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女人勵志成功事蹟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創業活動在全球範圍內活躍起來。在這個創業時代裡,有很多女人選擇創業尋找機遇。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江蘇淮安女大學生返鄉養羊創業,創造自己的創業傳奇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江蘇省淮安市姑娘王偉偉對此深有體會。這個27歲的創業女性,早在高中畢業時就有一個夢想: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如今,她已是二次創業:將上大學時代理羊奶銷售賺到的人生“第一桶金”,投到了家鄉洪澤縣的湖羊養殖專案。身邊人說,這是一個青年創業的傳奇;在她自己眼裡,這是一個實現夢想的故事。

  大二,她就有了創業的想法

  初見王偉偉,很難將眼前這個清秀的姑娘和“羊倌”聯絡起來。但只要開啟話匣子,她開口就離不開“羊”了,“我飼養的是湖羊,這種羊的特點是,每胎多羔,耐高溫高溼,抗病能力強……”

  與“羊”結緣,要從她在常州讀大學時說起,“大二時,我有了創業的想法,就用大一當外場主持掙的三四萬元成立了貿易公司,代理國內品牌羊奶和羊奶粉。”當時正遇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國內乳業市場動盪,她原以為羊奶可以趁機開啟市場。可沒想到,羊奶一開始在超市、終端店賣不動,剩下那些還有五六天就要過期的奶,她只好全部收回,帶回學校送給同學喝。“有的同學喝不完,就拿來洗臉、泡腳,看得我挺心疼的。一開始,就虧了七八千。”

  後來,王偉偉通過張貼海報、免費品嚐、送貨上門,逐漸打開了售奶局面。待大學畢業時,她已經掙到了“第一桶金”,羊奶銷入當地各大超市,還在常州開了3家社群店。

  畢業,她回家鄉當了“羊倌”

  2011年,王偉偉從常州工學院畢業了,她一邊繼續做著羊奶代理的生意,一邊琢磨著新的創業計劃。第二年,在考察了多家養羊基地後,她決定創辦自己的公司,從事肉羊養殖。

  王偉偉就把上學時掙到的數百萬元都投到了這個專案上,又通過親友籌集了一部分資金,總投資達到了550萬元,在洪澤縣三河鎮趙集村流轉了700多畝土地,建起了養殖場。養殖場裡建有標準化羊舍及飼料用房6980平方米,青貯池3000立方米,配有飼料加工裝置7組。她說,加工好的青貯飼料能儲存兩年,可以充分保證羊群的餵養需求。

  “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必須去挖掘,不然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做成什麼。只要你去做,總會有希望。你要是自己看扁了自己,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王偉偉坦言,創業過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建廠時家裡連遭變故,我剛畢業不久,對建築施工一竅不通,吃住都在工地上,緊緊盯住進度,嚴控工程造價。”

  最讓她難忘的是2013年的夏天,她一個人住在剛建好的辦公室裡,周圍只有農田和在建的羊舍,蚊蟲叮咬已經算不了什麼,有時候蛇還會鑽進屋裡來。王偉偉只好養了一隻德國牧羊犬看門,這才有了點安全感。

  未來,她想帶鄉親們共同致富

  目前,她的公司第一批湖羊已經順利出欄,實現盈利不成問題。

  “準備明年春節後建第二期,整個工程將投入1200萬元,建成後可存欄15000頭種羊,每年出欄商品羊32000頭,銷售收入可以做到3100萬元。”在王偉偉的構想中,她將吸引有意向的農戶參與進來,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養殖戶+銀行”的模式,這樣不僅讓小規模養殖戶免去徵地建廠房的成本,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防疫、分戶飼養、統一出售”,還可以降低農戶的養殖風險,實現農場與農戶的“雙贏”。

  再看遠一點,王偉偉希望逐漸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從肉羊屠宰深加工專案切入,構建“龍頭企業+規模化養殖基地+肉羊屠宰深加工+合作社+農戶”的縱向產業鏈,和“種羊良種繁育+肉羊育肥+飼料加工***草料、精料***+有機肥生產”的橫向產業鏈。

  “只有實現從養殖到屠宰加工的邁進,才真正踏上企業產品品牌化之路,從而一步步打造出中國高階冷鮮羊肉品牌。”對於未來,王偉偉信心滿滿。她說,創業永遠在路上。

  二

  美女寢室裡開美甲店 賺同學錢月入千元

  一張粉色小桌,掀開桌板,裡頭全是各類美甲用具,張秋熟練地從琳琅滿目的甲油膠中挑出兩瓶為顧客推薦。選好顏色後,她像是在打磨藝術品般認真地幫顧客做著指甲,40分鐘後,顧客的指尖閃耀出夢幻的光芒。您也許不會想到,這可是一家開在高校女生寢室裡的美甲店。

  “當時我手上有一筆報雙學位的錢,但沒發現想報的專業,於是乾脆拿這筆錢去進貨,開始了我的美甲生意。”昨日,回憶大二時開美甲店的契機,華中科技大學2011級德語系的重慶姑娘張秋眨眨眼睛,略帶調皮地笑著說。

  雖然這麼說,張秋可不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大學四年裡,張秋去自習室的次數不超過3次,成績卻始終位於班級前列,不久前還被保送到四川外國語大學讀研。“我的祕訣就是注重效率,我每天的學習時間表,都是精確到分鐘來安排的,當天的學習計劃就算熬夜也要完成。”這種習慣不僅讓她成為同學眼中的“美女學霸”,也讓她的創業順風順水。

  張秋的美甲生意,主要包括指甲油與甲油膠兩塊。“去光谷做一個普通的甲油膠都要198元,而我在淘寶上進材料成本在50元左右,我把價格定為58元,薄利多銷嘛!”別看利潤薄,從開美甲店的第3個月起,張秋每月都能賺1500到2000元。在寢室開店省了租金,而熟客口碑效應則讓她的顧客隊伍越來越壯大。“顧客的指甲如果有一次沒做好,很可能就再也不會來了,所以我總是小心再小心,將失誤降到最低。”張秋說,上個月她幫一名同學做指甲,那瓶甲油膠一直在用沒出過問題,可當天下午同學來電話說甲油膠起泡脫落了,她二話沒說就帶著工具重新上門修補。

  該校2012級電信工程專業學生喻亞賢告訴記者:“張秋課業也挺重的,但美甲的時間都聽我們安排。外面做美甲,產品質量和服務都不如她這裡。她的生活特別精緻,成績也好,經常給我提供幫助和建議,真心很佩服她。”

  雖然張秋已在川外所在的重慶找好店面,可她卻決定放棄開店計劃。“我在重慶讀研只有兩年時間,可能剛開始賺錢就得把店轉出去,這樣回報率太低。”張秋說,自己總在尋找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