有特色,在南京這樣一個人們著名“口刁”的地方,生意十分不景氣。馮虹沒有多少錢可以往裡賠,她下崗之時已經42歲了,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她慢慢來。店雖然開在莫愁湖畔,那時馮虹卻是一天到晚愁得坐立不安。

  她很想改變這種局面,可是討教了很多人,聽了很多人的主意,有些主意聽起來真的不錯,但一做起就滿不是那麼回事。怎麼辦呢?正當馮虹苦思無計的時候,有一次,她為一位客人下面條,無意間發現鍋內的白色高湯中漂著幾點紅色,仔細一看,才發現是自己擀麵條時把幾片胡蘿蔔片粘上去了。她看著在高湯中翻滾的麵條,忽發奇想:這白湯白麵加上點紅色的胡蘿蔔點綴還真好看,我能不能把我的手擀麵乾脆做成彩色的呢?說不定會受到一向喜歡追新獵奇的南京食客的歡迎

  這樣想著,她就開始試驗起來。首先,麵條是進口食品,肯定不能用化學染色劑,必須採用天然、無汙染和可食用的染色材料。她首先想到的是從蔬菜中提取汁液當染色劑。為此,她從菜市場買了一大堆芹菜、紫包菜之類的蔬菜,洗乾淨後分別將它們掰碎,放到榨汁機裡攪碎,然後兌上水,加上面粉搓揉,最後擀成麵條。完了定睛一看,紫色的、綠色的麵條流光溢彩,漂亮極了!

  馮虹不禁喜形於色,但是,麵條一下鍋,她的高興勁兒就沒有了。原來用蔬菜汁擀出來的麵條漂亮是漂亮,卻非常不筋道,一碰就斷,吃到嘴裡也是一股爛糟糟的味道。這樣的麵條,連自己都不能接受,更別說讓消費者接受了。後來通過請教專家,她才知道問題出在麵粉上。因為她過去做麵條一向使用精製面,這種麵條的纖維較細,加上蔬菜汁等含“雜質”的成分就會比較易碎易斷,如果換成粗麵粉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馮虹回家一試,果然像專家說的一樣

  馮虹的彩色麵條終於做出來了,後來專家又給她提供了一種全天然的新增劑,使她做出來的麵條既好看又筋道,***滑溜。馮虹給自己新推出的麵條取名彩虹面,一語雙關,既指麵條,又指麵條的發明人。彩虹面上市後,受到顧客的熱烈追捧,馮虹的小麵館很快就扭轉了經營頹勢,開始邁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此後,馮虹還發明出“複合型”的彩虹面,比如,蔬菜中沒有灰色和藍色,她就用白色的牛奶和紫色蔬菜中提取的紫色汁進行混合,調出灰色,然後再用灰色和綠色的蔬菜汁進行搭配,調出藍色。至於紅色,則是從血糯米中提取的,那是她查了許多書才查到的“祕方”。經過艱苦的摸索,馮虹做出了真正的彩虹面,像真正的彩虹一樣,一種麵條含有七種顏色,而且全部是天然調料,絕無汙染,綠色環保。對於馮虹的匠心,許多顧客擊節歎賞,說她不像是個開面館的,簡直就像是個藝術家

  2004年6月30日,馮虹的彩虹面獲得了國家的發明專利。依託自己的專利麵條,馮虹的生意開始變得一帆風順,除了莫愁湖畔這家麵館,她還準備在南京最繁華的山西路和新街口開辦幾家分店,並打算在全國建立自己的連鎖店。僅僅用了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馮虹就擺脫了下崗時的貧困生活,開始邁向富裕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